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硕果,也有每个时代的槽点。现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手机可以做如此之多的事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在被迫忍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独有的尴尬与无奈。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硕果,也有每个时代的槽点。现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手机可以做如此之多的事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在被迫忍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独有的尴尬与无奈。

 

移动互联网我先吐槽五个而当我们对这些“槽点”进行盘点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其实这些事物的初衷原本是好的,但因何最后都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坑”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01 厌烦的开屏广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所有的APP都有附带上了令人厌烦的开屏广告。甚至有些开屏广告设定的极为恶心,点击跳过的按钮极小,你一点稍不留神就误触,给人家赠送了一个点击。更有甚者,视频开屏广告,又臭又长,实在是令人烦躁不堪。

虽说一个开屏广告只有短短几秒钟,但这么多用户叠加在一起,那浪费的时间可就多了去了。时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时代节奏很快,人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非要卡在开屏看你几秒钟广告,真的是神烦!!!

 

开屏广告太气人:明明买不起还不得不看

为此,小编刻意去查询了资料,结果没想到“开屏广告”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苹果。其实苹果推出的这个规范叫做“Launch Screen”,因为APP启动时需要加载和预读很多东西,会有一定延迟。而单独加载一张图片会快很多,给人一种APP响应很迅捷的错觉。

苹果推出Launch Screen机制的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并且强调“不要打广告啊!”这原本是一种很好的初衷,但万万没想到啊!无所不用极其的广告商啊,最终还是把黑手伸向这里了!

还能有什么办法,现在的人一切都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

02 强制手机号注册

在PC时代,人们喜欢用自己的网络ID进行各种注册。所谓的“网络ID”,他可能是一段字符或者数字,也可能是类似QQ号的那种数字账号,但致至少在那个时候,人们或许还有一点隐私可言。因为至少在那个时候,没人强制要求用手机号注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人们需要注册东西也越来越多,各种因为名称重复的问题会导致每个人的不同账号会有很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逐渐流行邮箱账号登录,直至现在主流的手机号码注册。结果刚注册完某APP,各种广告推销马上到!

 

输入手机号的那一刻 从此隐私成路人

其实手机号码注册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或者说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因为手机号码具备唯一性,不会出现各种重复ID的情况,还便于用户记忆。另外一方面,手机号码注册对于推行实名制很有帮助,毕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仍需要一定的约束力。

可问题是,很多APP的运营商安全机制极差,很容易被黑客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用户隐私。即使没有黑客,APP运营者监守自盗的情况难道还少么?甚至,很多APP自身还会不断通过手机号码发短信或打电话骚扰用户。

其实说白了,还不是一个“钱”字闹得!

03 信息流资讯的恐慌

以前,百度还是一个搜索引擎,搜狗还是一个输入法,迅雷还是一个下载工具,360还是一款杀毒软件……但随着信息流推送算法的出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大粪坑”了。很多APP开始不务正业,大量垃圾信息伴随着信息流推送到用户面前。

而这种变化,其实是伴随着信息流推送的新媒体出现而产生的。过去人们看新闻,习惯在腾讯、网易这些APP,你能看到的,更多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内容。而随着信息流推送算法的出现,系统推送的始终是取悦你的内容,对用户粘度极高。

 

某著名浏览器居然404页面也要推垃圾信息流

一时间,大量的效仿者纷纷出现。甚至就连搜索引擎也开始不务正业,在其APP端注入了信息流资讯推送模块。但恕我直言,其内容的质量令人堪忧。当然,这还是大公司,很多小公司的APP推送的内容,各种标题党和低俗内容,令人作呕。

这种信息流泛滥的现象,其背后的根源在于用户停留时间的争夺。用户停留在别人的APP上,就会不看你的,竞争就是这么的残酷。所以,这些APP都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多停留。但问题是内容质量残次不齐,运营商无力管理,实在有碍观瞻。

唉,还能有什么办法,都是为了生存!

04 野蛮生长的营销号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可不仅仅带来的是人们上网方式的改变,其实从根本上来讲,移动互联网更是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从前是别人说什么演什么,用户听什么看什么,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成为了最大的内容创建者。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产生了很多新的人群。比如KOL,所谓的意见领袖。什么网红,什么大V,如今更是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并非否定所有,只是有些所谓的“营销号”真的是太恶心了,简直是刷新了人们认知的下限。

 

刷子工具坏了 所有营销号“裸奔”

营销号所做的恶,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比如为了流量抄袭别人的原创内容,胡乱编造内容进行诋毁或者夸张的赞誉,大肆宣扬低俗内容游走在法律边缘,传播烦人的毒鸡汤。简单的说,就是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营销号的问题,就是“流量变现”的困局。很多营销后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吸引更多的眼球,而自身又没有很高的素质或技能,所以只能靠不断刷新下限引流~而目前监管相对无力,导致营销号违法成本低,自然形成了野蛮生长的局面。

所以,说到底,其实还是为了钱!

05刷出来的网络经济

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在商业和经济层面迭代出了很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移动支付,确实给人们的消费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依附于移动互联网所衍生的新经济或者新模式,却并非所有都这么美好,肮脏的灰色产业链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手机购物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点点小手指,隔天心怡的产品就会送到家。也正是因为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便滋生了刷单的这种行为,甚至如今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条产业链。看上去热热闹闹,好评都是假的,谁买谁挨坑!

 

看似无比热闹 其实就你自己被坑

要说“刷”这个词儿,其实并非只有网购电商,多少所谓的网红大V,很多都是刷出来的。现在“制造”一个网红的成本简直太低了,远比过去打造一个明星便宜很多。所以容易得来的没人珍惜,稍微有点关注度,首先就是套现商业化。

错的是移动互联网吗?其实并非如此。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确实令我们更加浮躁,很难专注和沉浸下来,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工具。就如同医生的手术刀可以救人,那么在坏人手里,却可以害人。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