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pc机串行口为标准的rs232c接口,最大通信距离仅为15 m,无法适用于远距离的监测。选用rs485串行接口标准可实现管理微机远距离对下位机进行通信管理。串口通信采用rs485协议

pc机串行口为标准的rs232c接口,最大通信距离仅为15 m,无法适用于远距离的监测。选用rs485串行接口标准可实现管理微机远距离对下位机进行通信管理。串口通信采用rs485协议进行,其传输距离较长。适用于从光伏发电设备到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rs485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 m,最大传输速率为10 mb/s,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成反比。

采用rs485通信时,需要解决2个问题。stc89c51本身具有全双工串行口.但进行rs485通信时需要电平转换:pc机串行1:1为标准的rs232c接口,通信时需要将rs485接口的逻辑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rs485通信的电平转换芯片有全双工的和半双工的,为了便于软件开发,本次设计采用全双工芯片max488。

如图3所示,电平转换电路采用max488全双工集成芯片,使用时将单片机的串行收发端接人rs488的发收端。为保持通信信号的稳定,一般会在max488加上、下拉电阻。上拉电阻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同理,下拉电阻将不确定的信号嵌位在低电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存在反射信号和环境等各种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通讯波特率比较高的时候,在线路上加上、下拉偏置电阻是非常必要的。上、下拉电阻可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同时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就是电阻匹配,可有效地抑制反射波干扰。

 


图3 rs485电平转换电路

rs485转 rs232接口电路主要包括了电源、rs232电平转换、rs485电路3部分。本电路的rs232电平转换电路采用了max232集成电路,rs485电路采用了max488集成电路。为使用方便,电源部分设计成无源方式,整个电路的供电直接从pc机的rs232接口中的dtr(4脚)和rts(7脚)获取。pc串口每根线可以提供大约9 ma的电流,因此2根线提供的电流足够满足这个电路的使用要求。使用本电路需注意pc程序必须使串口的dtr和rts输出高电平,经过d3稳压后得到vcc,经过实际测试,vcc电压大约在4.7 v左右。其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rs485转rs232接口电路

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和rs485通信的光伏发电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电参数和环境参数并统计发电量信息。该系统由单片机和传感器采集光伏发电系统的各类相关参数。并采用rs485协议与pc机通信。上位机通过labview提 供的标准i/o应用程序接口visa实时获取单片机传递的数据信息,数据经上住机监测软件 处理后通过监测界面图形化显示。该监测系统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廉、数据传输稳定 、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可视化的监测界面。经测试系统可实时监测到各类参数的变化情况, 可有针对性地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维护进而提高光伏运行效率。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各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诸多的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光伏产业是最有潜力的新能源之一。进行光伏发电时,对光伏电站发电状态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单块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压较低,一般在几十伏左右,所以通常采用多块光伏组件相互串联。然后各个组串相互并联从而形成光伏阵列。在发电过程中,光伏阵列的局部故障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输出电压或功率下降.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和运行效率。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应对光伏阵列进行状态监测,以便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从而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据此,本文基于rs485通信和 labvlew软件平台研发了一套光伏电站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视化的监测界面,可实时显示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状态,并可供用户查询历史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1 系统结构及原理

图1为系统总体结构框图。pc机主要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和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等发电信息进行监控、统计及显示。单片机、a/d转换和传感器构成一个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将环境参数和发电信息采集过来,通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数据处理后缓存并发送。单片机与pc机之间采用rs485转rs232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pc机将接受到的数据处理后保存并及时显示,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各类参数的实时监测。

 


图1 系统原理框图

2 硬件电路设计

本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2方面: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数据采集部分将所需数据采集处理后,通过单片机发送至上位机:通信部分在硬件上主要是电平的转换和与上位机通信时接口处理。

系统处理器采用stc89c51芯片,该芯片具有8 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1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

2.1 数据采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采集电流、电压、温度、照度4类数据。利用模数转换芯片将传感器采集回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模数转换芯片采用adc0809,它是8位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包括1个8位的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1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用它可直接将8个单端模拟信号输入,分时进行a/d转换。本系统中只需要应用其中的4个通道,分别对有传感器采集回来的电流、电压、温度、照度4个模拟信号进行转换 。然后由51单片机进行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完成对模拟信号的采集。[!--empirenews.page--]

由于adc0809芯片内部没有时钟脉冲源, 可利用单片机89c51提供的地址锁存控制输入信号ale经d触发器四分频后,作为adc0809的时钟输入。当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的输出作为外部锁存地址的低字节的控制信号:当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端以1/6的时钟振荡频率固定地输出正脉冲,可取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为12 mhz。则ale端输出的频率为2 mhz。再经四分频后为500khz,符合adc0809对时钟的要求。

如图2所示。adc0809内部设有地址锁存器,通道地址由p2口的低3位直接与adc0809的a、b、c相连,通道基本地址为0000h~0007h。模拟量由adc0809的in0~in7输入.数字量由adc0809的do~d7输出并接到单片机i/o口的p0口,adc0809其他引脚如:start、oe、ale、a、b、c等直接接到单片机的p2口。最后adc0809的结束信号端口直接接到单片机的p2.7口。

