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内置多个DMA控制器,包括PS侧的DMA与PL侧的AXI DMA,支持数据在PS内存、PL模块、外部内存之间的直接传输,无需处理器核心介入,大幅降低了CPU的负载。例如,激光雷达的原始点云数据可通过PL侧的DMA直接从传感器接口传输至外部DDR内存,或传输至PL的预处理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完成后再通过DMA传输至PS的决策单元,整个数据流转过程实现硬件化,延迟可控制在毫秒级甚至微秒级,满足实时性需求。此外,互联架构还支持缓存一致性功能,确保PS与PL访问共享内存时的数据一致性,简化了软件编程复杂度。
除核心的PS与PL部分外,Zynq UltraScale还集成了多个辅助功能模块,为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场景适配提供保障。电源管理单元(PMU)支持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可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处理器与PL的电压和频率,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同时降低功耗,适配车载、便携设备等低功耗场景;时钟管理模块(CMAC)集成了多个锁相环(PLL)与时钟分配网络,可生成高精度、低抖动的时钟信号,为PS、PL及外设提供稳定的时钟支撑,同时支持时钟动态切换,适配不同模块的时序需求。
安全模块是Zynq UltraScale针对高端应用的重要增强功能,集成了硬件加密引擎、安全启动、防篡改等功能。硬件加密引擎支持AES、RSA、SHA等主流加密算法,可实现数据传输加密、存储加密与身份认证;安全启动功能确保系统仅能加载经过验证的固件与应用程序,防止恶意代码注入;防篡改模块通过监测电压、温度、时钟异常等情况,及时触发安全响应,保障系统在恶劣环境或恶意攻击下的安全性,适配车载、金融等对安全要求严苛的场景。
Zynq UltraScale的硬件架构通过“PS通用计算+PL并行加速”的异构协同模式,完美平衡了灵活性与性能:PS部分依托成熟的ARM生态与操作系统,可快速实现复杂软件逻辑与系统管控;PL部分则通过硬件编程实现定制化功能与计算密集型任务的并行加速,同时支持硬件重构,可适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变更。其丰富的高速接口与功能安全设计,使其在自动驾驶中能够同时处理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等多传感器数据,实现实时感知、决策与控制;在工业控制中可满足高精度运动控制与工业以太网通信需求;在高端通信中则能实现高速信号处理与协议解析。
总体而言,Zynq UltraScale的硬件架构以异构融合为核心,以高性能、高灵活性、高安全性为设计目标,通过资源升级与功能强化,构建了覆盖通用计算、并行加速、高速传输、功能安全的完整硬件体系,为高端嵌入式应用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全栈设计空间,推动了嵌入式系统向更高性能、更智能、更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