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
[导读]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扮演着核心角色,如同人体的心脏,为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到复杂精密的工业控制系统,再到关乎国计民生的航空航天、医疗等关键领域,电源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一个可靠的电源系统能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反之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保证电源的可靠性成为电子工程领域永恒的重要课题。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扮演着核心角色,如同人体的心脏,为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到复杂精密的工业控制系统,再到关乎国计民生的航空航天、医疗等关键领域,电源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一个可靠的电源系统能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反之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保证电源的可靠性成为电子工程领域永恒的重要课题。

一、电源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电压应力

电源内部众多器件,如场效应管的 Vds 和 Vgs、二极管的反向耐压、IC 的最大 VCC 电压以及输入输出电容的最大耐压等,都有各自规定的最大耐压值。在电源设计阶段,必须全面且精准地考虑器件在各种工况下可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依据电压参数严格筛选适配的器件,并且通过实际测试对所选器件承受电压能力进行验证。尤为重要的是,测试要涵盖电源所有工作状态,确保在最恶劣工况下,器件仍能预留约 10% 的安全裕量,以此保障电源在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中稳定运行。

(二)电流应力

电流应力与热应力紧密相连,以二极管 SK54 为例,其标称最大平均电流为 5A,但这是在满足热应力降额的前提下的极限参数。在实际选择器件时,不能仅关注电流参数,必须同时兼顾器件的电流应力与热应力。只有在满足热应力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挑选额定电流值适配的器件,才能切实保证电源的可靠性。例如在工业现场,各类复杂工况可能导致电流波动剧烈,此时就需要电源输入电流具备足够的预留量,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三)反馈环路

反馈环路堪称电源的 “神经中枢”,对维持电源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在设计开关电源时,务必保证反馈环路的稳定性。在设置环路参数时,需预留一定裕度,一般增益裕度保持在 20dB 左右,相位裕度维持在 45 度左右,穿越频率通常设置在开关频率的 1/6。参数设置完成后,要通过实际测试进一步验证环路的稳定性,确保在不同负载、不同环境温度等条件下,反馈环路都能及时、准确地调节电源输出,使电源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四)磁性元件的磁饱和

在设计反激变压器以及储能电感等磁性元件时,设定合理的最大磁通量 Bm 至关重要。由于电源在起机和短路保护等特殊工况下,最大磁通量 Bm 往往大于稳态工作时的值,所以在设定变压器的 Bm 时,必须预留充足的裕度。以铁氧体 P4 材质的变压器为例,当磁芯温度为 100℃时,从相关曲线可知 Bm=0.35T 时磁芯接近饱和,基于对电源起机、输出过流和短路等极限情况的考量,其稳态 Bm 一般应小于 0.25T,从而有效避免磁饱和现象对电源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五)PWM 的死区时间

对于半桥、全桥和 LLC 谐振等 H 桥或半 H 桥拓扑结构的电源,PWM 死区时间的精准设定对电源可靠性影响重大。设置死区时间的目的是防止上、下管直通,避免因直通导致电源炸机。具体而言,就是设定一段上、下管同时关断的时间,在上管关断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导通下管,或者在下管关断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导通上管。死区时间设置过短,无法有效避免直通风险;设置过长,则可能影响电源的转换效率和输出特性,因此需根据电源拓扑结构和实际工作条件,精确优化死区时间。

(六)电源的软启动

电源软启动功能对降低场效应管和输出二极管的尖峰电压与尖峰电流效果显著,进而降低了它们所承受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特别是对于 LLC 谐振电源,软启动对电源起机可靠性尤为关键。因为 LLC 电源的 IC 通过高频扫描方式启动,在 IC 启动时,驱动 PWM 频率从设定的最高频率逐渐恢复至正常频率,这段恢复时间即为软启动时间。在此期间,电源工作状态不稳定,软启动时间越长,启动过程越安全,但过长的软启动时间又会对电源带容性负载能力和起机时间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在安全性与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二、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设计策略

(一)保护电路设计

完备的保护电路是电源可靠性的坚实防线,常见的保护功能包括输入欠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输出过流保护、输出短路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等。输入欠压保护可避免输入电压过低时电源出现异常工作;输入过压保护能防止输入电压过高致使电压应力超标;输出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可预防因输出过流或短路引发的器件过热、磁饱和等问题;输出过压保护则能避免输出电压过高损坏电源负载端。在设计保护电路时,要综合考虑保护阈值的精准设定、响应速度以及复位特性等因素,确保保护电路在关键时刻迅速、准确地动作,同时在故障排除后能平稳恢复正常工作。

(二)冗余设计

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采用冗余设计策略是提升电源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冗余设计可分为主动冗余和被动冗余。主动冗余通过动态切换备用组件或系统,实现不间断供电;被动冗余则在主要组件故障后,备用组件立即接管工作。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电源系统中,常采用多组电源模块并联冗余的方式,当其中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其他正常模块可继续为系统供电,确保飞行安全。在设计冗余电源系统时,需精心考虑冗余电源之间的同步切换机制,保证切换过程平滑、无间断,同时还要兼顾系统成本、体积和重量等因素。

