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汽车控制功能的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 CAN 总线通讯协议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使得 CAN 网络内的节点数量将不受限制,且实时性好,通

汽车控制功能的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 CAN 总线通讯协议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使得 CAN 网络内的节点数量将不受限制,且实时性好,通讯速率高,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上。

一、引言

(一)CAN 通讯网络描述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初是由德国 Bosch 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众多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即以串行通讯协议为基础进行数据交换。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每条数据通过一条导线进行传输。当数据增多时导线必须增加,控制器的接插件也相应增加。该方式只适用于限定数据量的数据传输,而采用 CAN 总线,则可解决上述的问题。CAN 总线是网络通讯的形式,可将所有数据通过两条双绞线进行传输而且不受控制器数量及控制器间传输数据多少的限制。CAN 总线在数据交换量较大的情况下,其意义更为显著。

(二)CAN 总线结构形式

CAN 的结构形式如下:

 

 

CAN 总线可以在单发送、多接收方式下工作,只要将需要某条信息的装置连在总线上,就能在同一时间收到该信息。反之,如果总线上的某个节点需要某条信息,它只要发送需要该信息的请求,总线就能提供信息单元对其作出响应。

CAN 总线通信接口集成了 CAN 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和数据链路层等功能。

(三)CAN 总线的优点

CAN 总线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更改软件,数据传输协议的附加功能就可以得到较大

程度的扩展;2.不需改变节点及应用层的软件和硬件即可增加节点;3.明显降低错误发生率,通过控制器连续数据传输、数据比

较以及数据传输协议的保障,错误发生率将会降低到最小程度;4.数据共享,显著减小了传感器和信电缆的数量;5.控制器间数据传输速度更快;6.控制器和控制器的接插件体积更小,更节省空间;

二、CAN 通讯协议定义

(一)CAN 数据传输格式 CAN 以帧的形式进行传输,其标准格式的每一帧数据里包含7个区域,即帧起始、仲裁区、控制区、数据区、CRC 校验、ACK应答区和帧结束。

如图所示:

 

 

其中:起始位,标志数据帧的开始,它由一显性位组成,这显性位用于接收状态下 CAN 控制器的硬同步。

RTR 位,一般由发送者自主向总线送数,但也可以由接收方通过将该位设成隐性电平进行远程请求发送。 DLC 位,标识数据长度。CRC 校验位,采用循环冗余校验。

应答位,通过将发送方应答空隙位上的隐性电平置为主控电平来进行确认。如果主控电平不出现,则发送者判定为发送错误。

结束位,由 7 位隐性电平组成。

2.2、标识符的定义

 

 

优先级指对传感器的优先级类别的识别。节点指对节点的识别。

(二)汽车系统、子系统及总成定义规则

CAN 规范中,数据区共有 8个字节,将汽车的系统、子系统及总成的地址以及传输的数据和加密处理等都在此 8 个字节内完成。定义如下:

 

 

B7、B6 字节为地址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总成进行定义,并包含优先级,其中优先级的表示是以地址码的大小来决定的,地址码越小,其优先级越高。

B5——B2 共 4 个字节(32 位),用于对总成的数据进行定义。采用标准的 32 位定点运算格式。

B1:保留字节。保留一个字节,以备以后扩展用。

B0:加密处理

三、CAN 总线通讯模块电路

CAN 总线通讯模块是整车 CAN 总线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独立于系统的模块化设计,500Kbps 通讯速率,软件兼容整车 CAN 总线通讯协议,可以移植到任何一个节点中去。

 

 

模块由两个芯片及其外围元件组成。内嵌带 CAN 总线管理器的单片机系统和双端口RAM。它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CAN 总线管理器负责 CAN 标准 2.0A 的 CAN 总线数据通讯;

2、数据滤波器;3.本地通讯(包括高速 8 位并口通讯和低速 RS-232 通讯)。

四、结论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子控制系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领域。如果不采用 CAN 总线方式,将无法实现电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协调控制。因此,开发汽车 CAN 总线是现代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为解决使用现有接装纸分离装置生产“视窗烟支”时出现的安装调整难度大、耗时长、稳定性差,烟支接装纸外观质量缺陷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接装纸三级分离和控制装置。通过接装纸初步分离、分离定位控制和最终定位输送装置模块化设计,且...

关键字: 视窗烟支 接装纸 分离 控制

8位单片机在嵌入式设计领域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流选择。尽管嵌入式系统市场日益复杂,8位单片机依然不断发展,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和系统需求。如今,Microchip推出的8位PIC®和AVR®单片机系列,配备了先进的独立...

关键字: 单片机 嵌入式 CPU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程序烧录是连接软件设计与硬件实现的关键环节。当前主流的单片机烧录技术已形成ICP(在电路编程)、ISP(在系统编程)、IAP(在应用编程)三大技术体系,分别对应开发调试、量产烧录、远程升级等不同场景。...

关键字: 单片机 ISP ICP IAP 嵌入式系统开发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看门狗(Watchdog Timer, WDT)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其初始化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本文从硬件架构、软件流程、安全规范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看门狗初始化的最佳实践...

关键字: 单片机 看门狗 嵌入式系统

本文中,小编将对单片机予以介绍,如果你想对它的详细情况有所认识,或者想要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开发板 Keil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字: 单片机 电磁兼容

以下内容中,小编将对单片机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介绍和阐述,希望本文能帮您增进对单片机的了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字: 单片机 复位电路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异常复位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仿真器

单片机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它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中断 boot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