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网技术文库
[导读]   智能家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囿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普及。不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逐渐普及,促使智能家居似乎已经进入到爆发的前夜,但为何其仍未能破茧而出,大

  智能家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囿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普及。不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逐渐普及,促使智能家居似乎已经进入到爆发的前夜,但为何其仍未能破茧而出,大踏步地走入百姓家中?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标准的不统一,这让智能家居产品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享,从而制约了其发展的脚步。

  无统一标准

  智能家居行业目前被称为处于“烂摊子阶段”,各产品根据功能的不同采用各自的标准。就智能家居的无线标准而言,目前主流的就有WiFi、Zigbee、 Z-Wave、电力载波和蓝牙5种。在国内,智能家居无线接入方式多沿用国际上的标准,也是多种方式并存,其中Zigbee技术因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国内外被采用最多的技术。

  智能家居最大的特点就是控制的系统性,一个终端可以控制全部的家具、家电产品,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设备使用的是不同的无线协议,相互间不兼容,只能各自为战,产品间根本谈不上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苹果HomeKit应用的发布会上,苹果的软件工程副总裁克雷格仅用了一分半钟的时间来介绍它的用途,即成为设备连接中心。苹果之所以让 HomeKit应用实现这一功能,就是因为苹果深知,若仅是设备的单独运行,不能很好地帮助用户控制家居设备,只有把设备全部连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克雷格表示,HomeKit将使用通用协议,以帮助设备间的彼此通信,使它们安全地与i-Phone手机或iPad连接。

  苹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谷歌曾经在2011年推出了Android@ Home系统。谷歌在介绍该系统时表示:“虽然这一系统需要一个硬件中心来与谷歌的无线网络协议合作,但它还是能够让用户控制家中所有智能的东西。”然而谷歌在做介绍时,并未提及该系统所使用的标准,只说是基于家庭自动化900MHz频段技术,并表示:“这个标准将是全新的,很省电的。”

  在Android@ Home系统的发布之初,业界对其抱以很大期望,但此后它却销声匿迹。早在谷歌推出该系统时就有专家指出,谷歌所需要的并不是目前合作愉快的手持装置或是 PC产业的支持,而是推动900MHz家庭自动化通讯标准出台,并让家电产业接受这项标准。业内专家表示,用于家庭自动化的无线技术大致要满足以下几个特性,即低功耗、稳定、穿透性强,至于传输速度则不是这类应用的重点。

  虽然标准的制定者、芯片的制造商一直都在力挺自己的那套标准,但由于厂商们对家庭自动化“各怀鬼胎”,再加上实现家庭自动化可能会牵涉到建筑产业 (许多家庭自动化是由建筑商自行将传感器与家电整合而成),所以人们才只看到业界一直在喊家庭自动化这个名词,而没有看到统一的标准出台。在这一状态下,智能家居处于割裂状态,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享。

  价格不亲民影响普及

  对于厂家和业内人士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行业的发展和标准的统一问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产品好用的前提下,他们更关注购买一套整体智能家居要花多少“银子”。毕竟,好用的前提是消费者买得起,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仅是摆在卖场当展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家居产品比较昂贵,大多家庭很难承受。以今年CES(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发布的智能门锁“SmartLock”为例,记者在淘宝网上查询到,代购这一门锁的价格需要2300元,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档次防盗门的价位。再如飞利浦的hue灯泡,单只价格就高达499元,而用户的使用性评价却并不高,都说“体验后感觉没有想象的好”。智能空调的价格也不够亲民,美的·阿里云物联网智能空调大2匹奢华款的售价为13999元,大3匹为15999元。海尔的智能空调价格则更高,记者在海尔商城上看到,其全球首发的3匹天樽智能空调,价格高达19999元,而普通空调的价格则大多在2000元—5000元之间。显而易见,这样的价格给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带来了压力。

  另据一项对深圳智能家居市场的调查结果,目前豪华住宅项目采用智能家居的装修费用在30万元—100万元之间,整体来说,购买一套智能家居系统的造价一般在70万元左右。对于那些背负沉重房贷压力的消费者来说,谁又愿意花这么多钱安装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呢?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厂商所掌握的技术大多位于网络层和应用层,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技术,部分底层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仍然依靠进口,这导致相关产品整体价位偏高。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