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可穿戴设备
[导读]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可穿戴设备部门下将会迎来一波大规模裁员,而且正在开发中的Basis Ruby智能手表项目也将被取消。业内为何认为英特尔要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至少是不看好)?英特尔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可穿戴设备部门下将会迎来一波大规模裁员,而且正在开发中的Basis Ruby智能手表项目也将被取消。业内为何认为英特尔要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至少是不看好)?英特尔坚持留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是否真的有价值和意义?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可穿戴设备部门下将会迎来一波大规模裁员,而且正在开发中的Basis Ruby智能手表项目也将被取消。

  这一消息曝光后,业界普遍认为这是英特尔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信号,尽管英特尔官方随即否认了这一猜测,并称自己绝不会撤离可穿戴设备业务,而且尚有产品正在开发中,并对此感到十分兴奋。

  那么问题了,业内为何认为英特尔要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至少是不看好)?英特尔坚持留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是否真的有价值和意义?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能否在一个产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所涉及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即客观的市场前景和存在的挑战及主观上的技术和影响力等。

  在此我们不妨先看看英特尔坚持不放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

  作为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老大(按出货量计)的Fitbit,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Fitbit的“活跃用户”,从上一年的670万增加到了1690万,增长率超过150%,但Fitbit的总用户数是2900万,这意味着FibTIt的活跃用户只占到58%(1690万),有42%的用户买了Fitbit后却较少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Fitbit的境遇颇具代表性。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的统计,约有40%的运动手环用户在购买这类设备后6个月选择停用。

  至于在可穿戴设备(手环类)排名第二的小米,虽然其在2015年实现了1200万部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相比此前一年的110万部,暴增951.8%,市场份额也从4.0%上升到了15.4%。

  不过,从2015年全年各个季度市场份额数据变化来看,小米曾在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市场份额的峰值,到了第4季度却有下滑,而小米之所以销量增长迅猛,主要得益于其价格战略,其健康手环的售价普遍在11美元~20美元之间。

  尽管表面上看,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增长,但由于价值(运动、睡眠、饮食这些数据,以及与朋友互动)所限,且很多功能在使用时,还得依靠手机统计和分析,才能获得健康监测数据,实际上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黏性并不高。

  而这势必导致表面出货量的增长实际上是在低价格的情况下取得,对于厂商而言,高出货量带来的价值(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也不高。这点从Fitbit今年第一季度利润大降77%的是和小米官方对于其手环营收可以忽略不计的言论中可见一斑。

  而近期发布的科尼报告表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开发者们发现,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虽然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却很难完成其作为一个消费型产品到商业核心产品的过渡。

  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即便出货量很大,但其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并不高,这对于习惯了高利润模式的英特尔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产品品类或者说是投入产出比太差。

  更为关键的是,该报告还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这些着力于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企业在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其中40%的受访者发现,IT相关的利益集团与可穿戴智能设备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所面临的挑战。

  这自然就引出了英特尔不放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主观因素。

  业内知道,与智能手机市场类似,英特尔进入所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时间并不晚。

  早在2013年9月,英特尔就成立了NDG事业部(the New Devices Group),该事业部隶属英特尔新技术事业群(NTG);2014年,又收购了运动手表厂商Basis,并且被并入NDG事业部,这一收购被业内认为是英特尔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关键和标志,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发布了专用于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Edison(爱迪生)平台。

  但不幸的是,今年夏季,英特尔的可穿戴设备计划开始出现问题。今年6月,由于可能出现过热风险,英特尔召回了Basis Peak设备。根据英特尔的说法,这一问题影响了约0.2%的用户。英特尔并未提供设备的更换,而是直接停止销售这款产品。随后,英特尔还宣布于今年底结束对Peak的软件支持(包括云存储服务)。

  

  不知看到此作何感想?“过热”一词无非让我们又重温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短板,即芯片的功耗与ARM架构相比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到了可穿戴设备市场(低功耗仍是主要诉求)这种短板更会被有意或无意间放大。

  正应了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史蒂夫·莫伦科夫)曾经说过的话:“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与平板电脑相似,它是智能手机技术的重要延伸。如果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取得成功,就很难在可穿戴式设备上有好的表现。”

  事实也的确如此。据称高通今年年初其骁龙处理器已经用在了65 款主流可穿戴设备上,预计今年还会增加50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鉴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低价值及存在的行业挑战和英特尔自身芯片始终存在的短板,加之此前这种短板最终导致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铩羽而归的前车之鉴,尽管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前景可期,但英特尔理应做到结合产业特点及自身的优势做到有所为的同时,也要有所不为。

  由此看,我们更希望外界的传闻能够成真,而英特尔所谓坚持的官方回应也仅是一种姿态而已。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