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3P 之 intelligence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文 章 导 读在本公众号前面一期的文章中,本文作者首次提出一个新的概念:Si³P,用于加深对SiP含义的理解,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为深入,更为全面、更为系统化地理解SiP中包含的相关技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Si³P中的intelligence做详细解读,是为深入解读Si³P的第三篇文章。
前面两期文章,关于Si³P中的 integration 和interconnection做了详细的解读,文章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欢迎和肯定,这里,我们对Si³P中的intelligence做详细解读。intelligence中文翻译为智能、智慧。智能,通常认为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从感觉-->思维-->记忆这一过程,称为智力,智力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将感觉、思维、记忆、行为、语言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参看下面两张图,我们可以将智能(智力 能力)和“智能系统”做对应的理解。从智力所包含的感觉、思维、记忆来说,可对应与智能系统的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


从计算机语言来描述:智力更强调【输入 运算 存储】,而能力则强调【执行 输出】。对于实现微系统平台的SiP来说,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一个工作可靠的系统,一个功能完备的系统是我们设计的目的。
对于一款SiP,结构合理可以从integration(2D、3D)着手,工作可靠则重点关注interconnection(电磁、热、力),而功能完备性是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智能化intelligence 。
我们分四个方面对SiP的功能完备性、智能性(intelligence)进行讨论:
1 系统功能定义(Function definition of System)
- 输入 运算 存储;执行 输出

- 功能的合理裁剪

- 解决兼容性问题
2 产品应用场景(Product application scenarios)
在SiP产品研发中,要充分考虑产品最终应用场景和应用环境的需要,并在设计中采用相应的策略。例如,应用在深空探测的宇宙飞船或者卫星中的SiP,需要考虑空间环境中工作的可靠性,除了采用辐照性能好的芯片,还需要在设计中采用诸如三模冗余等设计方法。此外,由于深空探测距离远,无法及时和地球进行通信,需要其系统的处理能力足够强,遇到紧急情况可自主决策,如果SiP是作为主控计算机,设计则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处理器来进行自主决策。



3 测试和调试(Testing and Debugging)
一般情况下,测试是去发现可能潜在的问题,调试是想办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一颗SiP,其测试和调试时间可能需要占其研发时间的一半以上。

机台测试:机台测试一般是测试SiP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即满足不同功能需求情况下的电参数,例如不同网络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的电流值和电压值,通常包括常温测试(25°C),低温测试(-40°C,-55°C)高温测试(85°C,125°C),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定义不同的低温和高温。

板级测试:板级测试通过模拟SiP的实际工作情况,对SiP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为了测试充分,需要编写相应的测试案例,同时也需要在常温、低温和高温下进行测试。

4 软件及算法(Software and Algorithm)
软件和硬件是一个电子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在SiP系统中两者缺一不可,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⑴ 软件和硬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途径。⑵ 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在许多情况,系统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软件与硬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 ⑶ 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软件随硬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交织发展,缺一不可。

从上面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和可以看出软件对于系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软件,SiP的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其智能化更是空中楼阁。
通常,和SiP研发过程及产品应用相关的软件包括以下类型的软件:
1)测试软件
机台测试软件通过Verilog或者VHDL语言编写测试激励和器件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工具转成.vcd等格式的文件(波形文件),在测试机台中导入成为测试向量。


板级测试软件:板级测试软件和SiP的实际工作状态相关,是通过模拟SiP的实际工作情况,对SiP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为了测试充分,需要编写相应的测试案例,同时也需要在常温、低温和高温下进行各种功能的测试。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板级测试软件需要能同时测量多颗SiP,这一点,和SiP实际工作状态会有所区别。
2)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SiP系统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系统,是无需用户干预,能调度,监控和维护整个SiP系统。系统软件负责管理SiP系统中各种独立的模块,使之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用户将SiP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单元是如何工作的。


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不同问题,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软件。它可以拓展SiP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应用软件是可以使用的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的集合,是专门针对解决某类问题而设计的程序。例如电脑中的Office办公软件,EDA设计软件、仿真软件,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等,手机中的各种APP如微信,地图,音乐,新闻,支付宝等都属于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通常根据特定的任务需求而研发,例如需要监测某个传感器传递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并执行相应的任务,例如步数监测,心率监测等。系统的智能化(intelligence)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来实现并和用户进行交互。
4)算法
算法就是软件的灵魂,一个需要实现特定功能的软件,实现它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算法的优劣决定着软件的好坏。例如在EDA工具中的自动布线器就有不同种算法,设计师在使用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算法从而得到不同的布线结果。好的算法可以提高布通率,同时能提升布线效果,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也更美观。


5 总 结(in a nut shell)
本文中,我们从1.系统功能定义,2.产品应用场景,3.测试和调试,4.软件和算法,四个方面对SiP的智能性intelligence进行了阐述,每个方面又进行了分类说明,请参看下图:

最后,我想说的是,智能性intelligence是系统实现的最终目的,SiP也同样不会例外!

一定要读的相关文章:
概念深入:从SiP到Si³P
Si³P 之 integration
Si³P 之interconnection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