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vr|ar|虚拟现实
[导读] (文章来源:雷锋网) 从计算平台的演变趋势来看,继第一代计算机计算平台和第二代智能手机计算平台后,AR/MR眼镜毫无疑问将会是第三代计算平台,也将会是极具颠覆性的第三代智能终端。就当前的

(文章来源:雷锋网)

从计算平台的演变趋势来看,继第一代计算机计算平台和第二代智能手机计算平台后,AR/MR眼镜毫无疑问将会是第三代计算平台,也将会是极具颠覆性的第三代智能终端。就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AR/MR技术显然是最接近第三代计算平台的时代产物,甚至已被科技圈所公认,不过要想达到这一步,需具备一定条件,例如5G网络在2020年落地商用,轻量化带来高度便携性,基于AR/MR SDK底层的独立操作系统,以及通过单个摄像头实现手势识别交互等技术均让AR/MR眼镜成为第三代计算平台成为现实。

实际上,计算平台的演变趋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时代前沿技术的推动,也是人们实际的使用需求。以第二代计算平台智能手机为例,到2014年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已超过第一代计算平台计算机,且这一过程还伴随市场升级所带来的场景变革应用。换言之,即将爆发的AR/MR眼镜大时代将逐渐取代第二代计算平台智能手机,成为个人消费品。尽管看起来路途遥远,但起码多方条件都在不断完善,相信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产业升级下,巨头争相布局,众多重磅级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也慎重“慕名而来”。在他们的设想下,AR/MR眼镜将成为第三代计算平台及下一代移动计算显示平台,或将于10年后完全取代现有的主流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脑。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竞争,这在AR/MR行业同样适用。微软于2015年1月发布了HoloLens MR眼镜,苹果于2017年6月推出ARkit,谷歌于2017年8月推出ARcore,Magic Leap于2017年12年发布Magic Leap One眼镜,这一系列动作足以证明巨头都已蓄势待发瓜分“蛋糕”。

但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处于研发阶段或跑会参展的AR/MR企业厂商很多,但市场成品却屈指可数。其中,被行业和大众广为熟知的Magic Leap创业公司,其鲸鱼“现身”实验室视频曾一度风靡整个科技圈,但融资19亿美元后,Magic Leap One眼镜历时四年仍未上市,有的只是一次直播亮相。那么,导致AR/MR智能终端迟迟未能普及面世的难题到底是什么?

归根究底还是量产的问题,即AR/MR眼镜难以实现产业化量产。这点,无论是谷歌已经停产的Glass,还是微软的HoloLens,抑或是Lumus无法实现1000美元以下的眼镜成本,都充分说明了AR/MR眼镜的高昂成本是无法规模化量产的关键因素。当然,其中偏小的视场角,较差的便携性,较低的良品率,以及玻璃材质的易碎特性,也加剧了量产难度。

以微软HoloLens为例,3000美元的起步价让市场望而生畏,且仅局限于B端领域及相关企业,个人用户基本很难买到。如此一来,自然无法加速市场化,换言之商用速度受到极大压制,从而导致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再从B端行业应用情况来看,各行各业都存在无法解放双手,信息传递速度慢,封闭空间管理盲区多,数据采集困难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传统方式又无法较好地解决这些需求痛点,所以AR/MR眼镜的到来能起到至关重要的转折和突破作用。

以快递行业为例:收派件的信息录入,物流运输的过程监控,库存的调度情况都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可一旦采用AR/MR眼镜,其带来的变革是收派件无需扫码录入,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源叠加为镜片上的虚拟信息,从而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物流运输无需全程监管,镜片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时多窗口调度;库存管理则通过摄像头的信息捕捉就能高效地识别并进行全方位轻松调度。

尽管AR/MR眼镜可大大提高B端行业的应用效率,但依旧难以量产。不过,现在形势有所改变,因为降低量产难度及成本的新型AR/MR眼镜镜片即将到来。一家专注于AR/MR核心光学模组及智能眼镜应用需求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美誉镜界GodView已正式推出世界上首款可实现量产的树脂阵列光波导镜片,这为规模化量产商用开启了扣人心弦的乐章。

有别于玻璃光栅光波导技术选用的玻璃材质,GodView树脂阵列光波导技术可生产成本更低,可塑性更高的新型纳米树脂材质。它成功避免了玻璃材质加工难度高,便携性低,以及易碎性等瓶颈,同时还在FOV视场角和产品透光度等方面远超玻璃材质,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镜片良品率及产能。这也是GodView树脂阵列光波导镜片一经面世就备受瞩目的关键原因,而且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