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电子 > 家庭保健
[导读]   2016年CES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评论中结束了,但CES的话题余温还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技术趋势转移到产业格局上,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格局竞合演变的历程和趋势逐渐清晰

  2016年CES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评论中结束了,但CES的话题余温还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技术趋势转移到产业格局上,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格局竞合演变的历程和趋势逐渐清晰起来。

  手机和家电,均在上演三国杀

  CES官方资料显示,2016年,来自中国的企业就有1300家,约占参展企业总数的1/3;而在2015年,CES吸引了至少550家中国公司,约占总数的1/4。不难看出,不管是自信还是自嗨,中国企业在数量上占领CES已是事实。

  在2016年CES上,中国企业的“门面”主要来自两个产业:手机和家电。这两个产业均在进行智能化革命,不同的是前者聚焦智能手机的迭代产品,而后者则是在探索智能家居产业化的突破口。

  在手机领域,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3亿部,其中来自中国地区的手机品牌合计出货量高达5.39亿部,占全球比重超过四成,并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七个席次。毫无疑问,华为、联想、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总体在产业份额上至少能跟美国苹果、韩国三星平分秋色。

  比起手机来说,全球家电产业的格局则更加扑朔迷离,特别是2016年CES将智能家居趋势推到风口浪尖,全球家电产业格局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以苹果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和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正在上演一场“三国杀”。三方胜负几何短期尚无定论,但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预测未来格局的蛛丝马迹。

  格局之争首先是产业之争

  不管怎么说,智能家居植根于家电产业,智能家居系统的主体是家电。也就是说,家电产业的根基在智能家居产业格局的演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的2015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5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9.8%,居全球第一,这是自2009年以来海尔第7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冰箱、洗衣机、酒柜、冷柜也分别以大幅度领先第二名的品牌零售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海尔全球用户目前已经遍布100多个国家。依托中国市场的广阔腹地和较早走出国门的先发优势,海尔家电的产业根基深厚自是不需多说。

  再看三星,黑电是三星的优势,早在2013年,三星电子全球消费电子事业部总裁尹富根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三星2013年将以85英寸等超大尺寸的4K液晶电视,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然而到2015年,根据《2015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及2016年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外资品牌销量占比下降到15%。三星、夏普、索尼、LG,坚守与退出只在一念之差。

  而在白电领域,尹富根在2013年开玩笑地说,希望有一天能被称为“Mr.GE”,会为2015年全球家电第一目标而全力以赴。时过境迁,2016年开年,GE家电业务被海尔收购的消息传来,不知三星在白电市场的目标,是不是要换成“Mr.Haier”了。

  苹果不是做家电出身的,在家电产业积淀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在这个维度不做详细比较。

  格局之争关键是标准之争

  眼下各行各业都在按照互联网的逻辑重塑,更何况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按照互联网的逻辑,在网络经济中,处理一件事物所耗用的能量越来越小,而对处理事务的方法达成一致意见所要付出的努力却越来越大,更多的经济活动需要有标准,标准终将与法律同等重要。

  对于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标准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法律。经过前期各类企业的探索,智能家居设备落地不少,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其实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如果世界上每台电话只能打给自己,你还会买电话吗?不会。因为没有形成通讯网络。如果电话不能通讯,它的价值就几乎为零。智能家居设备也是这样,各企业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做法大大削弱了智能家居设备的通讯价值,市场上自然形成了“外冷内热”的尴尬状态。

  问题的反面就是机会,海尔、苹果、三星在智能家居标准方面都展开了积极的探索。2014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该平台可以将用户家中的智能家电整合在一起,通过iPhone或iPad对其进行集中控制;2014年8月,三星收购Smart Things,配置一个99美元的智能中枢,可以方便Android和iOS用户通过一款简单的应用轻松控制各种家用设备和家用电器;2015年3月,海尔上线U+平台,提供统一的智慧协议标准,为跨品牌设备的通讯提供了可能。

  总体来看,三者均有以标准定入口的意识并进行了提前布局,不一样的是,苹果和三星的标准优势来自于移动端,而海尔的标准优势则来自于家电端;一样的是,他们都在努力让自己的标准能成为行业普遍采用的标准,寻求智能家居通讯标准的定义权和所有权。

  格局之争核心在于生态之争

  当网络吸纳进所有的商业,一家公司的主要焦点从尽可能扩大公司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尽可能扩大网络的价值。除非网络存活下来,否则公司也会跟着灭亡。在确定标准可以实现智能设备跨品牌通讯之后,海尔、苹果、三星立刻将竞争焦点转移到生态规模上来。

  据公开数据,海尔U+平台已经接入上百家厂商的设备,接入平台的产品数量达百万台,每天的设备上报数据达到一亿条;SmartThings认证了200多款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不是三星生产的;苹果homekit认证门槛较高,各种智能新品成为homekit平台上的主流品类。

  在拓展生态规模上,苹果、海尔、三星均递出橄榄枝,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Hunter Fan公司推出了两款全新的支持苹果HomeKit技术的吊扇Symphony和Signal、三星和微软开启物联网合作,再看海尔U+,先是成功联姻苹果Homekit,然后便是牵手华为发布智能家居战略,再次便是来自16年美国CES上的消息,宣布与谷歌强强联手……行业巨头跨界合作、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也暗示着智能家居生态之争势头凶猛。谁能激流勇进,在大争之世扩大自身的生态王国,在智能家居行业独占鳌头,就要看谁手中握着更大的王牌。

  “三国杀”的竞争格局中也掺杂着合作苗头,不管智能家居格局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在主流平台的竞争和合作中,智能家居产业正加速市场化的步伐,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家居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