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电子 > 医疗电子技术文库
[导读]   随着“互联网+”大行其道,衍生出了各种与互联网相关的应用,这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医疗健康领域也是如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改变了人们只能亲自前往医院&

  随着“互联网+”大行其道,衍生出了各种与互联网相关的应用,这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医疗健康领域也是如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改变了人们只能亲自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不仅将节省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不仅如此,移动医疗还能为公立医院改革“添把火”,促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改革。

  

  芯联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陈航先生

  总之,诸多现象表明:移动医疗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医疗方式,便捷我们的生活。据此,本期智能医疗特刊诚邀芯联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陈航先生来探讨移动医疗领域相关问题。

  谈到移动医疗服务,或许还有很多人有些陌生。陈航先生介绍到,当前移动医疗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院前预约挂号服务,院中诊疗服务,院后康复服务。因为国内医疗市场巨大,而且医疗体系相对不够完善,互联网的特性可以在三个环节都有所作为,完全有机会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创造出诸多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全新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但正是因为在这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下,移动医疗领域也面临一些挑战。陈航先生强调到,“首先是观念,从传统医疗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在医疗领域阻力可能更为明显,需要一段时间转变。其次是正确的市场引导,对于全新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探索,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商业利益作为第一考量标准未必是医疗行业的本质需求和发展动力,现有的医疗“互联网+”领域, 商业诉求占了绝对上风,需要引起思考。第三,是鱼龙混杂的局面。各种力量涌入移动医疗希望分一杯羹,会给行业有序和健康发展带来冲击。”

  今年4月,芯联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将于2015年4月1日起,正式推出国内首家一站式移动医疗开源平台,陆续对移动护理系统、移动医生工作站系统和医患沟通平台系统进行开源,联手数百家医疗信息化服务商共同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这一举措将移动医疗厂商与HIS厂商过去恶劣的竞争关系转变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这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否有意义?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虑。

  但事实上,芯联达推出开源平台以来,赢得市场掌声无数。对于将过去厂商的恶劣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共赢的关系,陈航先生解释到:这是响应市场需求,并且符合行业健康发展 的重要举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对移动医疗的要求日益提升。不过,传统移动医疗服务高昂的成本,滞后的服务响应以及产品缺陷阻碍了行业发展,也将更多区域型医疗机构阻在门外。另一方面,区域型中小HIS厂商受制于自身研 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现状,也难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移动医疗产品。芯联达移动医疗产品经过400家大型医院客户的验证,在研发、实施、运维、培训等方面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可以共享给合作伙伴。因此在今年4月推出开源平台,并成功吸纳了上百家合作伙伴,打造了全新的移动医疗信息化生态圈。

  许多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发展。自开源宣布以来,主动寻求合作的渠道伙伴很多,但这也对芯联达的渠道支持能力提出了考验,比如售前支持、培训支持和实施支持等多方面造成压力,陈航先生这样讲到。好在芯联达的团队配合能力很强。一方面通过招聘解决专业人才缺口,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提升渠道伙伴的整体实力,帮助伙伴快速成长。这两方面紧密高效的配合有效缓解了渠道支持方面的压力。

  在移动互联时代,移动医疗领域面临重大变革。在院前预约挂号,院中治疗和院后康复领域,移动互联网都在重新诠释移动医疗的定义。芯联达今年6月以来,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国内首推集院前、院中和院后为一体、可快速落地的全流程医疗“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掌上医院,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移动药师站、移动运营管理、院内通讯管理和医患沟通等七位一体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医院打造成为“运营高效、管理领先、患者满意”的智慧医院。该方案已经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等国内数十家医院成功落地。谈到移动医疗领域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陈航先生认为:提供院中诊疗服务的移动应用才具有核心价值,因为医生是医疗体系的核心,未来的行业争夺会从院外向院中拓展,找到行业发展的核心才算找对了方向。移动医疗未来的形态,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一定是院前院中院后的深度融合,一键式应用。
本文选自电子发烧友《智能医疗特刊》,更多优质内容,马上下载阅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