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网技术文库
[导读]   物联网(IoT)市场的迅速膨胀给面临用户增长瓶颈的电信业界带来新的方向与红利机会,而蜂窝窄带物联网(NB-IoT)则是打开这个市场的一把钥匙。   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0

  物联网(IoT)市场的迅速膨胀给面临用户增长瓶颈的电信业界带来新的方向与红利机会,而蜂窝窄带物联网(NB-IoT)则是打开这个市场的一把钥匙。

  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000亿个连接,其中大部分与物联网有关;另一项第三方预测则认为,到2020年IoT全部产业链价值有望达到3万亿欧元。但是直到今天,电信行业对物联网发展的参与程度都相当有限,仅有10%的物联网应用基于蜂窝网络。

  “NB-IoT是蜂窝产业应对万物互联的首选。蜂窝网络覆盖辽阔,NB-IoT本身又较之现有物联网联接技术具备显著优势。”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战略官余泉告诉C114。来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预测显示,NB-IoT的出现将极大促进蜂窝物联网产业发展,在2020年会达到30亿的联接;Machina亦预测,NB-IoT未来将覆盖25%的物联网连接。

  他指出,NB-IoT要成功,必须有一个开放的产业平台支持;而2016年将是NB-IoT产业非常关键的一年,标准、芯片、网络以及商用的应用场景都会成熟。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战略官余泉

  就在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6)前夕,全球首届NB-IoT产业全球峰会在巴塞罗那举行,汇聚了业界的最重磅企业和组织。GSMA联合华为、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共同发起成立了NB-IoT Forum。

  NB-IoT:蜂窝产业应对万物互联首选

  以手机SIM卡计,移动用户规模已经超过全球人口,即渗透率超过100%。人口红利渐逝下,物联网有望成为运营商们新的增长来源,并且空间巨大。

  传统行业亦拥有强烈的物联需求,以提升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各国都已纷纷制定了驱动计划,诸如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国家制造战略”、中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2025”,从中可以看到对物联网的巨大需求。

  “从商业角度出发,蜂窝网络截至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人口和50%以上的地理范围。”余泉指出,如果在现有蜂窝网络上能够提供一项足够有竞争力的技术,运营商很快就能从人的互联世界进入物的互联世界,就能将覆盖优势转化为实际收入。

  他介绍说,NB-IoT相较现有物联网技术和传统蜂窝技术具备4个方面优势。首先在于覆盖,NB-IoT比传统GSM网络增益20dB,覆盖面积扩大10倍。第二海量联接,NB-IoT每扇区可以提供10万个联接,目前全球约有500万个物理站点,假设全部部署NB-IoT、每站点三个扇区,那么可以接入的物联网终端数将高达4500亿个。

  第三低功耗,NB-IoT功耗仅为GSM的1/10,终端模组使用AA电池可以独立工作10年而不用充电。第四低成本,模组成本有望降至5美元之内。而未来随着技术演进及市场发展带来的规模效应,功耗和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

  在安全性和抗干扰上,基于授权频谱的NB-IoT亦优于基于非授权频谱的WiFi、蓝牙等,从空口上就已经进行了加密,3GPP也会讨论加密机制。

  NB-IoT成功离不开开放平台

  物联网应用将是一个长尾市场,且足够细分而参与者广泛,NB-IoT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开放平台。

  “从GSMA网站上可以看到,NB-IoT Forum的创始成员名单非常长,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有20家垂直行业玩家参加了峰会。我们要面对的垂直行业玩家可能有数千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这个转变是可喜的。”余泉告诉C114。

  他认为,NB-IoT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在应用推动过程中、在技术的实现上,都需要众多玩家一起做贡献:“蜂窝产业历史上几十年来都有着开放、合作这样的一个传统,才能够达到今天这样非常高的成就。我相信在NB-IoT也会重复这样的开放、合作,从而带来新的商业成功,同时对社会、对经济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另一场媒体圆桌中也强调,只有敞开自己、开放合作,才能开拓产业新格局:“所谓的开放,首先就是让大家往同一个方向走,这样的话产业才会做大。”

  除了NB-IoT Forum,华为Open Lab也是一个重要的开放平台。Open Lab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和合作伙伴进行集成验证、联合创新,实现产业链价值聚合,华为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建设10个Open Lab。

  “通过Open Lab,垂直行业的厂商就能够很轻松地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去验证他的技术、验证他的网络、验证他的商业模式。”余泉称,在Open Lab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用户案例,除了智能抄表、智能停车,还有垃圾处理、智能跟踪、智能物流等。

  华为希望通过开放态度,吸引更多垂直行业玩家参与到NB-IoT Forum和Open Lab工作中:“有句成语叫越俎代庖,让我们来想具体有哪些应用一定不会特别合适。而提供了一个使能平台之后,他们都能够主动地去基于他们的业务做创新。”

  2016关键一年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胡厚崑曾提出,在有其他竞争技术的情况下,开拓物联网市场时不我待,呼吁业界发力标准、成本及生态。

  “2016年是NB-IoT的关键一年,因为产业都将在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余泉表示,预计NB-IoT标准将在今年6月的3GPP R13完成。

  NB-IoT标准化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华为与沃达丰于2014年5月共同提出的NB-M2M。由这两家公司首倡的窄带蜂窝物联网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随后高通、爱立信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加入到这一方向的标准化研究中。为了促进标准的统一有利于产业发展,最终3GPP在2015年9月RAN全会达成一致,确立NB-IoT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并立项为Work Item开始协议撰写。

  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沃达丰、德国电信、阿联酋电信、意大利电信、AT&T等全球顶尖运营商皆已围绕NB-IoT发布了各自的发展方略,并展开试点。

  “我们看到有很多芯片厂家和模组厂家都计划在今年支持NB-IoT。就网络设备供应商来说,华为在今年下半年就会支持NB-IoT;根据其他网络设备供应商的路标,他们也会在今年支持。”余泉坦言,即便如此,运营商还是认为进度不够快。

  而在用例层面,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跟踪等应用已经完成了验证,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有商用网络出现,2017年将进入规模部署阶段。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