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引言 在光通信领域,更大的带宽、更长的传输距离、更高的接收灵敏度,永远都是科研者的追求目标。尽管波分复用(WDM)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应用已经极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

引言

在光通信领域,更大的带宽、更长的传输距离、更高的接收灵敏度,永远都是科研者的追求目标。尽管波分复用(WDM)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应用已经极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伴随着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产生的信息爆炸式增长,对作为整个通信系统基础的物理层提出了更高的传输性能要求。光通信系统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即发送端调制光载波强度,接收机对光载波进行包络检测。尽管这种结构具有简单、容易集成等优点,但是由于只能采用ASK调制格式,其单路信道带宽很有限。因此这种传统光通信技术势必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然而在通信泡沫破灭的今天,新的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对新型通信设备的需求,面对居高不下的光器件价格,大规模通信设备更换所需要的高额成本,是运营商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对设备制造商而言,光纤通信新技术的研发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何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成为了切实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十多年前曾被寄予厚望的相干光通信技术,再一次被放到了桌面上。

相干光通信的理论和实验始于80年代。由于相干光通信系统被公认为具有灵敏度高的优势,各国在相干光传输技术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十年的研究,相干光通信进入实用阶段。英美日等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相干光通信实验。AT&T及Bell公司于1989和1990年在宾州的罗灵—克里克地面站与森伯里枢纽站间先后进行了1.3μm和1.55μm波长的1.7Gbit/s FSK现场无中继相干传输实验,相距35公里,接收灵敏度达到-41.5dBm。NTT公司于1990年在濑户内陆海的大分—尹予和吴站之间进行了2.5Gbit/s CPFSK相干传输实验,总长431公里。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EDFA和WDM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干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缓慢下来。在这段时期,灵敏度和每个通道的信息容量已经不再备受关注。然而,直接检测的WDM系统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后,新的征兆开始出现,标志着相干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将再次受到重视。在数字通信方面,扩大C波段放大器的容量,克服光纤色散效应的恶化,以及增加自由空间传输的容量和范围已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模拟通信方面,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成为系统的关键参数,而他们都能通过相关光通信技术得到很大改善。

本次设计将以PIC3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设计合适的相干光通信系统,能够在系统中进行信息码输着这个目的以完成本是设计。

系统结构:

如下图所示:本系统主要是完成相干光前端的信号调制控制和系统同步控制。其中发射端包括生光控制系统和电光控制系统,包括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将是PIC单片机的主要控制工作。

2.1发射控制模块设计

2.1.1声光控制模块

激光器(SDL5412)发出的是连续光,而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同步时钟以使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同步。在本系统设计中,对光源产生的连续激光进行声光调制,产生脉冲光信号,作为接收端的同步信号。

1 声光调制器:

本系统中采用的声光调制器(MT80-B30A1-IR)集成了了声光介质、电声换能器、吸声(或反射)装置等。调制器中所采用的声光晶体为TeO2 。

TeO2晶体是一种具有高品质因数的声光材料,有良好的双折射和旋光性能,沿[110]方向传播的声速慢;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功率小、衍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它是制做声光偏转器、调制器、谐振器、可调滤光器等各类声光器件的理想单晶材料。

2 调制信号驱动器:

系统中的声光调制信号由直接数字合成器(DDS)产生,利用DDS信号源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输出频率和幅度的数字控制。DDS信号源的控制端口有31位频率控制和8位幅度控制。

3 控制模块设计:

控制模块实现对声光调制信号驱动器的控制,使其产生频率为80MHz、幅度为脉冲波的射频信号,以驱动声光调制晶体进行声光调制。

控制模块主要由PIC单片机加外围控制电路实现。由于控制需要的引脚数量较多(31位频率控制,1位频率锁定,8位幅度控制,1位外部触发位,共41位),主控单片机采用PIC系列的来实现,采用2位设置固定频率,8位设置幅度,1位触发。下图2给出声光调制硬件结构图:

电路设计时候首先考虑用变压器降压到合适电压,整流滤波后在通过稳压芯片稳压,集成稳压片输出电源摆动值比较小,合适的集成芯片主要是5V好12V输出的比较多这里面就选择用2个MC7812或者LM7812 提供24V电压,一个MC7805或者LM7805提供5V电压,电路在500MA保持住。

电源模块的电路如图4所示:

PIC控制主要考虑的是控制声光调制器产生一定幅度和频率的脉冲光信号。

声光调制在本系统中有两个作用:把连续激光变成120NS的脉冲光,第一:发送端作为本地载波。第二:接收端作为本地振荡信号,提供时钟。

这里使用的是MT80-B30AI-IR声光调制器,由于器件提供线性调制,我们理论上要按照器件提供的参数操作:

