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 OLED 技术:汽车电子轻量化的关键突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当下,汽车电子系统在整车中的地位愈发关键。汽车电子的广泛应用,从动力控制到信息娱乐,从自动驾驶辅助到智能座舱交互,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性能与用户体验。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汽车重量的增加,这对车辆的能耗、续航里程以及操控性能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汽车电子轻量化成为汽车行业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而在众多轻量化解决方案中,柔性 OLED 技术正崭露头角,成为解决汽车电子轻量化难题的关键部分。
汽车电子轻量化的迫切需求
汽车重量每降低 10%,燃油车的燃油效率可提高 6%-8%,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减轻重量能直接减少电池的负载需求,显著延长续航里程。同时,轻量化还能改善车辆的操控性与稳定性,在碰撞时,轻量化材料凭借高比强度吸收更多冲击能量,提升乘客安全性。从成本角度看,尽管部分轻量化材料的采购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其能降低运输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组装时间,综合效益显著。加之全球各国政府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日益严苛,汽车制造商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轻量化途径。在汽车电子领域,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技术成为必然选择。
柔性 OLED 技术的独特优势
柔性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LCD)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实现汽车电子轻量化的理想之选。
自发光特性是柔性 OLED 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由于无需背光源,柔性 OLED 显示屏的结构得以大幅简化,厚度显著降低,这不仅直接减轻了屏幕自身的重量,还减少了因背光源所需的相关组件,如导光板、扩散膜等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重量。例如,与传统 LCD 屏幕相比,柔性 OLED 屏幕的厚度可减少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薄,重量减轻效果明显。
柔性 OLED 技术具备出色的柔韧性,能够实现弯曲、折叠甚至卷曲等多种形态变化。这种特性使得汽车设计师在进行内饰设计时,能够突破传统刚性屏幕的限制,将显示屏与车内曲面内饰完美融合,打造出更具流线型和未来感的车内空间。同时,柔性 OLED 屏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安装在车内各种不规则的表面上,减少了因适配屏幕形状而额外增加的结构件重量。
在能耗方面,柔性 OLED 技术表现卓越。由于自发光特性,在显示黑色画面时,像素点可以完全关闭,不消耗任何能量,这使得整体能耗大幅降低。与 LCD 技术相比,柔性 OLED 技术的能耗可降低约 30%。对于电动汽车而言,能耗的降低意味着电池续航里程的增加,这对于提升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此外,柔性 OLED 显示技术还具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速度、丰富的色彩表现等优势。高对比度可达 10000:1 以上,使得显示画面更加清晰、细腻;响应速度极快,可达 1ms 以下,适用于动态画面显示,如导航地图的实时更新、视频播放等场景;色域覆盖范围可达 NTSC100% 以上,画面色彩更加鲜艳、真实,为车内乘客带来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
柔性 OLED 技术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车载显示屏领域的变革
在汽车电子中,车载显示屏是使用柔性 OLED 技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车载 LCD 显示屏由于需要厚重的背光源和复杂的背光模组,不仅占据了较大的车内空间,而且重量较大。以一款常见的 10.25 英寸车载中控 LCD 显示屏为例,其重量通常在 1-1.5 千克左右。而采用柔性 OLED 技术的同尺寸显示屏,重量可减轻至 0.5 千克以下。
柔性 OLED 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载显示屏的形态更加多样化。例如,京东方推出的显示行业首款 15.6 英寸 on-cell L 形态曲面 OLED 车载中控屏,通过 135° 固定弯折角度,完美适配驾驶员手臂自然伸展弧度,不仅提升了操作便捷性,还因贴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减少了因屏幕位置不合理而可能增加的结构支撑重量。广汽昊铂的概念车型 “EARTH 大地” 搭载的天马微电子 OLED 动态冷弯屏幕,凭借柔性形态自由适配座舱曲面设计,配合 20 万次以上的动态弯折能力,在实现显示与内饰美学深度融合的同时,避免了为适配刚性屏幕而对内饰结构进行复杂设计所带来的重量增加。
汽车照明系统的创新
汽车照明系统也是柔性 OLED 技术发挥轻量化优势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汽车前大灯、尾灯等照明组件,多采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卤素灯、氙气灯或 LED 灯组,并配备复杂的反光杯、透镜等光学组件。而柔性 OLED 照明技术具有轻薄、可柔性设计的特点,可以直接集成在汽车车身表面或内饰部件中,无需额外的厚重外壳和复杂安装结构。
如柔性 OLED 尾灯,其厚度可以做到几毫米,重量相较于传统尾灯大幅减轻。并且,柔性 OLED 尾灯能够实现更灵活的造型设计,可根据车身线条进行弯曲、环绕,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外观美感,还减少了因造型限制而产生的多余结构重量。同时,柔性 OLED 照明的发光均匀性好,无需复杂的光学调校组件,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重量。
汽车内饰显示与交互的革新
在汽车内饰方面,柔性 OLED 技术为车内显示与交互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助力了轻量化目标的实现。例如,汽车的遮阳板、车门内饰板等部位,都可以集成柔性 OLED 显示屏,用于显示车辆信息、多媒体内容或进行交互操作。这些柔性显示屏可以根据内饰部件的形状进行定制,减少了安装空间和结构重量。
一些高端汽车品牌已经开始探索将柔性 OLED 技术应用于车内环境氛围灯。这种可变色、可柔性安装的照明系统,不仅能够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车内氛围,还因其轻薄特性,不会增加过多的车内重量。与传统的氛围灯组件相比,柔性 OLED 氛围灯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重量可降低约 50%。
柔性 OLED 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柔性 OLED 技术在汽车电子轻量化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柔性 OLED 技术的制造成本较高,这主要源于其复杂的制造工艺、昂贵的原材料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良率。例如,柔性 OLED 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对有机材料的蒸镀精度要求极高,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其次,柔性 OLED 技术的屏幕寿命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汽车复杂的使用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度、强震动等条件下,如何确保屏幕性能的长期稳定是需要攻克的难题。此外,柔性 OLED 技术在汽车行业的标准化和兼容性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不同汽车制造商对显示屏的尺寸、接口、软件交互等要求各异,这增加了柔性 OLED 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难度。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在成本方面,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原材料技术的突破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柔性 OLED 技术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例如,近年来印刷式 OLED 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简化制造工艺,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屏幕寿命和稳定性方面,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新型的有机材料和封装技术,以提高柔性 OLED 屏幕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时,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促进柔性 OLED 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兼容性提升。
展望未来,柔性 OLED 技术将在汽车电子轻量化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舒适性需求的不断提高,柔性 OLED 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汽车制造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采用柔性 OLED 技术的汽车产品,实现更轻薄、更智能、更具个性化的车内体验。柔性 OLED 技术将引领汽车电子轻量化的发展潮流,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