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
[导读]1引言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导致大量谐波电流涌入电网,污染电网,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为了限制总的谐波含量(THD)以提高功率因数,制定了许多标准,如IEC1000?3?2。近年来,如

1引言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导致大量谐波电流涌入电网,污染电网,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为了限制总的谐波含量(THD)以提高功率因数,制定了许多标准,如IEC1000?3?2。近年来,如何提高功率因数成为了电力电子领域研究的热点,提出了许多有源PFC电路[1]~[3]。有两种功率因数校正方案,其一是采用控制输入电流使其接近正弦,这种方案中电路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CCM),通常要求双闭环控制,由于对输入电流、电压及输出电压取样,这种方案比较复杂,成本高,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4]~[5]。另一种方案是采用电压跟随(VoltageFollower)方式[6],电路通常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开关由输出电压误差信号控制,这种PFC方案仅需要一个电压控制环,这种方案相对简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6]~[8]。

本文通过对工作于DCM的普通Cuk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分析,给出了提高其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方案,同时使器件应力得到降低。在传统的CukDC/DC变换器中,两个电感存在依赖关系,即它们同时进入DCM或CCM,通过在电路中加一二极管,改变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于不同的导电模式。因此,在利用电压跟随方法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令输出电感工作于CCM,而输入电感工作于DCM,从而减小了输出电压纹波,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

2工作于DCM的CukAC/DC变换器的功

率因数校正能力

传统的CukAC/DC变换器如图1所示,当其工作于DCM时,其输入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得到,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输入电流iin的平均

图1传统的Cuk变换器

图2输入电流iin的波形

图3改进的VF?PFCCukDC/DC变换器

图4变换器的主要波形

为:=(D+D21)TSVin/L1(1)

由式(1)可以看出,由于D21的存在,与Vin不是线性关系,D21越小,与Vin越接近线性关系,从而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越强。由电感的伏秒平衡可得:

VinDTS=(VC-Vin)D21TS(2)

从而D21=D(3)

从式(3)可以看出,欲减小D21从而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可以通过增加VC得以实现。本文提出经改进的Cuk变换器,通过一开关电容网把储能电容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电容,它们串联充电,并联放电,从而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现分析如下:

在传统的Cuk变换器中,假设电容C上的电压为VC,则其储藏的能量为CVC2/2,现由两个大小为C/2的电容C1、C2储藏相同的能量,设电容C1、C2上的电压均为VCS,则:CVC2=C1VCS2+C2VCS2=CVCS2(4)

从上式可以看出,VCS与VC相等,但电容C1、C2是串联于电路中的,其上的电压之和为2VC,这相当于提高了式(3)中的VC,从而提高了Cuk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

3改进的CukDC/DC变换器

在传统的CukDC/DC变换器中,输入与输出电感具有相互依赖关系,即它们同时进入DCM或CCM。为解除这种依赖关系,在传统的CukDC/DC变换器中引入了一二极管VD0,在所提出的CukDC/DC变换器电路中,用一开关电容网代替储能电容C,从而提高了变换器的性能。图3为所提出的CukDC/DC变换器电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PFC电路。

在讨论新的PFC电路之前,首先分析图3所示的电路,为简化分析,作如下假设:

(1)电路工作进入稳态;

(2)所有元器件是理想的;

(3)开关频率fs远大于输入电压频率f,在每个

开关周期,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4)电容C1、C2、C0足够大,其上的电压保持恒定。

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感L1工作在DCM模式,电感L2工作在CCM模式,其主要的波形如图4所示,这时,电路有三种工作状态,分析如下:

模式1(t0≤t<t1):开关S导通,电源Vin向电感L1充电,电流iL1线形上升,在t1时刻,iL1达到最大值VinDTS/L1;电容C1、C2并联向电感L2,负载电容C0,负载电阻RL提供能量,电流iL2线性上升,在t1时刻,iL2达到最大值(VC-V0)DTS/L2。

模式2(t1≤t<t2):开关S断开,电源Vin和电感L1经二极管VD0向电容C1、C2充电,流过L1的电流iL1线形下降,在t2时刻,iin降为零。电感L2经VD1给负载电容C0,负载电阻RL提供能量,iL2线性下降。 [!--empirenews.page--]

模式3(t2≤t<t0+TS):开关S断开,iL1为零,

图5改进的VF?PFCAC/DC变换器电路

电感L2继续给负载电容C0,负载电阻RL提供能量,iL2线性下降.

当电感L1工作在DCM,电感L2工作在CCM时,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可知电容上的电压为:

VC=(D+D21)Vin/2D21(5)

输出电压为

VO=DVC=(D+D21)DVin/2D21(6)

4改进的VF?PFCCukAC/DC变换器的

电路分析

图5为所提出的VF?PFCCukDC/DC变换器电路,图中LF,CF组成高频滤波网络,由于开关频率远大于输入交流电压频率,可以假设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输入电压保持不变。

定义输入电压为:

vin(t)=|Vpsinωt|(7)

式中:Vp为输入电压的峰值;

ω为输入电压的角频率。

由于在提出的变换器中,要求电感L1工作在DCM,而电感L2工作在CCM,故需知道它们工作在临界状态时的值,现推导如下:

在模式1,流过电感L1的电流iL1可表示为:

iL1(t,t′)=Vpt′|sinωt|/L1(0<t′iL1p(t′,t)=VpDTS|sinωt|/L1(8)

