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人工智能AI
[导读] 无人超市、自动驾驶、机器“诗人”……不知不觉间,这些颇具科技感的事物正褪去神秘色彩,进入现实生活。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8年,人工智能厚积薄发,在全球多个领域同时掀起一场“智慧革命”,

无人超市、自动驾驶、机器“诗人”……不知不觉间,这些颇具科技感的事物正褪去神秘色彩,进入现实生活。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8年,人工智能厚积薄发,在全球多个领域同时掀起一场“智慧革命”,势不可当。技术突破给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也引发新的思考。

新机遇:“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1月,美国亚马逊公司的无人超市“亚马逊尝试”在西雅图正式开业;3月,北京发放首批自动驾驶路测车牌;在这个春天,清华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九歌”以“早春”为关键词创作的一首古诗更是走红:“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这是人工智能的春天,这时播下的种子更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说,该校不仅在利用人工智能部署“智慧校园系统”,“00后”学生也表现出了对数据挖掘和建模、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深深喜爱。

“未来的教育方式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支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个性化指导为辅,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态呈现。”翟小宁对新华社记者说。

谷歌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已到了产业应用的“历史时刻”: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将优化整个生产,推动机器人智能制造发展;在资源和环境领域,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预计,算法将会在2018年改变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到2019年,几乎40%的企业将使用聊天机器人参与处理商务。

“人工智能是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颠覆性变革的一项重大通用技术,”工信部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在日前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迎来一次新的浪潮。”

姚珺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通过科大讯飞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和翻译软件,变成中英双语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准确率极高,让在座的中外听众赞叹不已。

新突破:电脑加速“进化”

新应用在各领域不断涌现,背后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突破——“电脑”正加速趋近“人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日前评出有望在2018年造成重大影响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有两项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

“对抗性神经网络”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名称听起来高深,设计思路却十分有趣:让两个神经网络来玩数字版“猫鼠游戏”,“生成网络”负责“造假”,依据所“见过”的图片来生成新图片,这需要它总结规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判别网络”负责“验真”,它需要凭训练累积的“经验”,来判断某张图片是真实事物,还是生成网络自创的“假货”。

随着机器学习的不断深入和反复对抗练习,生成网络对事物的理解越发深刻,有助于“进化”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鸿升认为,对抗性神经网络有助于改进现有人工智能算法,在机器翻译、人脸识别、信息检索等诸多方向都可应用。

还有一些新技术也刚刚进入成熟期,比如“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通过云技术建立开源的人工智能技术库,有助于人工智能应用加速渗透到各个领域,推动产业变革。

新思辨:一场“砸饭碗”的“革命”?

北欧地区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北欧银行去年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裁员6000人,原因之一就是要用人工智能进行“机器换人”。

先来看看“新员工”的工作表现:人工智能客服Nave不仅能回答客户的基本问题,还会自主学习、不断改进;后台的人工智能助理则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分析处理,理财咨询、贷款等业务办理效率大大提高。

但被裁掉的员工可不开心。记者联系了多名前雇员,他们有的准备与前雇主打官司,有的在努力寻找新工作,绝大多数人希望能够留在银行系统。

被机器“抢饭碗”,可能是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最大的现实忧虑。专家认为,这一问题应该辩证来看,人工智能本身也带来了“新饭碗”,而相对于“转行”,更多人需要考虑的可能是“转型”,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基于这个平台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已达190万,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在过去3年间增长8倍,且缺口仍在扩大。

“按照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某些工作岗位会增加,比如人工智能程序开发和管理。我们3年前还没有这种岗位,现在有了。”北欧银行部门负责人扬内·凯斯托告诉记者,“未来我们的员工不再需要处理繁杂数据等,而是要教会机器人做这些事。”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洪亮也认为,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对职场的改变是渐进式而非“休克”式的。“未来不是不需要人类员工,而是需要与今天不一样的员工。重点是从现在开始,培养符合未来需求的人才。”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