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产业动态
[导读]上海2022年8月9日 /美通社/ -- 7月25日,世界首位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血栓抽吸系统(ASPIR- CATH)的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手术的成功,患者良好的预后标志着医工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介入放射与治疗研发、转化和应用平台提供成功的实践证明。手术的核心技术及成员来自同济大...

上海2022年8月9日 /美通社/ -- 7月25日,世界首位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血栓抽吸系统(ASPIR- CATH)的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手术的成功,患者良好的预后标志着医工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介入放射与治疗研发、转化和应用平台提供成功的实践证明。手术的核心技术及成员来自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主任、李茂全(东方国际介入医学博览会主席)主任团队。

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了解到,患者是一名27岁的男性,因右下肢全程肿胀疼痛5天入院治疗。经超声检查后发现右下肢深静脉处有血栓形成,位于股静脉和髂静脉之间,测量后得知血栓长度11*70mm,属于静脉急性血栓。

吸栓前造影显示血栓栓塞


吸栓前造影显示血栓栓塞

在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与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血栓抽吸系统(ASPIR- CATH)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李茂全主任团队


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李茂全主任团队

治疗后,急性血栓大部被清除,血流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右下肢肿痛消失,可以下床正常行走,并于2022年7月25日康复出院。

吸栓后造影显示血流改善


吸栓后造影显示血流改善

 

李茂全主任与患者合影


李茂全主任与患者合影

作为临床常见的急诊,外周动脉或者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害大、发病急,处理不当可造成肢体坏疽或肺栓塞及血栓后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而目前对于血栓的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取栓和微创介入治疗,前者创伤较大,患者接受度较低,不适合高龄和一般情况差的病人。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有经导管接触性溶栓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而CDT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通常至少48至72小时,而且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有出血副反应,应用人群有一定局限性。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是前沿高端医学技术,该技术融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为一体,其核心和关键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其设备和耗材价格十分昂贵。

为了打破技术壁垒,解决我国血栓患者日益增多而治疗又受制于器材昂贵的实际困难和现状,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基于最新血液动力学、血栓形成新理论,与康德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工合作,终于创制了ASPIR- CATH即为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的一种新型设备及专用特制导管。

次手术团队所属的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是同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5家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成立的国内著名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则是上海临床重点专科"展两翼"计划国重点学科,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单位。

而作为医工合作中的"工",康德莱医械长期深耕于血管介入领域,始终坚持"创新服务健康,品质铸就非凡"的发展理念,不断拓宽产品边界,致力于为医生提供更好的产品。此次使用的ASPIR-CATH血栓抽吸系统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与临床医生一起合作开发的产品。

相较传统传统抽吸血栓的产品以头端开孔抽吸模式为主,抽吸面积小,对于大块血栓很难清除的痛点,新产品采用了市面唯一的侧孔设计,比以往单纯头端抽吸,更加适合大面积的血栓抽吸,抽吸时间更短,极大的减少了手术时间。

产品采用了侧向螺旋开孔模式,并设置2-8个偶数孔,可有效防止导管被血栓堵塞。产品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医用级超薄特氟龙管材,利用熔融复合技术及表面改性技术,实现了0.2mm超薄壁设计和三层复合结构(外层采用医用 Pebax 材料,内层采用 PTFE、中间层为金属编织网)。超薄壁设计与金属编织网实现了导管由硬到软、由强到韧的硬度阶段变化,确保扭矩1:1无损耗传递,提升了导管对迂曲血管的通过性,使导管顺利到达血栓部位进行有效抽吸,有效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避免血管痉挛的问题。

除了对血栓抽吸效果更好、对患者副作用更小外,该产品还是一款配备了标准化的抽吸管路的血栓抽吸系统,可与医院内常用负压抽吸系统联用,操作简单,对于县级及二三线城市非三甲医院的推广使 用具有较大优势。而我国自主研发的ASPIR-CATH血栓抽吸系统在临床医疗上的成功运用,也标志着中国外周介入医疗器械已经在自主研发路上蓄势待发。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上海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

关键字: 电子 BSP 芯片 自动驾驶

推进卓越制造,扩大产能并优化布局 苏州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耐世特汽车系统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备忘录,以设立耐世特亚太总部苏州智能制造项目。...

关键字: 智能制造 BSP 汽车系统 线控

慕尼黑和北京2025年9月4日 /美通社/ -- 宝马集团宣布,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将于9月5日全球首发,9月8日震撼亮相慕尼黑车展。中国专属版车型也将在年内与大家见面,2026年在国内投产。 宝马集团董事...

关键字: 宝马 慕尼黑 BSP 数字化

北京2025年9月4日 /美通社/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澎湃浪潮中,人工智能作为引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各行业发展格局。体育领域深度融入科技变革浪潮,驶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快车...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智能体 AI BSP

上海2025年9月2日 /美通社/ -- 近日,由 ABB、Moxa(摩莎科技)等八家企业在上海联合发起并成功举办"2025 Ethernet-APL 技术应用发展大会"。会议以"破界•融合...

关键字: ETHERNET 智能未来 BSP 工业通信

传感器模块能实现便捷无接触的后备箱或侧滑门开启,适配各种车辆架构 该24 GHz雷达传感器可集成于保险杠或底盘上,并通过特定的手势或脚部动作触发响应 已为多家欧洲主流车企启动量产交付 德国布尔2025...

关键字: 传感器 BSP 触发 保险杠

以高效节能方案绘制AI算力绿色未来 上海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台达受邀出席"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全方位分享台达在智算领域的前沿洞见与绿色解决方...

关键字: AI 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 BSP

淄博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6日至27日,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受邀参加由淄博市...

关键字: BSP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新加坡

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围绕企业信用修复的全流程全环节,打造经开区特色的&...

关键字: 数字化 集成 BSP 数据共享

深圳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2025年8月27日,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I华测检测,股票代码300012)与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戴纳科技)在华测集团上海基地完成战略签约,双方...

关键字: TI AI BSP 智能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