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摘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差异,同时从客观角度分析了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为后期开展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其在运行维护方面的优势显著,不仅突破了传统变电站的各种限制,大大降低了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成本,而且有效保证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1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差异

1.1常规变电站构成

站控层和间隔层是常规变电站网络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监管常规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常规变电站监控系统,普遍没有遵守统一的模式监管变电站运行情况,由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变电站运行信息,导致其信息接口的兼容性较差。因此,常规变电站所使用的自动化软件普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保护和监控相关设备运行时能够起到相应作用。间隔层作为二次设备,主要由IBD、保护和监控等设备组成,而站控层相关设备基本属于主控一次设备,例如五防主机、操作站和远动工作站等。二次电缆负责连接常规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但由于其自身存在大量的设备,所以二次电缆重复连接的情况较为常见。常规变电站中各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过于单一,且相互独立,所以其内部很难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整体存在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1.2智能变电站构成

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其普遍是通过先进的智能设备在电力网络内部传达和接收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变电站信息的传输,可以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辅助,有效维护变电站的日常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变频设备的更新速度显著提升,其基于信息化技术,已经实现信息从采集到计量的全自动化。此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还能够结合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控和分析自身数据情况,使得变电站能够更好满足电力系统需求。相对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多了过程层,该部分主要由一次设备、智能化断路器、变压器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组成。

2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

2.1保护装置的运维差异

对于智能变电站,其保护装置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设备连接时,选择光缆或双绞线连接:而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其主要是借助硬压板的后台监控系统达到装置保护的目的,要求相关的运行人员直接面对保护屏进行操作,而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主要是软压板结构,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鼠标和屏幕在后台操作,就能够直接控制和维护智能变电站,让相关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2在开关跳合闸后控制系统的运维差异

在常规变电站方面,其机电保护系统中的开关一旦出现故障,跳合闸操作自动投退,很难予以统一控制,就很可能会对其他组件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变电站内某一部分设备停止工作。而智能变电站通过合理利用GoosE回路技术,让站内所有的跳合闸压板都被归结为一个控制点,再由系统通过控制柜实现对各设备的独立控制,通过这样的保护措施不仅能够获取更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变电站的运行及维护效率。

2.3二次设备巡查重点方面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的巡查工作主要集中于一次设备,因为缺乏完善的巡查软件对二次设备进行巡检,所以很容易出现反馈信息延迟以及反馈信息的共享效果较差等问题。而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数据都是通过二次设备的网络化达到共享目的,测控和线路保护等装置能够共同使用同一个单元采集的数据,而测控、保护以及合并单元等相关装置的运行过程等同于在进行一次设备的巡查,所以一旦上述设备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中处理相关故障,对于整个变电站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过多影响,确保其一直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

2.4检修状态板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的检修状态压板主要是用于屏蔽故障和动作信息,阻止其上传,避免因为动作或故障信息的上传,导致其他装置出现合闸或误跳情况。而智能变电站在保护、测控以及合并单元装置方面都增加了对应的硬压板,所以可以反复使用装置的检修状态板,可以有效避免在对某一装置或组件检查维护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出现其他装置组件合闸或误跳的情况,对于其运行状态不会产生过多的影响。

2.5设备验收方面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方面在厂内验收设备时主要是对一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进行验收,而二次设备则需要到达现场后再进行调试,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且还无法保证设备的一致性。而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是通过全站sCD配置文件实现,只有在场内进行联调,才能够有效保证sCD文件的合法性,数据模型内外描述一致,全站智能设备互操性一致等,在厂家联调的过程中,系统集成商会把除了一次设备之外的所有二次设备都在厂内完成安装,并做好模拟文件配置和装配调试工作。设备调试中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厂内完成,实现了工厂工作量的最大化、现场工作量的最小化,相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厂内联调过程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6GPS对时系统方面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对于GPs系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确保站内时间保持一致,该系统存在的意义是能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便于故障分析,最终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智能变电站中,GPs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站内时间一致,实现对数字信号的有效保护,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相关故障,而且在对GPs系统进行改良升级后,可以直接向区域内的其他变电站传输相关变电信息,实现对区域内电力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因此,相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的GPs对时系统更为重要。

3结语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存在巨大优势。智能变电站能够自主采集、汇总和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设备之间和外部区域内各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彻底打破了传统变电站的工作模式,使得变电站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随着大量新设备及新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因此,变电站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的差异,合理优化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针对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运行维护规章制度,确保变电站能够稳定、持续运行。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摘要:基于团结闸启闭机减速箱渗油问题的处理实例,从工程运行环境、原因分析、方案选定、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渗油问题处理的施工思路,并对团结闸工程启闭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字: 启闭机 渗漏油 运行维护

摘要:在电力传输过程中,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当前中山等沿海地区的输电情况来看,一到迎峰度夏时节,狂风暴雨肆虐,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跳闸、断线等一些故障情况,电力供应面临极大挑战,电力设施受损严...

关键字: 运行维护 原因 措施

摘要:以220kV智能变电站维修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特点,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对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维修系统的相关设备进行了结构分析。从正常状态和不正常状态两个角度出发,根据合并单元、g...

关键字: 智能化 继电保护 运行维护

摘要:针对高压电力电缆运行维护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从而提高高压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的效率。

关键字: 高压电力电缆 运行维护 在线监控

摘要:为控制和降低干热灭菌隧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以BosCHHQo33L4型干热灭菌隧道为例,介绍了干热灭菌隧道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干热灭菌隧道的关键结构及部件进行了评估,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工具对关键组件进行...

关键字: 风险评估 失败模式效果分析 运行维护

摘要:某发电厂1000Mw机组凝泵变频器系统采用ZTsG移相变压器,变频模块采用三菱公司的FR系列变频模块。据此首先详细分析3项关键技术:1)输入侧如何通过移相变压器对每相6个串联模块进行从-25●~25●的移相,每两个...

关键字: FR系列变频模块 变频模块故障 运行维护

摘要:从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故障、发电机温度过高、电气设备接地故障、电气设备电压超载故障等方面,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常见运行故障作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影响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冷却手段合理化、完...

关键字: 发电厂 电气设备 运行维护 故障

摘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差异,同时从客观角度分析了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为后期开展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字: 智能变电站 常规变电站 运行维护

摘要:结合上海浦东某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立式蜗壳泵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详细描述了该型水泵在安装调试及性能检测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同时介绍了水泵在日常运行及例行维护中需要注意和更换的零部件,为同类项目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案例。

关键字: 立式蜗壳泵 安装 运行维护

现在越来越多充电器开始换成氮化镓充电器了,氮化镓充电器看起来很小,但是功率一般很大,可以给手机平板,甚至笔记本电脑充电。那么氮化镓到底是什么,氮化镓充电器有哪些优点,下文简单做个分析。

关键字: 氮化镓 区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