当前位置:首页 > > 充电吧
[导读]美国人十分支持分拆那些科技巨头,特别是如果这意味着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公司因此不再把有利于创收的搜索结果放在结果前列时。 如果能够促进竞争的话,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支持通过撤销合并,分拆科技公司,例如Fa

美国人十分支持分拆那些科技巨头,特别是如果这意味着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公司因此不再把有利于创收的搜索结果放在结果前列时。

如果能够促进竞争的话,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支持通过撤销合并,分拆科技公司,例如Facebook与Instagram。

关于科技公司的另一个问题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近七成的美国人表示,当科技巨头根据是否能从中获利来筛选向人们展示的内容并进行排名时,就应该进行拆分。具体而言,当你在亚马逊上搜索要购买的行李箱时,系统可能会向用户展示其专有的Amazon Basics系列产品,而不是其他公司的产品。

这项结果是根据美国智库Data for Progress与YouGov Blue合作发起的调查得出的。

调查结果适用于大多数年龄段、教育水平、人口统计和政治意识形态。

不同政党的美国人对于分拆科技巨头这一观点的态度相当一致。调查显示,极左翼和极右翼群体对分拆一事热情度更高。

强烈支持分拆科技巨头,从而促进竞争的群体,在自诩为高度自由派的美国人中占42%,在自诩高度保守派的美国人中占40%,在自诩为普通自由派或保守派的美国人中占比30%。(温和派和不确定自己政治立场的人对此的支持率最低)。在是否支持分拆科技巨头以减少公司优先显示有利选择的现象方面,56%的高度自由派和47%的高度保守派选择了支持。

这并不特别令人意外—;—;无论保守派还是自由派政客最近都在加大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审查力度。但我们(或其中许多立法者)在谈论分拆科技公司时,并不完全清楚具体内容。要知道,在如何应对科技公司—;—;不仅在反垄断方面,还在安全和数据隐私等方面—;—;仍处于政策初期。

这项民意调查是在9月11日至9月13日期间进行的,由YouGov网站对1280名自我认定选民身份的人进行了访谈。

科技巨头如今是众矢之的

最近,科技公司似乎从各个角度都受到了严格的审查。

今年7月,美国司法部宣布了一项全面的反垄断审查,虽然没有列出全部名单,但他们明确指出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都在审查名单上。该部门表示,它将调查“市场领先的在线平台是否以及如何获得市场支配力,其中是否包括参与减少竞争、扼制创新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调查Facebook的反垄断问题。今年夏天,它因违反用户隐私而被罚款50亿美元,这也是剑桥分析丑闻余波的一部分。本月早些时候,该机构对谷歌旗下YouTube网站处以1.7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违反了儿童隐私法。(可以肯定的是,相对于这些公司的巨额利润而言,这些罚款并不是特别有效。)

不仅仅是联邦行政部门,两党政客和政府官员都加大了对科技公司的批评力度。

在左翼,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提议拆分Facebook、谷歌、亚马逊和苹果。参议员Bernie Sanders曾多次与亚马逊发生冲突,批评Facebook和谷歌破坏了当地媒体,并表示他“绝对”支持分拆科技公司。参议员Amy Klobuchar同样长期以来批判这些科技公司。

在右翼,参议员Josh Hawley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反对科技巨头的斗士。在这方面,他提出了多项立法,其中一项法案将取消公司对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布内容的豁免权,另一项法案将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登录时间限制在每天30分钟。参议员Ted Cruz和其他共和党人不断抨击大型科技公司存在的偏见。

在各州层面,具有两党身份的全国各个总检察长都已宣布对Facebook和谷歌展开调查。

Vox的Matt Yglesias今年早些时候深入探讨了关于要求分拆科技巨头的浪潮,以及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情况。他的发现是:反垄断监管机构在方向盘上睡大觉,以至于让科技公司行为发展超出常规的限制,这让它们对供应商和竞争对手造成了伤害。例如,Facebook选择收购了Instagram和WhatsApp,而不是与它们竞争。谷歌将其餐厅点评结果排在Yelp之上。

除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细节之外,在科技巨头的文化意义上也存在着一场更大的斗争。在经过某个时期后,科技企业家尤其经常被誉为商业界的“好人”—;—;特别是在与华尔街的银行家形成鲜明对比后—;—;批评人士的目标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法律问题,而是普遍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以及拥有这些公司的亿万富翁)是问题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反垄断法是一种直言不讳的武器,几十年来,反垄断法的发展是为了应对一系列担忧,而这些担忧与人们对现代科技企业集团一些问题的联系,只是部分重叠。

对科技巨头的抵制似乎没有任何效果,美国人也开始形成共识,认为应当对它们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8月26日消息,谷歌宣布,未来所有安装在Android设备上的应用,无论是来自Google Play还是其他来源,都需要经过开发者验证。

关键字: 谷歌 AI 人工智能

8月21日消息,今天高通正式推出第二代骁龙W5+和第二代骁龙W5可穿戴平台,这是全球首批支持NB-NTN卫星通信的可穿戴平台。

关键字: 高通 三星 谷歌

当微软 AI 主管穆斯塔法・苏莱曼从老东家 DeepMind 挖走第 24 名核心员工时,硅谷的 AI 人才战争已升级为 “精准斩首” 行动。

关键字: 微软 谷歌 AI

7 月 7 日,OpenAI 向投资者披露的一组数据震惊行业:去年股权激励支出飙升至 44 亿美元,占同期营收的 119%。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谷歌、Facebook 等科技巨头上市前的水平,更暴露出 AI 行业人才战争的白...

关键字: OpenAI AI 谷歌 Facebook Meta

7月2日消息,据报道,谷歌因非法使用安卓用户的蜂窝数据收集信息,被加州陪审团判处3.14亿美元(约合22.44亿元人民币)的赔偿金。

关键字: 谷歌 AI 人工智能

报告指出,尽管目前美国、英国和中国仅有23%的受访消费者使用过eSIM,但消费者在出国旅行时对 eSIM 的使用意愿强烈,这为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布局消费者 eSIM 解决方案的重要机会

关键字: eSIM 三星 谷歌

当英伟达凭借 GPU 芯片及 CUDA 生态在 AI 芯片领域构筑起难以撼动的霸权时,英特尔正以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攻势,联合行业力量发起反击。

关键字: 英特尔 AI芯片 苹果 谷歌 英伟达

5月27日消息,因三星工艺问题,从骁龙8+ Gen1开始,高通转投台积电怀抱,骁龙8+ Gen1、骁龙8 Gen2、骁龙8 Gen3以及骁龙8 Elite等旗舰平台都由台积电代工,市场表现良好。

关键字: 高通 三星 谷歌

5月21日消息,在今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第三代视频生成模型Veo 3。

关键字: 谷歌 AI 人工智能

5月18日消息,日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做客《All-In》播客节目,接受了企业家、投资人大卫·弗里德伯格的专访。

关键字: 谷歌 AI 人工智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