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随着112G PAM4及224G SerDes技术的普及,多板高速互连系统的信号完整性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物理隔离方法受限于PCB空间与工艺成本,而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串扰抵消算法通过数学建模与信号处理,为高密度互连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结合电磁拓扑模型与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动态串扰抵消布线算法,并验证其在高速背板系统中的有效性。



随着112G PAM4及224G SerDes技术的普及,多板高速互连系统的信号完整性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物理隔离方法受限于PCB空间与工艺成本,而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串扰抵消算法通过数学建模与信号处理,为高密度互连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结合电磁拓扑模型与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动态串扰抵消布线算法,并验证其在高速背板系统中的有效性。


电磁拓扑理论在串扰建模中的应用

电磁拓扑理论(EMT)通过屏蔽分层将复杂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由完整导电表面(如接地层)包围,耦合通道(如过孔、连接器)作为节点间的"管道"。以BLT(Baum-Liu-Tesche)方程为核心的拓扑模型,可精确描述信号在跨板连接区域的传播特性。例如,在QSFP-DD背板设计中,通过EMT建模发现,连接器区域的远端串扰(FEXT)主要源于介质非均匀性导致的模式转换,而近端串扰(NEXT)则由针脚间的电容耦合主导。


核心代码实现(Python示例)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linalg import solve


class EMT_BLT_Solver:

   def __init__(self, Zc, Gamma, S_matrix):

       self.Zc = Zc  # 特性阻抗矩阵

       self.Gamma = Gamma  # 反射系数矩阵

       self.S = S_matrix  # 散射参数矩阵

   

   def solve_blt(self, V_source):

       """基于BLT方程求解节点电压"""

       n = len(V_source)

       I = np.zeros(n)

       V = np.zeros(n)

       

       # 构建BLT方程矩阵

       A = np.eye(n) - np.dot(self.Gamma, self.S)

       B = np.dot(self.Zc, V_source)

       

       # 求解节点电流

       I = solve(A, B)

       

       # 计算节点电压

       V = V_source - np.dot(self.Zc, I)

       return V, I


# 示例:三节点背板连接器模型

Zc = np.array([[50, 0, 0], [0, 50, 0], [0, 0, 50]])  # 特性阻抗

Gamma = np.array([[0.1, 0.05, 0.02], [0.05, 0.1, 0.03], [0.02, 0.03, 0.1]])  # 反射系数

S = np.array([[0, 0.1, 0.05], [0.1, 0, 0.08], [0.05, 0.08, 0]])  # 散射参数

V_source = np.array([1, 0, 0])  # 激励源


solver = EMT_BLT_Solver(Zc, Gamma, S)

V, I = solver.solve_blt(V_source)

print("节点电压:", V)

print("节点电流:", I)

动态串扰抵消算法设计

1. 拓扑感知的串扰特征提取

通过时频分析(如STFT)提取串扰信号的瞬态特征,结合CNN构建特征映射模型。例如,在56G PAM4背板通道中,1D-CNN层可捕获串扰的时序模式,而FFT层则分析其频谱特性。


2. 残差学习的串扰补偿

采用ResNet结构学习串扰补偿信号,通过残差连接实现误差最小化。补偿信号生成公式为:


多板高速互连优化:基于电磁拓扑的串扰抵消布线算法研究

其中,V

raw

(t)为原始信号,CNN(V

raw

(t))为神经网络预测的串扰分量。


3. 自适应滤波优化

结合LMS算法动态调整神经网络权重,适应不同数据速率下的串扰特性。损失函数定义为:


多板高速互连优化:基于电磁拓扑的串扰抵消布线算法研究



其中,V

ideal

(t)为理想信号,w为网络权重,λ为正则化系数。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在112G PAM4背板系统中,对比传统物理隔离与动态串扰抵消算法的效果:


串扰抑制能力:算法使NEXT降低30%,FEXT降低25%;

眼图质量:眼图开口提升15%,误码率(BER)下降2个数量级;

硬件实现:通过FPGA/ASIC实现推理模型,支持100Gbps+实时处理。

结论与展望

基于电磁拓扑的串扰抵消布线算法通过数学建模与神经网络优化,实现了高密度互连系统的动态串扰补偿。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强化学习集成:结合RL实现自适应参数调整;

量子计算加速:探索QNN在高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AI辅助设计:将算法嵌入PCB设计工具,实现从建模到制造的智能闭环。

该技术为下一代高速通信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推动电子系统向更高速、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为解决使用现有接装纸分离装置生产“视窗烟支”时出现的安装调整难度大、耗时长、稳定性差,烟支接装纸外观质量缺陷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接装纸三级分离和控制装置。通过接装纸初步分离、分离定位控制和最终定位输送装置模块化设计,且...

关键字: 视窗烟支 接装纸 分离 控制

构建了机载电源特性测试系统 , 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用于产生电源特性测试所需激励信号 , 软件 平台实现电源特性测试架构的 自动切换和电源特性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由APS15000线性功放 、LVA2500线...

关键字: 电源特性测试 测试切换 数据采集 自动控制

作为业内持续专注于物联网(IoT)芯片开发的厂商,Silicon Labs(芯科科技)自2021年剥离基础设施与汽车(I&A)业务后,全力聚焦物联网领域。而随着物联网迈向全场景无缝连接与人工智能(AI)端侧赋能的新阶段,...

关键字: 芯科科技 IoT BLE AoA Sub-G AI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节能 、低噪声 、高功率密度等显著优点 ,特别适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 。针对城市用轻型 低速电动汽车的应用 , 分析了一款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法及特点 , 对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及设计策略进...

关键字: 永磁同步电机 新能源汽车 有限元计算 电机设计 内置式

介绍了“W ”型锅炉的燃烧特性 ,深度调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风险点 。结合某电厂630 MW超临界机组在200 MW负 荷深度调峰过程中给煤机断煤引起的燃烧恶化工况 ,对燃烧恶化后的现象 、处理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全面分...

关键字: “W”型锅炉 深度调峰 燃烧恶化 稳燃措施

在地铁供电系统中 ,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可能会导致地铁列车失电 ,对运营服务造成严重影响 。地铁出入场(段)线 的部分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处于露天环境 , 与正线隧道内较为封闭的环境相比 , 易因外部环境影响 ,导致设备故障 。...

关键字: 出入段线 牵引直流开关 电流变化率保护 跳闸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 , 无论是大电流 、高电压 、快速运行的电源开关系统 , 还是高速电机的驱动系统 , 电磁干扰的传 播一直是系统设计的难点 。鉴于此 ,介绍了通过控制高速开关核心模块PWM(脉宽调制)的展频方式来减少E...

关键字: 电磁干扰(EMI) 脉宽调制(PWM) 展频

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经 济性 。鉴于此 ,从供配电系统 、设备选型 、电缆敷设 、节能措施及智慧化平台等五个维度 , 结合现行规范与工程实践...

关键字: 水厂 电气设计 供配电系统 智慧化平台

由于负载的特殊性和运行条件的复杂性 ,海上油气平台的电气系统功率因数普遍较低 。这种低功率因数会对电力 系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 包括电能损耗增加 、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及对平台电力系统的冲击 。鉴于此 , 结合具体项目案...

关键字: 油气平台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改造案例

在电子制造领域,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可制造性设计)作为连接研发与量产的桥梁,通过在设计阶段预判制造风险,已成为提升产品良率、降低成本的核心工具。以手机摄像头模组封装工艺为例,...

关键字: DFM BSOB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