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网技术文库
[导读]   华为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以40%的营收增长,让人们直呼“大象奔跑”,而这又与云有什么关系?简而言之,华为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过去是,现在是,

  华为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以40%的营收增长,让人们直呼“大象奔跑”,而这又与云有什么关系?简而言之,华为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不是,却要看任正非能否带领华为跨过云时代的鸿沟。

  华为不同于任何ICT公司,是云时代的一个独特样本,需要单独讨论。云时代太大了,也太复杂。所以在讨论华为之前,让我们一起看看云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云是一个时代,还有一条鸿沟

  云时代来了,衰退让ICT巨头们在困惑中转型、合并。IBM连续数年营收下降,HP分拆,Dell和EMC合并,Nokia和阿朗合并……。这是最坏的时代,但并不是故事的结尾。

  谷歌云业务总裁Diane Greene今年表示,她认为目前只有5%的商业工作负载运行在云上。VMWare总裁基辛格认为,2030年50%的工作负载运行在公有云上。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云的机遇才刚刚开始。

  Amazon、Microsoft、Google等少数巨头,已经在公有云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格局显然并没有固化。云计算十年,只完成了市场早期的预热。在云上的工作负载,还是互联网原生企业原生应用为主。体量巨大的商业应用负载并没有大规模迁移到云上。为什么?回顾一下电气普及的历史吧。

  1882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第一次照亮曼哈顿。但是足足过了三四十年,人类才开始从蒸汽时代向电气时代过渡。蒸汽时代人们用曲轴传送动力,为之建造的厂房都是层层叠加的高楼,电气时代带来的高效灵活没有施展空间。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旧式厂房被摧毁,电气时代才真正到来。


(图注:Geoffrey Moore 在1991年提出了高科技市场的鸿沟理论,即早期市场用户需求和主流市场之间常常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形成市场鸿沟)

  历史经常是小步爬行的,不时才有一次跳跃。正是一战的破坏性,促使人们从蒸汽时代跳跃进电气时代。

  云计算的普及也一样,基础设施,运维习惯,重写软件,新应用的开发,新应用模式的诞生……云计算也在小步爬行之中。云计算何时跳跃?云格局如何重构?答案无人知晓。

  但是,云计算从早期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以前,一定还面临巨大的市场鸿沟。这是无数市场都存在的规律,可又常常被人忽视。

  二、从“柯达时刻”看隐蔽的市场鸿沟

  《哈佛商业评论》最近重新撰文回顾柯达,指出柯达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沉湎于传统影像而被数字技术颠覆。1975年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于柯达。2001年柯达在Facebook诞生之前就收购了领先的数码照片分享网站Ofoto。然而柯达终因眷恋照片冲印业务而没能成功转型。

  其实,柯达并不是掉在技术的沟里!

  笔者基于工作需要,在当时对柯达做了一些深入且连续的观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柯达对数码影像投资约十亿美元,掌握了从数码相机核心元件到后期处理的全部专业数码技术,当时无人能望其项背。举个例子:当时全球只有柯达可以制造全尺寸CCD影像传感器,柯达每制造10片CCD,会分给佳能和尼康各1片,自己保留8片,而佳能和尼康还被迫向柯达销售ODM数码机身,柯达轻易获得了80%的专业数码单反市场。

  长期的技术垄断让柯达产生了错觉,错以为早期数码相机的专业用户需求代表了未来的方向,而没有认识到数码相机在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差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柯达在领先者的梦境中觉察到异样,消费型数码市场已经群雄并起,专业市场又被佳能和索尼的CMOS影像传感器在二十一世纪之处突破,历史上的“柯达时刻”开始倒计时。

  柯达在CCD和数码相机专利上的收入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事实,恰恰不是柯达对技术认知的错误与保守,而是对未来市场的错误判断,柯达倒在自己伟大成就的脚下,跨越了技术鸿沟,但没能跨越市场鸿沟。

  三、跨越云时代的技术和生态鸿沟

  1.云计算处于早期阶段,市场鸿沟还未到来

  “柯达时刻”生动展示的市场鸿沟,也是云计算市场发展中应该借鉴的。把现在的云计算市场定义为早期市场,有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互联网原生应用是云市场主流,商业和行业工作负载多数还没有云化,未来10年还有10倍以上的市场空间;其二,云计算仍是厂商标准各据一方,产业标准和兼容性未成主流,各家公有云每年都有大规模宕机时间,这也意味着产业和技术成熟度相对有限;其三,与云技术相适应的生态成熟度不足。

  认识到云计算还处于早期市场,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早期市场之后云计算玩家们可能面临的发展鸿沟。

  2.转型到云时代先要跨越生态和技术两道鸿沟
 

 (图注: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格局--生态鸿沟和技术鸿沟)

  如图,云计算发展的生态鸿沟和技术鸿沟。首先想说明的是,这张图综合了云计算不同领域的代表性厂商,覆盖了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平台、应用,牵扯到公云、私云、混合云,生态也考虑了合作伙伴、开发者甚至用户。因此,这只是示意图,重在看各家在云计算中的大格局,寻找背后的规律,不同领域的玩家无法比较它们的相对位置。

  真正在技术和生态上相对完善发展的几乎只有Amazon和Google,Azure的故障频繁让人很难信任Microsoft的技术成熟度,但庞大的开发者和用户生态让Azure处于市场前列。Google由于对云基础架构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市场和服务上做的不够到位。

  每个云计算厂商的一举一动,其战略意图都显而易见,背后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但要同时跨越技术鸿沟和生态鸿沟,即使是巨头也不容易做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