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中看到一个知识点挺有趣,虽然不是作者压倒性的实验证明,但分析起来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从去年到今年1月份,我独立完成的项目到现在已经接近上万行,每次编译全部源码的时候要花上1-2分钟,这让我非常苦恼!参考知乎中,有一位大牛写下了关于QT中加快编译速度的方法。
在进行HTTP测试中,SoapUI是很好的第三方工具。SoapUI是一个开源测试工具,通过soap/http来检查、调用、实现Web Service的功能/负载/符合性测试。该工具既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测试软件使用,也可利用插件集成到Eclipse,maven2.X,Netbeans 和intellij中使用。
Android系统里以*.rc为扩展名为系统初始化脚本,脚本里就是使用安卓初始化语言。语句都是一行为一条语句,没有符号分隔. 语句里的每个词用空格隔开。
通过A64手册可以看出,共有两个普通gpio控制器……
最近在学习Python,后面搞机器人项目需要用到,所以要快速上手。
C++函数模版与重载的区别 微信公众号:杨源鑫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探讨! 首先,先来看一个例子: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 //C++函数模版两种定义方式 //template < typename T> 或 template
什么是回调函数?
干货分享,值得收藏!
文章底部有推荐有关嵌入式的学习教程,韦老师良心之作,积累项目经验,业界口碑非常好。 (1)什么是内核同步 所谓的内核同步就是对共享资源进行保护,防止并发访问。 如果有多个执行线程(指任何正在执行的代码实例,比如一个在内核执行的进程, 一个中断处理程
最近几天有文章的读者反馈,本平台发布的文章只是讲了一些基础知识,并没有谈到具体应用,根据各位的反馈,我也做了相应的思考,所以咱们还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来写比较好。等时机成熟,也会将具体的应用编写成一本全新的书籍。 前面写的测试案例看
/******************** * 内核中链表的应用 ********************/ (1)介绍 在Linux内核中使用了大量的链表结构来组织数据,包括设备列表以及各种功能模块中的数据组织。这些链表大多采用在include/linux/list.h实现的一个相当精彩的链表数据结构。 链表数
【1】一个CPU寻址能力是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怎么样计算的? 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单元。 所以 2^N=8*1024=(2^3)*(2^10)=(2^13)=8192 。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
做了挺久的开发,对于C这种东西,我不敢说自己已经精通了,毕竟还是有许多细节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遗忘,然后再通过实践慢慢去一点点捡回来。所以只能算是熟练级别。 Linux内核的实现博大精深,它大部分都是由C语言实现的,从offsetof的实现到后面的co
为什么要学习链表? 链表主要有以下几大特性: 1、解决数组无法存储多种数据类型的问题。 2、解决数组中,元素个数无法改变的限制(C99的变长数组,C++也有变长数组可以实现)。 3、数组移动元素的过程中,要对元素进行大范围的移动,很耗时间,效率也不高。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