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数字电源
[导读]日厂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多数认为50mm厚的液晶电视不具吸引力,而30mm的产品则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为了生产出有吸引力的产品,侧光式白光LED将从NB转向LCD TV。一般认为侧光式LED大多应用在Portable装置的显示器或

日厂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多数认为50mm厚的液晶电视不具吸引力,而30mm的产品则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为了生产出有吸引力的产品,侧光式白光LED将从NB转向LCD TV

一般认为侧光式LED大多应用在Portable装置的显示器或是笔记型电脑(NB)用背光,现因TFT LCD相关业者纷纷朝向超薄型LCD TV/面板设计,而侧光式白光LED背光较侧光式冷阴极灯管(CCFL)与RGB LED、及直下式CCFL与LED更具此项优势,因此相关应用渐受到瞩目。

侧光式白光LED  背光模组设计中厚度最薄者

日立制作所将为全球第1家上市超薄型LCD TV的厂商,其将于2007年12月开始销售32吋、厚度仅为35mm的LCD TV,该机种采用CCFL背光,售价为23万日圆(约2,116美元)。

日立制作所于近日针对60名受访者作有关“对于LCD TV厚度50mm及30mm偏好”的问卷调查,其中,仅1.6%受访者认为50mm厚度的LCD TV具有吸引力,相对的,高达55.6%受访者表示30mm LCD TV具有吸引力,显示超薄型LCD TV为未来TV的设计趋势之一。

CCFL因具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故在超薄型LCD TV中是优先被采用及上市的背光源,然若单以“厚度”而言,LED背光又较CCFL更具“超薄”优势。

近日各厂商发表的超薄型TV用LCD面板中,以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于10月下旬所展示的40吋LCD面板最薄,其使用侧光式白光LED背光源,预计2008年中期开始量产,三星电子推出时程虽较日立制作所晚半年以上,然厚度却可与OLED TV匹敌(Sony 27吋OLED TV厚度为9mm)。

虽Sony近日上市OLED TV尺寸仅11吋,然未来OLED尺寸将向上发展至40吋等级。以三星 SDI对于未来OLED尺寸规划蓝图为例,其将于2010年量产42吋OLED面板,故LCD阵营若要在超薄型TV厚度上能与OLED TV更加贴近,则需优先考虑将侧光式LED背光导入于TV用LCD面板。

侧光式白光LED   省电又省空间

LCD TV若要作薄,其中有2个主要决定因素,分别为背光模组与电源基板厚度,然因背光模组整个面积与LCD面板相似,而电源基板仅占LCD TV部分面积,换句话说,LCD TV最薄部分的厚度,与背光模组有很大的关系。

侧光式LED应用在TV用LCD背光模组,其厚度皆较CCFL型直下式及侧光式、及LED直下式还薄,以三星电子40吋、厚度10mm TV用LCD面板而言,其背光模组厚度仅约5mm。

为何采直下式设计的背光模组,其厚度不易减少?原因是若光源(不论是CCFL或LED)太接近上方光学膜,则易产生Mura(光不均匀)情形,所以背光源与光学膜间需维持一定距离;又若采用RGB LED为直下式背光源,则需更长的混光空间。

以侧光式CCFL型背光模组而言,因CCFL灯管直径较LED封装后的厚度还高,故侧光式LED背光的LCD面板厚度能作到比CCFL侧光型还薄。

虽侧光式RGB LED与白光LED型的背光模组厚度皆可作到非常薄,然超薄型LCD TV亦走向低耗电量设计,其中,白光LED光源较能配合耗电较低的要求,原因是白光LED发光效率较RGB LED佳,故在同尺寸如40吋等级TV用LCD面板中,后者使用颗数及耗电量较前者高出1倍左右。

侧光式白光LED背光应用在LCD TV缺点

虽上述提到侧光式白光LED应用在LCD TV背光优点,然亦不可忽视该设计所存在些许问题,例如无法作到区域控制、使用颗数及耗电量反较直下式白光LED高、导光板开发等问题。

直下式LED背光(不论是RGB或白光LED)最大优势之一是,因LED为点光源,故可作到区域控制,该特性使得LCD TV画面亮度可分区调整明暗、动态对比值大幅提升至数10万比1以上、耗电量可较CCFL背光源低、动态影像画质较佳等,上述是CCFL背光源难以作到的功能。

然侧光式LED因是由点光源组成线光源,而非由点光源分布至TV用LCD面板整个面积,故无法作到区域控制功能,因此对动态对比值及动态影像画质提升没有帮助;再者,侧光式LED为使光能均匀分布至整片TV用LCD面板,因此光密度及光通量要求高,故在同尺寸下,侧光式白光LED使用颗数反较直下式白光LED稍多;另外,因侧光式LED光源处在全亮状态,故耗电量较区域控制的直下式LED背光高。

超薄型导光板目前应用在LED背光NB成本仍高,若要作到40吋以上大面积将是一项挑战,不仅要防止超薄型导光板大面积碎裂问题,如何将侧光源均匀分布至另一端,导光板上微结构设计亦为考验。

因各背光源在TV用LCD背光各个不同优势,且在不同要求或设计中互有抵换关系,如要求较佳演色性,则采用RGB LED背光源,然成本与耗电量最高;若仅考量成本因素,则CCFL则为近几年内最佳选择;同样的,若仅考量薄度问题,则侧光式白光LED为超薄型LCD TV最佳设计,然需犠牲直下式LED背光源区域控制的特性。为提供消费者对LCD TV多样化选择,虽没有一个背光源能满足所有设计,但至少侧光式白光LED由以往只在可携式产品的显示器应用,逐渐在LCD TV用背光崭露头角。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