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人工智能AI
[导读] 自古时势造英雄,风口出巨头。在人工智能的产业热潮下,英伟达(NVIDIA)无疑是2016年全球科技行业的最大赢家。 股价一年翻三倍,CES展出尽风头,2017财年营收净利增长强劲,谷歌、

自古时势造英雄,风口出巨头。在人工智能的产业热潮下,英伟达(NVIDIA)无疑是2016年全球科技行业的最大赢家。

股价一年翻三倍,CES展出尽风头,2017财年营收净利增长强劲,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特斯拉以及几乎每一家AI初创公司都在使用英伟达的芯片…这家砥砺多年的半导体公司在过去一年里,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媒体眼球。

不过,比荣耀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背后的成长历程、商业布局、经营之道以及未来增长空间。爱分析通过对英伟达发展历史、产品业务、市场竞争、以及主要运营和财务指标等进行分析,总结了其成功背后的经营之道,并对其未来增长空间进行了估计,现与您分享。

发展历程篇

在英伟达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四次不小的挫折。

图:1996-2016年英伟达营收变动

第一次发生在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生不逢时”,首款产品一经推出便遭遇了市场失败。其他三次分别在2002年-2003年、2007年-2009年、2012年到2013年。这些挫折背后有巨头博弈,有市场角逐,也有为了坚持而忍痛前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鲜活的商业实战课,让英伟达越挫越勇,日渐壮大。

出师未捷心不死

1993年4月,从集成电路生产商LSI Logic出来的黄仁勋,联合Sun公司两位年轻工程师——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 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他们的初衷是研发一种专用芯片,用来加快电子游戏中3D图像的渲染速度,带来更逼真的显示效果。

1995年5月,经过两年打磨,英伟达推出了首款面向游戏主机的多媒体加速器——NV1,这款加速器集图形处理、声卡及游戏操作杆等功能于一体,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当时最大游戏制造商世嘉的目光。世嘉决定在其第六代家用游戏机“土星”和个人电脑上采用NV1 。

然而就在同一年,微软推出以图形用户界面(GUI)为主要特征的Windows 95,图形芯片主流市场从游戏主机转向PC;同时,微软还开发出了采用多边形成像技术的图形编程接口——Direct3D标准。

由于英伟达在研发NV1时,行业内还没有像Direct3D和OpenGL(SGI公司开发的3D绘图编程接口)这样的多边形3D标准,而英伟达采用的是二次方程纹理贴图作为立体图形实现方式,无法兼容行业通用标准,因此市场销量快速下降。

1996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停止销售NV1,并终止研发NV2,开始将重心转向图形处理器RIVA128。其后两年间,英伟达陆续推出RIVA128、RIVA128ZX、RIVATNT等图形处理器。这些新产品不仅支持微软Direct3D和OpenGL标准,在能效上也超越了竞争对手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 Pro,加上价格低廉,逐渐获得了整机厂的青睐。

1999年1月,英伟达全年营收突破1.5亿美元,并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年5月,其图形处理器销量超过1000万。8月,英伟达推出第一款以GeForce命名的显示核心——GeForce 256,并首次提出GPU概念。次年底,英伟达以7000万美元现金、100万股公司股票,将3Dfx收入囊中,正式成为行业老大。

此时的GPU市场,只剩一家竞争对手可与英伟达匹敌,那就是ATI。

卧薪尝胆再雄起

在PC市场上,微软和英特尔是英伟达绕不开的两大巨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商场永恒不变的法则。与ATI以及两大巨头的博弈也牵动着英伟达业务的兴衰成败。

2000年,为了进军游戏主机行业,微软找到了如日中天的英伟达,请他们研发Xbox图形芯片、SoundStorm声音芯片以及主板解决方案。然而,微软给的研发时间只有一年。期间,电源供应出现Bug、数据库功能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导致Xbox在首发日前两个月才进入生产阶段。最终,微软被迫推迟首发,错过先机,败给了索尼PS2。

为了与PS2竞争,微软打算降低Xbox二代产品主机售价,于是要求英伟达尽可能降低芯片价格。但当时的芯片利润本身就不高,黄仁勋并没有同意,加上后来芯片遇上了品控问题,导致成本升高,还被迫降低性能。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对簿公堂。之后,微软便把订单交给了英伟达的竞争对手ATI。

这次合作失败让英伟达付出了惨痛代价,不仅2003年营收减少,还错过了微软DirectX 9规格确立的重要消息,直接导致当年推出的GeForce FX由于兼容性问题败给ATI的Radeon 9700。更不幸的是,GeForce FX还存在运行温度过高的问题,引发多次自燃事故,黄仁勋一度被游戏玩家调侃为“两弹元勋”。

除了微软,英特尔也开始扶持ATI,巨头围剿之下,英特尔损失惨重,股价大跌。见识到巨头威力后,英伟达为了实现突围,一方面主动去找微软和解,争取再次合作;另一方面失去Xbox订单,努力拿下了索尼PS3订单。此外,继续推出高性能芯片压倒ATI,同时还和英特尔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