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可穿戴设备
[导读]   微软也在今年9月底创建了一个AI研究事业部,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个AI研究事业部汇集了微软研究部门的5000多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现在已经成为和微软Windows

  微软也在今年9月底创建了一个AI研究事业部,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个AI研究事业部汇集了微软研究部门的5000多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现在已经成为和微软Windows、office和云部门并列的第四大部门。

  目前这个AI研究事业部的重点关注领域有以下四个:

  代理,通过类似于Cortana这样的个人数字助理改变人机交互模式。

  应用,将AI注入到Skype、Office365等其它应用。

  服务,把注入到微软应用的相同能力(如视觉、声音等认知能力,机器分析能力)开放给全球的应用开发者。

  基础设施,微软利用Azure开发出全球最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并开放给每个人。

  AI会是新的浪潮吗?

  当微软谈到要把AI“注入”到每个应用程序中时,会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发布的名为《互联网浪潮》的内部文件。在这份文件中比尔盖茨描述了他对微软发展的愿景,并肯定了互联网的未来,赋予了互联网最高的重要性。

  如今AI研究事业部的成立会是另一个“浪潮”的讯息吗?微软现任掌门人纳德拉会赋予AI最高重要性吗?

  DirecTIonson Microsoft分析师、前微软员工Rob Sanfilippo认为并不是这样,他认为纳德拉肯定想要在公司做一些建树,AI是纳德拉最新尝试想要突破的方向,但是并不能和比尔盖茨的互联网方向相提并论。

  Rob Sanfilippo认为:“AI已经被过度炒作,我不完全相信所有关于AI的预言,有些是真实的并且会成功实现,但有些事情永远不会实现”。虽然微软在代理和BOT框架方面投入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技术的实际价值还是很值得怀疑的,Rob Sanfilippo认为这只是一部分demo看起来不错的技术。

  Cortana存在的问题

  微软抢滩智能领域的态势已经蔓延到传统银行业,未来用户在Cortana上进行银行业务将成为其访问AI的重要途径。微软还为企业企业和开发人员提供Cortana智能套件,方便他们为自己的应用程序添加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其他智能功能。

  Sanfilippo认为Cortana实际上并不擅长做什么,Cortana开始搭载在Xbox上,然后搭载在电话上,如今windows10也内置了Contana,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其实它没有像微软宣称的那样被应用,许多人认为Cortana并不能真正提供给他们自己想要的。

  目前Microsoft面对的情势很严峻,AmazonAlexa、Google Assistant等竞争对手已经为终端用户访问人工智能服务和企业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标准方法,而Contana只是等效于Windows Phone的数字助理,使用人数较少,甚至很少有开发人员去做开发整合。

  Sanfilippo指出,资本对于人工智能的狂热已渐渐趋于平静,微软在两三年内放弃Contana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强大的云上优势

  对微软来说,好消息是即使Cortana相对较弱,但它在云中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它可以利用Azure的计算能力来进行密集的AI计算工作,例如高达60万字、1440页的战争与和平,从俄语翻译成英文仅需2.5秒,同时它也可以放权给第三方平台。

  微软还通过260亿美元购买LinkedIn,获得了超过4.25亿业务用户的社交图。这为基于AI和社交网络的组合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例如通过连接LinkedIn为用户正在进行的项目提供专家建议。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IDC的研究主管David Schubmehl对微软的AI努力有更加乐观的看法,并表示AI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微软的核心,他说:“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企业软件都将具有AI功能,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的萌芽了。”

  但是Sanfilippo认为微软这么做的目的只是确保它不会落后。四年前,IBM是唯一一个做认知和AI的公司,然后谷歌表示要为一切都加上人工智能,Salesforce发布了Einstein,Oracle发布了自适应智能应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微软会成立AI研究事业部。

  当移动计算革命起飞时,微软被淘汰了,只是现在它已经开始通过在iOS和Android上获取应用程序和服务来慢慢恢复,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微软带来了很大的恐惧感,微软唯恐会再次错过浪潮,这也是微软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驱动力。换句话说,微软布局AI完全是一场赌局,它并不完全肯定AI会成为浪潮,但是以防万一,微软必须要拥抱AI技术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