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1月21日的报道,失声中国市场多年后,三星手机又想重回中国市场了。近日,据韩媒报道,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团队,这一部门被命名为“中国市场创新组”(China Business Innovation Team),涉足领域覆盖手机、家居设备。

1月21日的报道,失声中国市场多年后,三星手机又想重回中国市场了。近日,据韩媒报道,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团队,这一部门被命名为“中国市场创新组”(China Business Innovation Team),涉足领域覆盖手机、家居设备。

而这个新部门在内部拥有很高的话语权,直接向三星副董事长韩钟熙汇报。这位曾经立下显赫战功的原电子影像显示业务负责人也刚刚经历过集团的人事地震,上任不久。自2016年Note7“爆炸门”事件后,三星曾多次向中国消费者喊话“we are back”。智能手机领域竞争激烈如红海,更多玩家意识到国际市场红利见顶,中国仍旧是少数还拥有消费成长力的市场,但无奈夙愿久未达成。0.6%,一个现实的数字,这是三星2021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区的市场占比。

三星手机目前在全球市场依然是出货量第一位,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曾经非常出色,市场份额一度超过30%。但从2015年开始,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说实在看到三星手机又要重返中国,很多人都会很诧异,因为感觉2016年之后,三星已经在中国人的视野之中逐渐消失了,没想到现在的三星又要重新返回中国,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三星的操作呢?三星手机重返中国还有希望吗?

三星之所以会出现从中国败退的现象,我们之前其实也已经专门分析过了,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说三星就败退了,而是因为三星由于自身的众多问题导致了三星在中国市场上难以立足,表面上来看三星在中国的溃败实际上是因为三星note7手机自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但是实际上三星在中国的溃败却不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三星在中国市场上过于傲慢,本身三星手机的价格相对较高,虽然采用了机海战术,但是依然有众多的高价手机,本身的性价比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三星本身的系统又在国内属于负优化的状态,本身系统非常不好用,用户体验很差,最终的结果在国产移动手机的兴起之下,三星被中国市场所抛弃,中国消费者放弃了三星手机。

随着骁龙8 Gen1手机堆扎上市,三星这边也坐不住了,虽然没有抢先首发骁龙8 Gen1,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和国内市场不同,海外用户购买手机时的选择空间不多,买高端机往往就是在三星和苹果之间二选一,如今iPhone13系列已经发布,海外用户对三星S22系列是望眼欲穿了。热心的外媒也是拿到了三星S22系列的最新机模,一同曝光的还有它的海报,外观真的爱了。

先来看一则官方想消息,三星在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是由公司MX业务总裁撰写的,确定三星S22系列将会在2月份发布,但还未公开具体发布日期。之前消息,三星S22系列会在2月8日全球发布,2月9日接受预定,正式开售时间则是选择在2月24日。这一代产品依然会提供三个型号版本,包括入门三星S22、中杯三星S22+和超大杯三星S22 ultra,下面我们就它的配置展开介绍。

作为三款机型中尺寸最小的一款,三星S22将会采用6.06英寸直屏设计,尺寸比小米12还要更小,宽度则是在70mm左右,单手操作毫无压力。看得出来,三星S22主打卖点是小屏手感,定位对标iPhone13和小米12等,重量将缩小到170g以内。配置方面,搭载骁龙8 Gen1、后置玻璃材质、120hz高刷和IP68防水设计。三星S22+主要是屏幕尺寸大了一圈,其它配置和三星S22基本一样。

过去的十年时间内,中国的手机行业发展可以用迅猛两字来概括,但是近几年市场进入饱和状态,手机行业的发展进入深水区,各大厂商也在想尽办法短刃相见。

然而 2018 年对于各大手机厂商都不好过,根据研究机构 GfK 的市场研究可以看出来,今年作为市场的拐点,中国手机市场从饱和性市场向淘汰性市场快速转型,消费者对于手机的注意力相比去年有所下降,旗舰手机成为了各大厂商销售额的主力军。

三星手机面对中国手机行业恶劣的市场行情,依然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在主打的旗舰机之外,三星为中国专供的 A 系列花了不少的心血,在拍照上,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推出极具噱头的四摄手机 Galaxy A9s,在全面屏上,坚持不跟风,而选择推出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黑瞳全视屏手机 Galaxy A8s,在迎合年轻人市场上,为产品邀请了张艺兴、华晨宇等当红明星代言,三星对于中国市场的耕耘花费的努力确实有目共睹。

对于当前的三星来说,中国市场不是没有希望,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话,原先的那种大牌企业的傲慢做派实际上完全不可取,三星必须要学会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研究中国市场,真正来拥抱中国市场的需求,让中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只有这样的三星才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立足,而这一点三星可能必须要仔细考虑。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