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区块链
[导读] 区块链是一种弱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扩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与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一种高级的、动态的、复杂的现代商业生态。 区块链产业方兴未艾,应用场景丰

区块链是一种弱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扩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与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一种高级的、动态的、复杂的现代商业生态。

区块链产业方兴未艾,应用场景丰富。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区块链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强、部署方便、维护成本低等特征。同时,区块链生态具有网络效应和正外部性特征。用户越多,数据越丰富,安全性和可信度越高,生态价值越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拥有更大的人口规模、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具备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繁盛的优势。

区块链产业格局未定,标准体系有待形成。在基础技术、业务和应用、过程和方法、信息安全等方面,区块链产业尚无公认的行业标准。中国有望凭借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完善的区块链产业链、丰富的落地场景,来争夺区块链标准制定权。同时,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有望建立一个更开放、平等、包容的世界货币体系,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数字公民、数字货币、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

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是破坏式创新,大规模落地应用存在结构性阻碍。一方面,“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逻辑是先破后立,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心无旁骛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意识。因为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新机制的不信任,部分企业对区块链采取观望态度,怯于自我革新,难以打破路径依赖。因此,有必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多元主体的共商、共建,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共享。另一方面,区块链业务模式不清、逻辑复杂、内容敏感、利益主体多、影响范围大,对传统的业务模式、监管制度等造成较大冲击。主体与制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互为因果,亟须完善“区块链+”产业发展制度体系。

区块链生态治理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构建面临适应性挑战。区块链生态主要分为联盟链和公有链生态,前者基于传统行业衍生而来,后者参照比特币发展模式而起。联盟链将行业上中下游的必要数据和关键业务上链,需要重新定制规则和话语体系,有可能损害核心企业的利益,从而落入“雷声大雨点小”窘境。公有链生态参与主体多、产业链长、分工细,涉及矿工、矿池、开发社区、基金会、项目方、投资人、媒体等多元主体,生态治理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挑战,区块链生态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发挥制度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推进区块链创新发展。

某种意义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区块链应用试验平台,应系统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加强区块链前瞻性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丰富应用体验,培养行为习惯,抢占用户心智,促进商业落地。

要加快完善区块链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块链产业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等行业标准制定与执行,引导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减少企业“重复造轮子”现象,汇聚发展合力。

二要突出共商、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应,树立区块链生态标杆。

要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高举高打”产业发展方式,从具体应用场景出发,尊重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增强政企互动,充分发挥市场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

同时,秉持多元主体共治理念,运用平台思维,成立专业学会,发展行业协会,组建跨行业联盟,整合行业资源;以行业为单位,协同上下游主体,调和各方主体利益,共同推进区块链生态建设;以落地应用为切入点,攻克区块链生态建设中的观念滞后、技术瓶颈、制度束缚等问题,探索最优路径,树立生态标杆,吸引更多主体深度参与。

三要立足用户需求,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放大价值链。

要加快突破网络性能、计算与处理性能等技术瓶颈,为区块链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以应用创新重构传统行业的业务逻辑,提升生产效率;以制度创新打破旧有利益格局,重塑生产关系。

同时,立足产业链前端,发力产业链高端,围绕用户需求构建区块链产业价值网;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扩大区块链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四要夯实“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深化产融结合、产教融合。

区块链产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亟须建立健全人才、资金、政策保障体系。建议推行“监管沙盒”,建立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区块链企业大胆尝试;成立区块链产业发展基金,完善直接融资制度,降低间接融资门槛,健全风险融资渠道;促进产融结合,加大技术和产业发展突破性环节的投入,提高区块链产业资本流通效率;完善高级技术和商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区块链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