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工业控制技术文库
[导读] 在日产汽车去年爆出质检丑闻后,该公司首席执行长Hiroto Saikawa在11月份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鞠躬。 图片来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在日产汽车去年爆出质检丑闻后,该公司首席执行长Hiroto Saikawa在11月份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鞠躬。 图片来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7日华尔街日报讯,精湛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效率曾帮助日本经济在战后成功转型,不仅颠覆了全球商业行为,各种大谈日本制造业的管理手册和经商宝典也应运而生。然而现在,曾经的典范正在崩塌。

最近几个月,神户制钢所(Kobe Steel Ltd.)、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和斯巴鲁(Subaru Corp.)均承认存在质检造假行为,不过也都表示没有出现过安全问题。去年高田(Takata Corp.)宣布破产,此前该公司承认在美国供应了超过5,000万个存在缺陷的汽车安全气囊。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 Co.)则承认瞒报汽车隐患并篡改燃油经济数据。

去年9月份,全球第五大汽车企业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披露,其日本工厂让无资质人员对出厂前部分新车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查,这个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存在。日产汽车称,遇到审计时,领班通常会让培训生佩戴持证检查人员的工作徽章。

一名熟悉流程的知情人士称,新车的质检结果被记录在纸上、然后装订起来保存在文件夹中,所以要搞清楚究竟有多少辆汽车涉及质检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日产汽车在日本召回了120万辆汽车,几乎相当于截至2017年9月份的三年里生产的所有汽车。日产汽车表示,从未在安全问题上妥协。

公司行为失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日本的公司丑闻破坏的是该国产品畅销不衰的核心秘籍,以及支撑日本自我定位的根基。日本品牌曾是优质的代名词,在很多质量调查中得分很高,但在过去两年J.D. Power的《IniTIal Quality Study》被美国汽车制造商超过,其它产品制造商也在赶超日本。

这些丑闻有可能加剧日本制造商品全球市场份额的流失,为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再添动能。日本的管理和制造理论的影响力在全球数一数二,然而也因为日本公司的丑闻而受到质疑。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Akira Takeuchi(左三)在去年1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该公司此前承认一家附属公司篡改了质量数据 图片来源:AKIO KON/BLOOMBERG NEWS

被《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刊物称赞的日本模式主要依赖kaizen法(意为持续改善),在实践中即为取消不必要的活动,降低过剩库存,发生问题时利用团队精神解决问题。

日本模式把日常经营管理和创新的巨大责任放在车间现场的生产线工人身上。这些工人被很多日本人视为匠人,传统上享有终身铁饭碗,作为回报,工人对企业目标全力以赴。

人们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无论何时发现严重问题,丰田汽车(136.88, -1.88, -1.35%)公司(Toyota Motor Co.)的工人都有权拉动警报停止生产线运行。车间螺丝或工具乱放被认为是重大违纪,必须纠正。

当前的问题在于,工厂技术工人终身雇用制成了许多日本公司负担不起的奢侈品。据了解情况的管理顾问和公司律师称,过分放权给生产线工人不仅让公司容易出现欺骗和偷工减料的现象,也让高管有了推卸责任的藉口。

东京律师Hideaki Kubori的专长是处理公司丑闻,他说,现场(genba)已经沦陷,由于公司失去了对现场的掌控,日本产业已经陷入某种危机之中。

总部位于大阪附近的神户制钢所生产用于火车、汽车和火箭的高端钢制品。该公司近期承认伪造了质量认证文件,事件涉及为500多个客户提供的数十万件产品。

据去年10月份完成的内部报告显示,为了保持盈利水平,该公司要求生产线工人超时工作,高管也不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

24岁的Takashi Ueda在神户制钢所一家分包公司工作,负责对用于汽车发动机弹簧的金属线进行最终质检,他称,上述问题在旺季更加严重。他说,在交货压力大的时候,尽管他指出有些产品可能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但神户制钢所员工还是批准发货。他说,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为快速交货牺牲质量。

神户制钢首席执行长Hiroya Kawasaki在去年10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鞠躬。 

一位在神户制钢供职30年的员工称,车间的压力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开始加大的。该员工既担任过该公司工厂的经理,也在该公司总部工作过。

他表示,质检员成为首批被裁员的对象之一,因为他们似乎不像生产线工人那么忙碌。这位员工称,生产线工人被要求自己检查质量,而在公司暂停招聘后,一些质检工作被外包。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