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传媒
[导读]网优雇佣军5G的最大价值在toB,而要撬动5GtoB市场首先得为行业部署5G专网。不难想象,未来5G专网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行各业破土而出。如今5GtoB大戏已拉开帷幕,那5G专网该如何部署?5G专网与4G专网有什么区别?先从专网与公网的区别说起。今天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连接的2/...

本文来源:网优雇佣军


5G的最大价值在toB,而要撬动5G toB市场首先得为行业部署5G专网。不难想象,未来5G专网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行各业破土而出。如今5G toB大戏已拉开帷幕,那5G专网该如何部署?


5G专网与4G专网有什么区别?


先从专网与公网的区别说起。今天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连接的2/3/4/5G移动通信网络叫公网,是一个“公共场所”,数以亿计的移动用户共享同一个网络,同样的频段资源和网络设备。而区别于公网,专网指专用于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移动通信网络。


专网的概念并不陌生,早在2/3/4G时代就有了,比如铁路专网、公共安全专网、军用专网等。


但传统专网与5G时代的专网区别很大。



如上图,根据3GPP标准定义,5G专网分为独立部署模式(SNPN)和公网集成模式(PNI-NPN),其中公网集成模式,也被称为“公网专用”,又根据与公网共享程度不同分为“与公网部分共享(共享RAN或共享RAN及核心网控制面)”与“与公网端到端共享”。


从部署模式和架构看,5G专网与4G专网主要有三大区别:


一、从“独立”到“融合”


在独立部署模式下,企业独立部署一张包括核心网、MEC和无线接入网的完整的网络,这种模式本质上与4G专网部署模式一样。但5G专网部署新增了与公网共享的部署模式,强调了专网与公网融合。


4G时代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4G网络也主要为连接“人”而设计。由于普通消费者对于网络性能的容忍度通常比较高,这种设计思路并不适用于森林防火、公安消防、应急抢险等对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因此,4G时代的专网都是基于LTE技术进行优化,以满足特定行业的网络需求,并采用独立部署的模式。


但5G就不一样了,其原生为万物互联,为行业应用而设计,一张网络可面向toC和toB各行各业提供多样化、确定性的网络能力,强调的是公网与专网融合,可通过共享公网的方式为不同行业按需部署专网。


二、从“面向连接”到“面向服务”


如果说4G时代的专网主要是为了解决连接问题,那么,5G专网设计之初就是为“面向服务”而生。从5G专网架构可知,5G核心网基于云化设计, UPF可灵活下沉,与MEC分布式部署于各个位置,从而可灵活、按需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对网络低时延、可靠性以及数据安全性的需求。


三、从“七国八制”到“一网统筹”


回顾工业网络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各个行业都是各自为政,网络设计和部署并未考虑互联互通和兼容性,加之随着不断引入光网络、短距离通信、蜂窝网络、Wi-Fi等网络技术,导致工业网络制式“七国八制”,内部系统烟囱林立,部署和维护成本高昂。而5G的愿景是,将超高性能的无线网络能力与TSN等集成,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降低部署、升级和运维成本,实现多年来各行各业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5G专网怎么部署?向前走?还是向后走?


根据行业报告, 4G eLTE专网到目前为止全球也就部署了几百张网络,主要集中在政府,安全及垄断性行业,远不如LTE网络全球部署那么普遍,那么是为啥4G时代专网无法如期发展起来呢?


让我们看看现状吧,如下图所示,现实中工业园区部署的网络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



从企业的生产,管理,物流到办公,企业园区有专有LTE集群,窄带专网,工业WIFI,还有用来专门实现精准的UWB网络等等。企业在4G时代的数字化业务实现,需要3至4张甚至更多的网络来完成,这导致了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网络制式繁多,各层协议封闭,不同的网络技术、应用与厂家绑定严重,造成了企业内部孤岛林立,行业之间存在壁垒,从而导致企业建网CAPEX高,新业务上线非常慢,需多重调试。


2、运维成本OPEX高企,企业建网成本与OPEX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据行业数据,专网OPEX能占到90%+,企业主绝大多数的专网建设开支都在这个部分上。从某种角度讲,这也要“归功”于“私有协议”与“厂商绑定”,让整个产业链被把控在少数公司手里。