由串口控制:

由于控制接口采用的是44端的并行端口,这里面要找数量多点的IO端口进行输入,实验室采用的是具有53个IO端口的PIC32作为编程器。这里面考虑2个方面的控制

脉冲光的频率:

输出频率设置为:80MHZ,代入上式:

=343597383.68

变为2进制:00101000011110101110000101000111

用PIC单片机输出,输出前先锁存,稳定后输出,只设两个端口,一个输出0,一个输出1,保证频率不变。

主要是控制并口的:

这里面幅度有8位数控制,控制数与幅度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从255到0控制幅度最大的值到最小的值。设置

8位码控制。实际上实验室采用的是10000001码,可以用并口直接写入。

控制时主要情况分析:首先是控制电源部分,通过单片机管脚写高电平,使用继电器单闸开关选择电源供电。数据流的写入就交给单片机IO端口完成。脉冲光控制:控制时钟设置:通过TC0作为定时器,选择控制脉冲宽度,一个定时器为4us,通过2个中断来设置脉冲宽度:比较匹配,溢出匹配。比较匹配中断:当达到匹配值的时候,产生匹配中断,输出光信号溢出匹配:定时器技术,达到计数值,产生中断溢出,停止光输出。

软件设计:直接用单片机写相应的码形。同步时钟通过主机发送,当有数据流时,主机发送一个控制时钟信号,每个信号脉冲触发一次外部的中断。外部中断重新清除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数控制脉冲宽度。

2.1.2电光控制模块

发送方需要把待发送信息调制到光载波上。在本系统中,就是利用电光调制来实现信息的调制。其中包括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电光调制即在光脉冲信号中加入有用信息,电路包括主要包括:信息产生电路,幅度控制电路,相位控制电路。下面一步一步来分析:信息产生电路:由FPGA产生随机高斯数信号幅度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控制幅度调制器。 相位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控制相位调制器。

图10. 电光调制硬件结构图

主要是通过Labview产生4位随机码,通过PIC变化成8为高斯随机码,然后通过DA转换器,把信号变成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两个声光调制器,首先进行幅度调制,然后进行相位调制。

电源部分:分析供电部分:PIC单片机采用5V供电,一个MC7812或者LM7812 提供12V电压,一个MC7805或者LM7805提供5V电压,通过LM117把5V电压将为3.3V。电流在500MA保持住.电路设计图如下:

随机数产生:

上位机采用LABVIEW程序产生随机高斯数,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出4位随机数,模拟有用信号。LABVIEW是NI公司设计一种虚拟仪器软件。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是一种图形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扮演着核心角色,如同人体的心脏,为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到复杂精密的工业控制系统,再到关乎国计民生的航空航天、医疗等关键领域,电源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

关键字: 电源 设备 系统

在现代计算机中,CPU(中央处理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因此CPU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整体运行效率。然而,许多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可能会遇到CPU占用率过高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计算机运...

关键字: CPU 系统

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系统稳定工作的基石。然而,电源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其可靠性预测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电源可靠性如何实现更精准的预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

关键字: 电源 可靠性 系统

hmi是Human Machine Interface 的缩写,"人机接口",也叫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 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关键字: HMI 人机界面 系统

在复位电路中,电容的作用是给系统提供恒定的电源电压,从而保证开机时系统能够正确地执行初始化和自检过程。因此,选择合适大小的电容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关键字: 复位电路 电容 系统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和技术的综合性任务。它旨在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集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将详细探讨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

关键字: 工业自动化 设备 系统

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与MCS-48单片机相比,它的结构更先进,功能更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电路单元和指令,指令数达111条,MCS-51单片机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产品,一直到...

关键字: 单片机 存储器 系统

DSP应用系统的运算量是确定选用处理能力为多大的DSP芯片的基础。运算量小则可以选用处理能力不是很强的DSP芯片,从而可以降低系统成本。相反,运算量大的DSP系统则必须选用处理能力强的DSP芯片,如果DSP芯片的处理能力...

关键字: DSP 芯片 系统

三家全球领先公司紧密协作,以满足基于台积公司先进技术的设计在芯片、封装和系统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字: 芯片 封装 系统

因为各种新式微处理器的呈现和运用的不断深化,嵌入式体系在后PC年代得到了空前的开展。跟着时刻的推移和技能的前进,在工业操控和新式的手持式运用等范畴,用户体会成为产品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产品需求杰出的用户界面、互...

关键字: 嵌入式 系统 处理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