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移动通信
[导读] 1 引言 随着2020年5G正式商用进程的推进,移动通信已逐步走向5G时代。 在5G网络建设初期,由于频段较高、传播损耗较大等原因,很难做到全覆盖,存在NSA(Non-stand

1 引言

随着2020年5G正式商用进程的推进,移动通信已逐步走向5G时代。

在5G网络建设初期,由于频段较高、传播损耗较大等原因,很难做到全覆盖,存在NSA(Non-standalone)/SA(Standalone)多种组网架构选择。NSA非独立组网采用LTE与5G联合组网方式,利用现有覆盖良好的4G网络实现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快速引入,而SA独立组网则可以更好地体现出5G技术优势以提高服务质量,但对5G NR连续覆盖要求更高,引入周期长。目前3GPP标准组织优先考虑非独立组网模式,预计2017年底将首先完成非独立组网标准,随后在2018年7月完成5G独立组网相关标准[1]。

相应地,5G承载网的演进不仅需考虑带宽、时延等相关网络指标的满足,还需考虑5G承载的灵活组网、4G/5G共站承载及与现有网络的衔接等实际需求,4G/5G共存组网的统一承载是5G承载网演进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对5G网络演进架构及5G承载网络指标需求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对5G承载网的影响,提出了以业务为驱动的网络演进观点及基于IP RAN的4G/5G统一承载方案,最后对5G承载网演进方案进行了建议。

2 5G架构演进

2.1 核心网架构演进

4G时代,核心网大多采用省集中部署方式,面对5G多样化的业务需求,5G核心网将实现云化演进,根据低时延uRR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大型机器类型通信)等不同业务需求集中部署或部分下沉(如图1所示),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架构,具体为应用网关下移、协同就近转发、流量本地终结、去中心化趋势明显。

图1 5G核心网云化,按需下沉

2.2 基站架构演进

(1)架构变化

5G时代对4G BBU与RRU功能进行了重新切分,RAN划分为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处理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部分。CU功能灵活部署,可与DU共址部署,也可集中云化部署在X86服务器上。

目前3GPP已完成AAU与DU、DU与CU之间切分接口的标准化,BBU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与原RRU合并为AAU,BBU非实时部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BBU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2],如图2所示:

图2 5G RAN功能重划分

(2)5G新型前传接口-eCPRI

在架构演进的基础上,5G对基带处理功能与远端射频处理功能之间前传接口进行了新的定义。

4G时代前传接口基于CPRI协议,5G时代在大带宽、多流、Massive MIMO等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传统前传CPRI接口对传输带宽要求太高,根据计算,5G CPRI流量在低频100 M/64T64R配置下将达到400 G,CPRI联盟为此对前传接口重新定义eCPRI标准,以降低带宽要求,eCPRI接口(5G AAU与DU/CU间接口)预计最大采用25 G接口,支持以太封装、分组承载和统计复用[3]。

2.3 5G架构演进对承载网影响

根据以上架构的演进,5G演进过程中,对承载网带来了以下变化:

1、(1)无线核心网云化带来流量流向的多元化,4G时代,业务流量只有S1、X2两种类型,且S1流向固定,5G时代还将出现DC间流量,S1流量根据核心网部署位置的不同,存在多流向,承载网需实现统一承载。

2、 (2)5G RAN的部署方式,由于CU、DU功能的分离,带来多种组网方式,包括传统的D-RAN部署方式、BBU集中的C-RAN部署[4]方式及CU云化部署的Cloud-RAN(如图3所示)。当采用Cloud-RAN部署方式时,5G承载网被分割为前传(Fronthaul,AAU到DU)、中传(Midhaul,DU到CU)、回传(Backhaul,CU到核心网)三部分。相对于4G承载网,5G承载网增加了中传网络。

图3 RAN部署架构

3 5G承载网关键需求分析

3.1 4G、5G关键指标对比分析

承载网络指标包括带宽、时延、时钟同步等关键需求,表1对4G、5G关键指标需求进行了对比:

表1 4G/45网络关键指标对比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