正因如此,4G时代,eLTE只在专网产业链中实现了极小部分的连接能力,没有真正深入业务能力,没有能真正帮到企业主。


向前走还是向后走?是新玩家的机会还是老树发新芽?其实结论已经很明显。


若还是走4G时代的老路子,即专网采用独立部署模式,就难以回避以下几个问题:


一、联接成本高。


从无线,传输到核心网端到端网络均部署在园区,企业需要为整个建网成本买单,从目前的B2B业务场景来看,一步到位的建网投资是无法收回成本的,有大企业认真测算过,即使在多个场景商用叠加下,7年左右才能收回网络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商业公司都无法痛快的决策投资建网。


二、本地驻场运维成本高。


园区建网需要单独的机房和运维团队,维护成本加设备折旧费用就高达90%+甚至更多,投资收益根本不成比例,而且升级和问题定位都非常不便。


三、5G能力被人为降维/弱化。


放在园区的轻量化核心网要满足1个小盒子就能实现5G核心网的接入能力,这也很明显意味着仅仅能提供接入能力,而3GPP定义的丰富的5G功能不可能全部实现,网络功能也被缩减。如果仅实现了Wi-Fi替代的功能,但性价比却远不如Wi-Fi,即使是用互联网的玩法,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样的无附加收益的建网投资回报怎么能让投资人看到前景和发展?


四、人为造成信息孤岛。


尤其是大企业需要园区之间互相通信时,网络变得极其复杂,需要中心的管理节点与多个园区边缘节点互动。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相当于在信息高速路上重新画地为牢,单独设卡收费,也相当于人体神经网络里存在一片一片单独的隔离地带。如果这种模式成为趋势,必将成为行业灾难,5G的投资增益根本无法体现,真的只有变成4G+1G了。


下表列出了几种建网模式的主要优劣势。



很明显,要建设5G企业专网,除了极少部分对安全,可靠性有超高要求的大型企业之外,大多数企业可能还真没必要重走旧路,采用独立部署这条复杂又费钱的路子了。


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我们会发现如果5G时代沿用这种独立部署模式,会将5G建设拉低到Wi-Fi同一个维度,这将严重阻碍5G的技术价值和产业发展,导致在全球5G产业的竞争中落于下乘,与国家在5G的积极投入上背道而驰。


从商业规律来说,根据科斯定律:在多方争夺资源的时候,哪一方最会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则资源最终会归谁使用。


那我们再来看看选择第二条路:通过运营商搞公网专用,即与公网集成部署模式,能否最高效,最合理地使用5G的资源?


向前走!运营商公网专用才是正道!


为啥是运营商?运营商懂5GtoB行业吗?


客观来说不太懂,但是必须有人能跟随5G一起学习,一起深入行业做联接;只有这样才能把承担起5G建设的社会责任,合理化整体化调配5G资源。

为啥?

几个原因:


1、企业使用联接成本低:运营商建设5G toB网络,1张网收编5张网(eLTE,Wi-Fi,UWB等),并通过SLA需求/企业规模按需共享给企业,企业只需要付出较低的租金就能使用5G能力,有助于5G toB业务的快速孵化催熟。


2、网络运维成本低,专业化:企业需保障生产不中断,意味着网络超高可用,出现故障时需要快速完成端到端故障定位定界,解决问题,而运营商拥有端到端的专业运维团队,运维资源可以复用。


3、依托于5G toC联接,做厚5G toB增强联接:3GPP已经定义了网络切片,MEC,5G LAN,TSN,NR定位等特性,依托于基础联接,运营商利用这些新技术可以做深行业场景,构建行业的物与物的联接能力,通过收编各种私用的制式,使能5G toB行业纵深化发展。


4、公专网互通:确保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大网有互访能力,满足5G toC用户的同时也能访问5G toB/5G toC业务,从建网第一天消除信息孤岛,合理规划网络资源,从而把5G打造为一条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


5G toB发展,已经不再是吹泡泡阶段了,当前已真正是“理想照进现实”,只有精耕细作才能真正的理解行业,才能把物与物的联接打通。在人与人的联接方面,运营商已经证明了可以做好,至于运营商能否做好物与物的联接,把产业做出新的高度和空间,真正提高资源调度效率,并承担好历史赋予的使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