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摘 要: 常规PID的控制,不但其参数难以整定,而且还依赖于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适应性较差,对复杂过程不能保证其控制精度。根据反应釜温度时间滞后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过程的控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并介绍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算法,对经典PID参数选取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算法相比,该控制方法可实现有效的控制,具有实现简单、控制效果好的特点。
关键词: 常规PID;BP神经网络;仿真

常规PID控制算法对于大部分工业过程的被控对象控制效果良好[1,2],但是对于反应釜温度的时间滞后问题,PID控制算法在控制温度跟踪变化曲线时存在振荡和精度低的缺点。近年来,神经网络控制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控制界的关注。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具有超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因此用神经元网络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控制性能[3,4]。为了克服反应釜温度的时间滞后问题,本文结合BP神经网络控制策略,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反应釜温度能自动跟随给定的温度曲线,满足工艺要求。
1 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反应釜按反应的特性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一般来说,聚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裂变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釜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如图1所示的四个阶段[5]。
图1中恒温段是反映工艺的关键阶段,对于产品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恒温段的控制精度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实际反应过程中常伴有强烈的放热效应,使反应温度有所变化。针对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特点,本文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功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品质,在对象参数变化的情况下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
本文采用的是三层BP网络,其结构如图2所示[6],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取4,分别对应于输入r、输出y、误差e和单位1,隐含层神经元为5个,输出层神经元分别对应PID控制器的3个可调参数kp、ki、kd。系统运行过程中,神经网络根据系统的状态,通过加权系数调整,使神经网络的输出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律下的PID控制器参数[7]。


按照梯度下降法修正网络的权系数,并附加一个使搜索快速收敛全局极小的惯性项,修正公式为:

3 仿真研究
本文设计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结构如图3所示。

针对反应釜的特性,为了使结果具有代表性,取被控对象时变参数的非线性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为:

在第100个采样时刻,控制器加外部干扰0.20时,仿真结果分别如图6、图7所示。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与传统PID算法相比,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的超调量几乎为0,稳定速度快,而且能够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自动调整PID控制参数。当在第100个采样时刻时控制器加外部干扰0.20时,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中的PID参数随之进行了调整,从而在系统受到外部干扰时影响很小,很快再次达到稳定。
由于反应釜过程的时变、非线性等特点,本文结合神经网络超强的自学习和非线性逼近能力,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此算法可保证系统输出响应快、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控制精度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内部参数变化和抗外部干扰的能力。通过对反应釜温度仿真实验控制,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可知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的PID算法。本文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系统的预估﹑预控等其他算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晓鸣,杨煜普,厉隽怿.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第三讲.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5,22(5):53-56.
[2] 戴晓珑,孙一康.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概况[J].冶金自动化,1994,18(2):3-7.
[3] 李少远,王群仙,刘浩,等.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应用[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16(4):85-89.
[4] 朱仲邃.分段积分的PID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5,12(1):31-32.
[5] 于飞,刘喜梅,刘川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系统[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6,17(2):185-189.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