式中:TS为开关周期;

D为开关S的占空比;

t′为时间坐标,其原点为每一个开关周期中开关导通的时刻。

由伏秒平衡原理可得:

VinDTS=(2VC-Vin)(1-D-Δ)TS(9)

由于要求电感L1工作在DCM,只需要保证输入电压vin(t)达到最大值时L1工作在DCM的边界,此时由伏秒平衡原理可得:

VpDTS=(2VC-Vp)(1-D)TS

(VC-VO)DTS=VO(1-D)TS(10)

把式(7)、式(10)代入式(9)可得:(11)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iL1的平均值可表示为:

〈iL1(t)〉=iL1P(t,t′)(1-Δ)/2

=VpDTS(1-Δ)|sinωt|/2L1(12)

把式(9)代入式(10)可得:〈iL1(t)〉=(13)

上式就是改进的VF?PFCCukAC/DC变换器电路的输入电流表达式,在半个输入电压周期电源的输入功率为:(14)

式中:平均输出功率为: [!--empirenews.page--]

Pout=VO2/RL=D2VP2/4RL(1-D)2(15)

假设变换器的效率为η,根据功率平衡原理可得:

ηPin=Pout(16)

即=(17)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输入电感L1工作的临界值为:L1=(18)

下面推导电感L2工作的临界值,由于输出功率

Pout=〈iL2〉VO(19)

电感L2工作在CCM与DCM的临界条件时,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流过电感L2的平均值〈iL2〉为:

〈iL2〉=iL2P/2=(VC-VO)DTS/2L2(20)

图6电路的仿真波形

(a)输入电流iL的波形(b)电流iL1的波形

(c)电流iL2的波形

由式(19)、式(20)可得:

Pout=(VC-VO)DTSVO/2L2

=VP2D2TS/8L2(1-D)(21)由式(15)、式(21)可得电感L2工作的临界值为:L2=(22)

只要电感L1的值小于其临界值,而电感L2的值大于其临界值,则可以保证输入电感L1工作于DCM,从而实现了VF?PFC的功能,而输出电感L2工作于CCM,从而减小了器件的应力和输出电流纹波。

5仿真结果

设计要求如下:输入电压vin(t)=110sinωt,电源频率f=50Hz,输出电压VO=127V,输出功率PO=200W(RL=80Ω),开关频率fs=100kHz。仿真所选的参数为:输入电压vin(t)=110sinωt,其频率f=50Hz,输入电感L1=100μH,输出电感L2=1000μH,开关频率fs=100kHz,开关的占空比D=0.45。仿真的波形如图6所示。图6(a)为输入电流iL(t)的波形,由图可见,输入电流的包络线近似为正弦波,仿真得到的输入电流功率因数为0.995。图6(b)为电感L1上的电流iL1的波形,电感L1工作在DCM。电感L2工作于CCM,流过L2的电流波形如图6(c)所示。

6结语

在传统的CukDC/DC变换器中引入一个二极管,改变了其输入与输出电感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对输入电感工作于DCM的Cuk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分析,用一开关电容网代替原单个储能电容,从而提高了其功率因数校正能力。通过对所提的VF?PFCCukAC/DC变换器的分析,找出了输入与输出电感工作的临界值。在所提出的变换器中,输入电感L1工作于DCM,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输出电感L2工作于CCM,从而减小了器件应力和输出电流、电压纹波。MATLAB仿真与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电力电子设备中,低电压启动能力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在电网波动频繁的工业场景或偏远地区,电源设备需在85VAC至265VAC的宽输入范围内稳定启动。这一需求对输入电容容量设计、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策...

关键字: PFC 低电压

中国上海,2025年7月22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推出新的参考设计“REF67004”,该设计可通过单个微控制器控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源和工业设备电源中的两种转换器——电流...

关键字: 电源 PFC 转换器

现代数据中心功率需求激增,48V母线架构逐渐取代传统12V系统,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可靠保护成为行业核心挑战。德州仪器全新电源管理芯片TPS1685和氮化镓(GaN)器件LMG3650,为AI数据中心提供智能、可靠的电源...

关键字: TI TPS1685 LMG3650 PFC LLC 48V

PFC就是功率因数校正的意思,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

关键字: PFC 开关电源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还能降低运行成本。高功率因数(PF)意味着电力设备的输入电流...

关键字: Boost 扑结构 PFC

在电力系统中,这些谐波可能会导致电话传输干扰和导体老化等问题。因此,控制总THD非常重要。较低的 THD 意味着较低的峰值电流、较少的发热、较低的电磁辐射以及较低的电机铁芯损耗。

关键字: PFC THD

相信很少有朋友关心PFC功率矫正电路中电感之后的那个二极管,但是从事电路设计多年的高手一定能够看出此二极管的作用。实际上,此二极管的作用在电路中非常重要,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感自感产生反向电流,对电路造成破坏。

关键字: PFC 电感

在电力电子领域,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手段。而在PFC电路中,电感作为关键元件,其周期内的上升与下降电流关系对于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关键字: 功率因数校正 PFC 电感

在现代照明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PFC)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节能意识的提升和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PFC在照明电路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关键字: 照明技术 功率因数校正 PFC

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PFC)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用于改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其中,主动式PFC和被动式PFC是两种主要的实现方式。

关键字: 功率因数校正 电力系统 PFC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