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摘要:常规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和运行方案存在线路损耗过高的问题,为此进行了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将支路开关、联络开关以及扩展线路开关纳入网架规划中,采用双层规划方案,分别建立上层与下层目标函数,通过函数计算输出网架规划最优解:利用配电网重构实现多目标优化,建立目标函数,输出最优网络拓扑,经过多次迭代获得最优运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架规划与优化运行方案的线路损耗比常规方案的线路损耗低,更具有实用性。

引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力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结构老化等方面的限制。而采用分布式电源能够改善这一问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配电网规划直接影响配电网投资、收益以及未来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线路及其回路数量,以实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费用最小,其中技术指标包括供电可靠性指标、电压质量指标、线损率指标及容载比指标。常规配电网运行方案存在线路损耗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对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和优化运行进行了研究。

1主动配电网网架双层规划

采用双层规划方式规划主动配电网网架,虽然上下层有各自的目标函数,但是其上下层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和传递关系。将上下层存在的内部联系量定义为决策变量,将其作为下层参量,综合各方面因素,在允许范围内将参量向上层反馈,上层在整体允许范围内求得网架规划最优解。

一般情况下,主动配电网线路包含联络开关和普通支路开关,随着配电网负荷量的增加,网架规划对于主动配电网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双层规划方案,针对已经完成的路线规划方案,采用二进制遗传算法,以编码0/1形式表示,将普通支路开关、联络开关以及扩展线路开关加入到网架优化内。以此建立上层规划目标函数:

式中,s0表示配电网网架年综合费用(万元):s1表示网架年投资运行费用(万元):s2表示下层规划函数目标值(万元)。

其中s1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式中,s1'表示线路固定建设等年值:s1"表示线路年运行维护费用:p表示新建线路集合:ps表示全部线路集合:s●表示线路单位长度投入费用:d表示线路长度:s表示贴现率,取10%:a表示线路运行维护费用率,取0.05。

下层规划的待优化变量包括风力、光伏、储能容量以及接入点位置等。分布式电源单机容量、安装运维费及使用寿命已知,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可直接选取储能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抑制电源波动的目的。下层目标函数目标值代表经济性指标的花费,目标函数如下:

式中,S3表示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安装投资费等年值:S4表示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年运行维护费用:S1oss表示主动配电网年损耗费用:S5表示向上级电网购电成本:S6表示分布式电源发电的补贴费用。

确定上下两层关系后,输入原始数据,对上层决策变量进行二进制编码,设置运行参数,随机生成初始种群,并对初始种群进行解码,生成定容选址方案。将下层定容选址方案带入上层进行函数计算,当满足收敛条件后,输出结果即为最优网架规划方案。

2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研究

在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能生产和输送效率,降低供电成本,降低网损率,是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的目的[5]。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大多存在风电、光伏发电的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问题,考虑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节能减排的优化运行方案。

受网络约束的分布式电源发电计划,与主动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相关,可通过配电网重构实现网络拓扑,达到网损最小的目的。配电网重构与主动配电网运行关系如图1所示。

主动配电网重构分为正常重构和事故重构。正常重构始终是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通断开关、改变网络拓扑,满足网损最低或电压质量最佳的要求。故障重构是指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停电后,恢复供电时优化供电路径和供电范围,达到减少停电损失,保障重要用户供电的目的。

早期正常运行的配电网重构为单一目标,引入分布式电源后为复合目标。满足配电网负荷需要3种途径()1)输电网购电:)2)调用配网的分布式电源:)3)调用可中断负荷等需求侧资源。这3种途径都被视为电源,以此为依据,优化后的目标函数为:

式中,/表示3种措施总的发电费用:R1表示从电网购买的发电费用:O0表示从电网购买有功率功率:n表示配单节点数:r0i表示在i节点上发电功率的变动成本:g0i表示在i节点上的配电发电功率:r1i表示在i节点上主动负荷单位功率变动成本:g1i表示在i节点上的主动负荷承担的有功功率。

确定目标函数后,优化运行需要输入已知的节点类、支路类和发电机类数据,根据十进制编码规则,以小环网开关号为基因,搜索所有环网之间的开关组合,产生合理的网络拓扑,计算最优潮流,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后,得到优化运行最优解。

3实验论证分析

为了验证提出的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和优化运行方案的能力,引用常规优化方案,设计对比实验,测试主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及变压器线路损耗程度。选择测试的变压器型号为Z10,电压比为35/10.5,额定频率为50Hz,空载损耗为270w,负载损耗为1380w,空载电流为1.7A,短路阻抗为4Ω。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线路损耗测试结果

指标
方案1
方案2
开断的线路号
6.12.5
8.3.11
线路损耗/MW
0.460
0.830
变压器损耗/MW
0.146
0.297
总损耗/MW
0.606
1.127

分析表1可知,开断的线路号不影响线路损耗测试结果。其中,方案1为提出的网架规划与优化运行方案,方案2为常规运行方案。对比方案1和方案2测试的线路损耗结果,采用方案1测试的线路损耗为0.46MW,采用方案2测试的线路损耗为0.83MW,对比可知方案1测试结果低于方案2,说明本文方法损耗更低,具有实用性。

4结语

本文研究了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和优化运行,采用双层规划模型,解决了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问题:通过配电网重构实现对网损、负荷和供电可靠性等目标的优化,在保证主动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保证电能质量。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网架规划和优化运行方案,能使主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损耗较低,其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小到电动工具、割草机,大到叉车、托盘车及自动导引车等物料搬运设备,电池供电设备正日益成为工业和建筑领域的理想选择。这类电池充电器系统必须兼具可靠性与耐用性,在恶劣的户外工业环境中保持性能良好,同时满足紧凑轻量化设计且无需...

关键字: 工业充电器 电池充电器 拓扑结构

分布式电源架构(DPA)与集中式模块化设计正通过技术融合与架构创新,重新定义功能安全与系统可靠性的边界。DPA通过多级电压转换与冗余设计实现高瞬态响应能力,而集中式模块化架构则通过标准化组件与智能化管理提升系统鲁棒性。两...

关键字: DPA 分布式电源

LED(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照明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照明设备。然而,LED的驱动电源设计却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任务,特别是要确保高效率以满足现代照明系统的严格要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

关键字: LED驱动电源 拓扑结构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具备高效、安全、可靠、绿色等特点。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近年来,中国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分布...

关键字: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工业、汽车、IT和网络公司是电源电子、半导体、器件和系统的主要购买者与消费者。这些公司使用各种可用的DC-DC转换器拓扑结构,采用不同形式的降压、升压和SEPIC结构。

关键字: 工业 DC-DC 拓扑结构

优化Boost电路的性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优化策略:

关键字: Boost电路 拓扑结构

施加在开关上的电压 斩波和平滑输入输出电流 绕组的利用率■选择最佳的拓扑结构需要研究: 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 电流范围 成本和性能、大小和重量之比

关键字: 电流 绕组 拓扑结构

隔离型有成本高、体积大等诸多缺点,因此非隔离型成为目前主流的拓扑结构,本文主要介绍非隔离型的全桥以及HERIC两种较为常用的拓扑结构。

关键字: HERIC 全桥 拓扑结构

反激式转换器使用的是非线性开关电源概念,与非反激式设计相比,反激式转换器存储磁能并充当电感器。本文简单介绍下反激式转换器工作原理和电路类型。

关键字: 反激式 拓扑结构 磁能

在电子工程领域,DC/DC转换器是电源设计中的关键组件,用于将一种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直流电压。选择合适的DC/DC转换器拓扑结构对于确保系统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选择标准...

关键字: DC/DC转换器 电源设计 拓扑结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