 


图2 adc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 软件设计

3.1 单片机程序设计

下位机程序完成a/d转换和通信收发的功能,串口接收采用中断方式.为方便上位机识别数据以及减少错误率,发送时加上前后校验码。照度、温度、电压、电流4类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前后校验码。在主程序中,a/d转换完成后,将数据处理后并储存,紧接着查看上位机发送回来的信息,将指定类型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3.2 上位机程序设计

上位机主要是完成3项任务:与下位机的通信;将下位机发送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存储:设计一个显示界面。把数据变化情况以图表形式显示出来。

程序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进行编写,labview是当下最流行的图形化编程开发软件,利用它可以大量使用图表、菜单、图形等可视化工具,使系统具有丰富、灵活的画面和图表显示功能。

labview通过visa与串行接口仪器通信。visa是应用于仪器编程的标准i/o应用程序接口(api),它本身并不具有仪器编程能力,而是为用户提供了一套独立的可方便调用的标准i/o底层函数。利用hbview中的visa函数,可实现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通过labview平台内丰富的底层函数,可进行高速精确的数据处理。其设计分为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而后面板就是支撑系统运行的程序,并且采用图形化的编程,数据的传输通过各函数之间的连线实现。

在前面板设立5个波形图表控件,分别用于显示照度、温度、电流、电压、功率5类数据信息的实时变化情况,若干数值显示控件用于显示各数据的平均值及发电量总值。

后面板串口通信利用labview中的visa配置串口函数、visa写入函数、visa读取函数可完成对串口的配置及串口收发。visa关闭函数用于关闭visa资源名称指定的串口会话句柄或事件对象。是一个串口接收和发送的子vi,上位机可以向单片机发送命令及接受单片机发送回来的 数据。

主程序采用平铺式顺序结构,先利用子vi生成5个电子表格文件以保存当天的数据,然后在循环结构下,调用串口收发子vi为每类数据分别发送获取指令,让下位机把相应数据发送过来。接收数据后,比对前后校验码,若有误则重新发送,若正确则获取数据码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将数据还原、存人相应表格文件以及送人波形图表控件进行显示。

此外。设计子vi从各电子表格文件中获取储存的累计数据.则可计算各类数据的平均值以及总发电量,便可得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信息。在labview中可自行设立用户菜单,程序运行时操作用户菜单,可方便用户设置串vi参数及查看历史数据。

4 结语

经系统实际运行测试。系统可稳定地监测到各类参数的变化情况。各类参数的平均值和总发电量通过储存的累计数据得到,并通过控件显示。整个系统可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统计、显示等功能,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测目的。将系统运用到光伏发电领域中,能够供电站工作人员实时了解电站的环境情况及发电信息,还可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监测界面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电站运行故障。以实现系统检修及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提高光伏运行效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电子电路中,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承受能力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电路稳定性。准确测试纹波电流不仅能验证电容性能是否达标,也是电路设计可靠性验证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测试原理、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到数据解读,全面介绍电解电容纹波电流...

关键字: 电解电容 纹波电流 电路设计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中,稳压芯片是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关键组件。然而,当我们将两个输出电压不同的稳压芯片的输出脚连接在一起时,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现象和潜在风险。这一操作不仅违反了常规的电路设计原则,还可能对电路系统造成...

关键字: 稳压 芯片 电路设计

在当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迈进,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变得愈发复杂和精密。过孔,作为 PCB 中连接不同层线路的关键元件,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已成为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 印刷电路板 电路设计 信号

PSRAM,作为一种融合了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高密度特性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易用性的存储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结构上看,PSRAM 内部主要由 DRAM 存储单元负责数据存储,SRAM 接口电路...

关键字: 存储器 接口电路 控制电路

IIC(Inter IC Bus)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同步半双工通信协议。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高多层电路板设计变得越来越普遍。在高多层电路板中实现可靠的IIC通信,需要综合考虑布线策略、电源设计、...

关键字: 电路板 电路设计

在现代高速、高密度的电路设计领域,电路完整性是确保电子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要素。回路电感作为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电路完整性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到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回路电感在其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关键字: 电子系统 回路电感 电路设计

在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协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连接着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变速器控制单元、制动系统控制单...

关键字: 车规级CAN总线 电路设计

串联一个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的特性,实现了最简单可靠的低成本防反接功能电路。这种低成本方案一般在小电流的场合,类似小玩具等。

关键字: 电路设计 串联

USB 2.0接口以其高速率等优点渐有取代传统ISA及PCI数据总线的趋势,热插拔特性也使其成为各种PC外设的首选接口。

关键字: 数据采集 电路设计

Finishing 终饰、终修指各种制成品在外观上的最后修饰或修整工作,使产品更具美观、保护,及质感的目的。Metal Finishing特指金属零件或制品,其外表上为加强防蚀功能及观而特别加做的处理层而言,如各种电镀层...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