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DSP处理模块、CPLD接口模块和ADC阵列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透过这样一个结构,DSP可以在未知ADC的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定时地以访问外设的方式来获得总共32个通道的模/数转换后的数据。

在IC卡公用电话系统中,在线式公用电话由于其具有保密性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这种公用电话系统被置于终端和交换机之间,对两者的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以及其它的运算,来完成诸如卡验证、终端维护、多媒体信号传输等工作。与软件无线电相类似,这种系统的硬件平台通用性很强,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将由专门的芯片来承担,所以这种系统可以兼容目前在电话线上应用的各种调制解调方法,也可以适应未来出现的其它调制解调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要实现这样一个系统,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DSP芯片的利用率,在这个系统中,一片DSP要承担16个通道的运算。从数据采集的角度来说,由于通道同时对应着终端和交换机两端,故DSP需要高速采集32个通道的数据。另外,高速ADC的出现和DSP性能的不断提高也对系统将来的升级提出了要求。所以对数据采集部分来说,高速、可扩展性是两具非常重要的指标。实现的系统就是以这两个指标为指导的。

目前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一般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法:一是直接采用高速的多通道模/数转换芯片,这些芯片有专门设计的与DSP接口的部分,但是这些芯片一般价格都非常昂贵;二是直接用FPGA完成整个的采集过程,这将耗费FPGA巨大的资源;三是DSP和模/数转换芯片的地址以及数据总线直接相接,通过单片机控制转换等过程,这种方法虽然便宜,但是可扩展性太差。综上所述,提出一种通过CPLD实现接口,将模拟转换通道映射到DSP的I/O设备空间甚至内存空间的方法。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DSP可以访问的外设数目;同时由于DSP不直接与模/数转换模块接口,所以ADC芯片的升级或者替代都不会影响原来的数据采集;而且采用了时分复用方式读取转换完成的数据,因此这个系统数据采集速率可以达到所采用的ADC芯片输出的最高速率。

DSP虽然在算法处理上功能很强大,但其控制功能是非常弱的;而CPLD本身并不具有内部寄存器,虽然可以用CPLD的逻辑块来实现寄存器,但是这将耗费大量的CPLD资源。然而,CPLD的强项在于时序和逻辑控制。本文介绍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DSP和CPLD的优点,将多个A/D转换单元通过CPLD映射到DSP的I/O地址空间,利用CPLD屏蔽A/D转换的初始化以及读写操作过程,使得DSP可以透过CPLD这个"黑匣子"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

1 数据采集系统框架

整个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DSP处理模块、CPLD接口模块和ADC阵列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透过这样一个结构,DSP可以在未知ADC的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定时地以访问外设的方式来获得总共32个通道的模/数转换后的数据。

这样的系统框图只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功能,至于数据的处理以及DSP需要完成的其它功能,此图并未涉及。但对于一个DSP系统来说,数据采集在硬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也符合DSP芯片应用的原则:用软件完成大部分的数字处理算法。

2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2.1 ADC阵列的实现

此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完成32路信号的采样,并且要求每路的采样率为50kHz。所以,这样一个系统达到的整体采样率为32×50k=1.6MHz。

在模/数转换环节,采用的A/D芯片一片一次可以同时完成4路转换。为了达到设计目标,需要8片这样的芯片。但是,如果直接将8片模/数转换芯片的数据总线全部连接起来输入到CPLD中或者将CPLD出来的某条控制信号线直接连接到8片芯片上,那么在驱上就会出现总是。基于此种考虑,此系统将8片芯片分成两组,每组4片,然后从CPLD中引出两组数据总线以及两级控制总线分别对它们实现控制。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芯片的驱动问题。图2就是其中一组芯片的连接架构图。

从这个架构图可以看出,这4片A/D转换芯片除了片选控制信号以外,其它的数据总线以及控制总线全部是分别连在一起的。将片选控制与其它控制分开的原因在于:芯片的初始化以及转换过程需要同时完成,但是转换后数据的输出则分则完成。 要实现这样的控制时序,各个阶段对芯片的片选控制如下:在初始化阶段,所以A/D芯片的片选信号有效,此时可以对每片芯片写入相同的模式选择信号,同时启动采样脉冲和转换脉冲;在转换阶段,所有片选信号全部无效,此时芯片本身在内部完成模/数转换,同时将转换完成的数据放置在芯片内部的寄存器中;在数据输出阶段,首先是第一片芯片的片选有效,此时若有一个脉冲下降沿到A/D芯片的RD端口,则芯片1的转换完成,第一路数据将浮出到数据总线上,而其它芯片由于片选信号无效,虽然有RD输入也不会有数据输出,不会造成总线冲突。对于芯片1而言,接下来的几个RD脉冲可以分别使得转换完成后的几路数据浮现在数据总线上。芯片1的数据全部输出完成后,片选1无效,此时可使芯片2的片选信号有效。依此类推,就可以完成4片芯片的转换及数据输出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随着在线会议、直播和游戏语音交流的普及,高质量的音频输入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边缘AI和智能音频专家XMOS携手其全球首家增值分销商飞腾云科技,利用其集边缘AI、DSP、MCU和灵活I/O于一颗芯片的xcore处理器...

关键字: AI DSP MCU

2025年8月14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诠鼎推出基于新突思(Synaptics)SL1680嵌入式处理器的AI疲劳驾驶检测方案。

关键字: AI 嵌入式处理器 Type-C

多DSP集群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通信拓扑的优化直接决定任务调度效率与系统吞吐量。RapidIO与SRIO作为嵌入式领域的主流互连协议,其带宽利用率差异与QoS配置策略对集群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以无线基站、雷达阵列等典型应...

关键字: DSP 通信拓扑优化

随着5G网络普及与物联网设备爆发式增长,边缘计算正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部署。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边缘数据量将占总体数据量的50%,这对边缘节点的实时处理能力提出严苛要求。在此背景下,AI加速器的DSP化趋势与可重...

关键字: AI加速器 DSP

在工业控制领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实时控制能力和可靠性。德州仪器(TI)的C2000系列芯片凭借其卓越的采样、控制和功率管理能力,长期以来在全球工业控制市场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广泛应用于能源、电...

关键字: TI C2000 DSP 格见半导体 芯来 RISC-V 工控

2025年7月16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电子元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持续供货Texas Instruments (TI) 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一家授权...

关键字: 线性稳压器 栅极驱动器 DSP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5G通信网络以及云计算等领域对高速光通信的需求愈发迫切。800G光模块作为高速光通信的关键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数字信号处理(DS...

关键字: 800G DSP PAM4均衡算法

以氢燃料电池空压机为研究对象 ,开发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 ,采用传统的IGBT主功率器件 ,且为两电平主回 路结构形式 ,通过改进的V/F控制算法 ,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控制器能...

关键字: 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V/F控制 DSP

医疗设备智能化进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核心计算单元,承担着实时处理生物电信号、医学影像等敏感数据的重任。然而,随着医疗设备与网络互联的深化,数据泄露风险显著增加。美国《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明确...

关键字: 医疗设备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实时信号处理的核心器件,其架构设计直接决定了运算效率与功耗表现。自20世纪70年代DSP理论诞生以来,其硬件架构经历了从冯·诺依曼结构到哈佛结构的演进,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时性、并行性与存储带宽...

关键字: DSP 冯·诺依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