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教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已不仅仅扮演代步工具的角色,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生活色彩。汽车的安全与防盗也变得非常重要。

遥控钥匙(RKE)的为人们带来了很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了人们对便利性及舒适性的要求,但由于其射频单向通讯的技术限制,在安全性上有其自身的不足。恩智浦半导体(以下简称NXP)适时推出的集成方案(Combi)把引擎防盗和遥控钥匙合二为一,用一颗芯片来实现,既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又降低了整个钥匙的成本,逐渐替代独立的遥控钥匙成为欧美日市场上的主流方案。当然,在射频通讯上其依然保留单向通讯,安全性并没有本质的提高。



2003,NXP推出了无钥匙系统(PKE或称PEPS),彻底改变了汽车安防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给用户带来了全新舒适与便利的体验:车主在整个驾车过程中都完全不需要使用钥匙,只需要随身携带。当车主进入车子附近的有效范围时,车子会自动检测钥匙并进行身份识别,如成功会相应的打开车门或后备箱;当车主进入车内,只需要按引擎启动按钮,车子会自动检测钥匙的位置,判断钥匙是否在车内,是否在主驾位置,如成功则发动引擎。千万不要小瞧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它在简化你的生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无钥匙系统绝不仅仅是带来了舒适与方便,其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了本质的提高,通过低频和射频的双向通讯,汽车与钥匙之间可以完成复杂的双向身份认证,在安全性方面与引擎防盗类似,要远好于传统的遥控钥匙。从2003年少量高端车型成功量产无钥匙系统开始,全球市场用了两到三年的时间推广普及这一技术,目前,几乎全球每一个主流车厂都有应用NXP的无钥匙产品,覆盖中高端的车型,甚至是低端车型。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技术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如图二所示,无钥匙系统共需要检测判断三种区域:灰色的车外区域,淡粉色的车内区域以及灰白色的主驾位置。其中灰色的阴影区包括三部分,分别表示主驾,副驾,后备箱的车门控制的有效区域,当车主带着钥匙进入这一位置时,车子跟钥匙间就可以建立起有效通讯,通过低频信号的场强检测,车子可以判断出钥匙的相应位置,由此决定打开对应的车门。淡粉色的车内区域是整个PKE系统设计的难点,要精确的判断钥匙是否在车内,来决定车门状态以及发动机是否可以启动。在一些高端车型的设计中还会检测灰白色的主驾区域,钥匙是否有效,主驾位置是否有人,避免诸如儿童误操作导致的引擎启动;另外还可能包括后备箱内区域的检测,为防止钥匙被误锁入后备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无钥匙系统中,区域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区别于以往各种汽车安防产品的技术,因而区域检测的精度就成为衡量一个无钥匙系统好坏的重要参数。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相应技术,其一是通过调节低频信号灵敏度强弱进而根据通讯是否稳定进行模糊判断,其精度有限但实现方便;其二是基于接收低频信号的强度检测来判断,即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根据低频信号的大小来计算钥匙与车内低频天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多根低频天线交叉覆盖范围,精确定位钥匙的具体位置。

NXP的产品全部采用第二种技术。为达到理想的性能参数,NXP提供了最小2.5mV的三维低频接受前端的信号灵敏度,而典型的灵敏度值可以达到1mV。不同于其他解决方案的逐次逼近式(SuccessiveApproximation)ADC,NXP采用12位的Sigma-Delta(Σ-Δ)ADC,通过多点采样平均来消除噪声干扰,目前已经实现的最好的车内车外检测精度高达2cm。目前,车厂通常要求的车内车外检测精度为5~10cm。

无钥匙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三所示,左侧为汽车端,包括主控制器(BodyControlUnit),车门把手和后备箱把手触发模块,引擎一键启动模块,引擎防盗基站模块(IMMOBasestation),低频发射模块和射频接收模块。其中三个绿色的模块主要是用来触发整个系统,当车主拉动车门或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相应的模块会发送中断信号来唤醒主控MCU,开始整个通讯过程。常见的无钥匙系统工作模式分两大类:触发模式和扫描模式(polling),其中触发模式分为机械触发和电子感应触发,这里需要综合考虑系统成本和系统性能,例如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引擎防盗基站模块是低频通讯模块(125KHz),用来实现跟钥匙的近距离通讯,发动引擎,这一功能是备用方案,又称“无电模式”,只有在钥匙电池耗尽或者有意外干扰无钥匙系统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时才会采用。

这种情况下,用户只需要手持钥匙放在固定位置(例如凹槽),钥匙就可以跟基站建立通讯,进行身份认证来启动引擎。NXP的无钥匙系统PCF7952和PCF7953的一大特色就是芯片本身集成了引擎防盗功能,完全兼容NXP的所有Transponder产品,包含PCF7936。这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成本,具体细节后续还会提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