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现在对于大型的数据中心来讲还有一种应用方式就是针对个人用户,以及在企业内部用户级数据的管理。我们知道电信的数据机房里面,我们的存储设备我们的服务器是为专用的设备

现在对于大型的数据中心来讲还有一种应用方式就是针对个人用户,以及在企业内部用户级数据的管理。

我们知道电信的数据机房里面,我们的存储设备我们的服务器是为专用的设备进行使用的,很少有针对个人用户来进行服务的一些系统。

随着我们个人级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PC数量的不断增加,随着个人PC上或者工作机上资料的不断增加,如何对个人电脑中数据进行备份以及数据保护,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现在经过一个统计,大约65%的用户是完全没有办法或者对自己电脑中数据进行备份和容灾,只有20%通过简单的备份方式比如刻录光盘或者通过移动硬盘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数据备份。另外一部分就是由少量的用户通过专业的备份软件和服务器一样进行备份。

那么这种备份对于我们来讲:一,花费的精力和前期的投入非常多。二,效果并不好,它只能实现备份,无法实现远程数据的容灾。同时,这也是我们现有备份的情况,可是在我们具体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有大量的机率会引起个人数据的丢失,比如说人为的错误、硬件故障、软件病毒等引起个人数据的丢失。

"云存储"可以解决我们目前现在个人用户电脑资料丢失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它是基于一种网络化的数据集中管理和备份的一种方式,在web2.0技术不断更新,随着网络特别是我们的互联网个人可用带宽不同的增加,我们可以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对个人电脑当中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网络化的管理和监控。

在这个系统里面通过"云存储"实现网络的接入,不管在我们公司内部还是出差在外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者通过公司内部的专用网络实时与数据进行接入,访问数据。另外我们个人电脑里面如果数据存在,全部是一个信息的孤岛,通过信息存储将公司内部所有人员的重要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经常听到研发团队的领导抱怨说,我的单位里面又有一个高级的开发人员走了,但是他手里有很多没有做完的工作,或者已经做的工作里面有很多重要的数据不愿意交出来,因为他的数据在单独的PC里面,通过个人的备份或者把重要的数据删除,这对于企业、开发者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损失。

如果我们对这些重要的数据,在前期的时候就将所有的重要数据统一存储在数据机房大容量设备里面,实现统一管理,就可以完全避免这样的情况。

还有一些应用,我们有一个案例里面针对一个研究院里面的,大量的人员经常出差,他们是一个设计院里面会有很多的重要资料,曾经发生过多次设计员出差笔记本丢了,里面重要的数据没有了。如果我们有"云存储"所有的资料都保存在集中存储里面,个人带的笔记本里面只放普通的资料,这样即使移动PC或者电脑丢失的话造成的影响也会非常小。

这是"云存储"的一些功能,实际上它更多功能还包括海量的容量空间管理,随意读取,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都可以访问其中的存储数据、动态的容量扩张、统一管理以及自动的备份,我们可以通过备份方式进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还有一个对于一些研发人员、对于一些前期设计人员,比如说写方案的人员,我们经常会用到不同的版本,"云存储"可以实现这种基于版本的备份。

UIT一个存储价值核心是采用Wbbdisk的软件打造"云存储"的服务,这个系统非常简单,基于存储的一个平台,通过数据,通过wbe服务器进行存储,服务器端和存储端根据需要自动灵活进行数量和性能的扩展,可以支持多平台的兼容,服务器端实现集群的扩展以及管理的方式。那么在技术方面支持P2P的传输,特别在音视频文件的时候,P2P可以节约带宽方便系统的使用。

对于大的一些企业级内部很多的一些工作用PC,它的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将几百台甚至上千台服务器通过很小的容量就完全备份下来。

还可以通过数据加密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任何人员通过在服务器端是无法访问的,同时即使通过一些非法的方式获得这个数据的话,他也是无法直接打开的。

"云存储"对于我们数据中心来讲有三种应用模式,一种应用模式就是对于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来说,可以通过webDisk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所有PC或者所有个人数据的集中管理备份。

另外就是对于一些电信大的数据机房来说或者对于银行系统来讲,可以通过云存储通过WebDisk大的容量,针对不同类型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购买空间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备份或者远程的管理共享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针对互联网的应用,在一些大的网站数据机房里面我们可以通过WebDisk和"云存储" 建立在线类似于网络硬盘或者在线备份的方式。

这三种应用方式对于客户端来讲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可以通过Web虚拟文件夹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软件客户端的方式进行使用,满足数据的上传、下载、在线的点播,可以通过软件的客户端实现核心、重要数据的集中备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天津2025年9月11日 /美通社/ --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达 415 太瓦时,占全球总用电量的 1.5%,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945 太瓦时,近乎翻番,...

关键字: 模型 AI 数据中心 BSP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为现代服务器和计算机添加显卡和网卡等关键外设的首选总线,也是推动生成式AI、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及其他许多领域发展的重要硬...

关键字: 生成式AI 数据中心 服务器

从电动出行到绿色算力,以全领域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AI 数据中心 电源

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主办的“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将于9月9日至11日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将以“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为题,齐聚算力产业头部玩家共话行业未来。全球居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

关键字: 数据中心

以高效节能方案绘制AI算力绿色未来 上海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台达受邀出席"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全方位分享台达在智算领域的前沿洞见与绿色解决方...

关键字: AI 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 BSP

2025年9月2日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Amphenol LTW的SnapQD液冷连接器。SnapQD连接...

关键字: 连接器 半导体 数据中心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数据中心生态,供电系统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据国际能源署(IEA),2023至2030年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

关键字: 英飞凌 AI服务器 数据中心 BBU 800V OptiMOS 垂直供电 VPD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开启了高密度计算需求的新时代,而传统电源架构逐渐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发展。为更好地响应此类需求,Analog Devices, Inc. (ADI)推出创新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下一代800 VDC架...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电源架构

【2025年8月28日,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关键字: 数据中心 电源 AI

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开启了高密度计算需求的新时代,而传统电源架构逐渐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发展。为更好地响应此类需求,Analog Devices, Inc. (ADI)推出创...

关键字: ADI VDC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