(三)热设计

除电应力外,温度是影响电源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数据表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 2℃,可靠性下降 10%;温升 50℃时的寿命仅为温升 25℃时的 1/6。因此,有效的热设计至关重要。热设计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发热量,可选用移相控制技术、同步整流技术等更优的控制方式和技术,降低功率器件的损耗,同时选用低功耗器件,减少发热器件数量,加大印制线宽度,提高电源效率;二是加强散热,利用传导、辐射、对流等散热技术,通过合理设计散热器、风冷(自然对流和强迫风冷)、液冷(水、油)、热电致冷、热管等散热装置,及时将电源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将电源内部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电源长期稳定运行。

(四)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开关电源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功率开关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脉冲波形包含大量谐波成分,输出整流管的反向恢复也会产生电磁干扰(EMI),这些干扰可能影响电源自身以及周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EMC 设计旨在破坏电磁干扰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干扰源、传输介质、敏感接收单元),主要通过滤波技术、布局与布线技术、屏蔽技术、接地技术、密封技术等抑制干扰源。例如,采用合适的滤波器滤除高频谐波,合理布局元器件与布线,减少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对电源进行屏蔽处理,降低电磁辐射,优化接地设计,确保接地可靠等,使电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五)元器件选型与质量控制

元器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源的可靠性。在元器件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元器件的质量认证等级,优先选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航空航天领域的 MIL-STD-883 或 AS9100 等)的元器件;确保元器件能适应电源预期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范围、湿度、振动、冲击等;对关键元器件进行严格的耐用性测试,保证其在预期寿命内可靠运行;对于采用冗余设计的电源,要确保冗余元件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同步切换。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元器件的质量控制,通过抽检、老化测试等手段,筛选出不合格产品,从源头上保障电源的可靠性。

三、电源可靠性的测试与验证

(一)实验室测试

实验室测试是评估电源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涵盖高温高湿测试、振动和冲击测试、电应力测试和寿命测试等多种测试项目。高温高湿测试模拟电源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检验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振动和冲击测试用于评估电源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承受机械振动和冲击的能力;电应力测试通过施加过压、过流等电应力,检测电源的保护功能和耐受能力;寿命测试则通过长时间运行电源,统计其故障发生时间,推算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评估电源的长期可靠性。

(二)数学建模和仿真

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技术,如使用概率分布函数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可对电源系统的故障概率进行预测。通过建立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电源的运行状态,分析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可靠性指标,找出潜在的薄弱环节,为电源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相较于实际测试,数学建模和仿真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的优势,能够在电源设计初期快速评估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减少后期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损耗。

(三)现场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和分析电源在实际现场运行的数据,是评估其真实可靠性的关键手段。通过在电源设备上安装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源的电压、电流、温度等运行参数,记录故障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和环境条件。对大量现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准确掌握电源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故障率、故障模式以及影响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对电源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电源作为系统核心,其可靠性的保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从设计、元器件选型、制造到测试验证的全流程。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全面的测试与验证,才能打造出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为各类电子设备和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2025年8月28日,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关键字: 数据中心 电源 AI

现代社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工智能 (AI) 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包括数据的创建、处理和存储。AI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汽车到购物方式无所不在。在工业领域,边缘计算改变了制造业,创造了一个...

关键字: 微处理器 电源 人工智能

在电子设备的世界里,稳定的电源供应如同基石,支撑着各种电路和器件的正常运行。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作为两种主流的电源类型,各自有着独特的工作方式、性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深入了解它们,对于电子工程师进行合理的电源选型和...

关键字: 线性稳压 开关稳压 电源

开关电源,这一利用现代电力技术调控开关晶体管通断时间比率的电源设备,其核心在于维持稳定输出电压。这种电源通常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构成,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一环。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电源

PLC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它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PLC 电源

本文中,小编将对PLC予以介绍,如果你想对它的详细情况有所认识,或者想要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关键字: PLC 电源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的高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开关模式电源(SMPS)因其较高的效率,在高电流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而若能够精细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将为系统带来诸多益处,如移除电源路径上的容差和压降、验证系统限幅的运作,或...

关键字: 电源 效率 数字电位计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噪声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性能与稳定性。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工业控制设备、医疗仪器,各类电子设备都面临着电源噪声的挑战。例如,在医疗成像设备中,电源噪声可能导致图像出现干扰条纹,影响诊断...

关键字: 电源 噪声 干扰

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电源适配器这一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配件,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早期大而笨重的形态,逐渐向小而轻便转变,这场 “改朝换代” 背后,是技术不断革新的强大驱动力。

关键字: 电源 适配器 电子设备

在当今的电子设备设计领域,电源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始终是工程师们关注的核心要点。对于众多对噪声极为敏感的设备而言,找到一款既能提供高效动力支持,又能确保低噪声稳定运行的电源,无疑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关键字: 电源 噪声 滤波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