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 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走向高效,从不可持续走向可持续,新型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符合能源发展的轨迹。 从利用角度看,

    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走向高效,从不可持续走向可持续,新型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符合能源发展的轨迹。

    从利用角度看,清洁能源只有转化为电力,才能实现更有效的利用。因此,多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电网的期待不言而喻。然而,与化石能源不同,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不能根据能源的需求情况进行人为的控制。以风电为例,由于风电具有密度低、不稳定、不连续的特性,风电并网会引起电能质量的下降,对电网的安全运营造成冲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网的解列,从而导致电网接入率低,风电场利用小时数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致使风电项目内部投资回报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风电缺乏投资吸引力,并进一步制约了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坚强电网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就成为了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日前于青岛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国网公司首次拿出了智能电网的详细部署,并将清洁能源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提出要全面掌握清洁能源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紧密结合。

    从价值链条分析,智能电网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初衷,就是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清洁能源更多地上网,而智能调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起点;随着清洁能源的调度上网,清洁能源不稳定的特性威胁着电网的安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则在这一环节充当了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因此,智能电网建设中所涉及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和数字化变电站等将直接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助力,并由此为相关电力设备厂商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在电网的智能调度方面,现有的五级调度体系中,除了县调以外,自动化程度基本达到100%,年均市场容量约在8~10亿元左右,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在调度自动化系统方面,主要竞争集中在网省局调度市场,较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国电南瑞[37.76 -2.81%],此外,地区级以下调度系统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还有国电南自[17.92 -1.75%]、许继电气[23.12 2.39%]和东方电子[4.99 -0.40%]等公司。

    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方面,由于中国智能电网以特高压输变电为基础,且需要综合考虑新能源的接入、分布式能源的隔离等技术,以电力电子为主要特征的柔性输电系统需求增长迅速。目前国内研究和生产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主要上市公司有荣信股份[32.18 -1.65%]和思源电气[24.19 -2.46%],荣信股份目前占到SVC/SVG市场的50%左右,而思源电气则依托清华大学柔性输电研究所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在小型化的SVG等产品中占有优势。

    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变电站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变电站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的完全数字化,实现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要求。在智能电网规划的推动下,预计在未来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逐步取代常规变电站。从所涉及的上市公司看,国电南自已经开发出了多个数字化变电站产品,并在中国第一个500kV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工程中成功投入运行,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也在数字化变电站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占据了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第一阵营;思源电气、国电南自、许继电气、长源集团则在数字化互感器上保持领先;平高电气[19.09 0.26%]和思源电气则在数字化开关领域占有较强优势。

    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度和消纳清洁能源,加大网间联络线的建设力度也将是电网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电网坚强与安全始终是智能电网前提的这一理念。而在此方面,作为行业领先的一次、二次设备生产厂商,特变电工[20.43 -0.63%]、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和天威保变[36.98 -0.88%]将有望分得较多的市场份额。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港交所拟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提议对《上市规则》进行修订,建议设立新渠道,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就此征询市场意见。新规...

关键字: 信息技术 新能源 硬件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新能源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新能源汽车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354.5万辆,销量352...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引擎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大数据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大数据 智能电网 电网

实现“双碳”目标将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增强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新的历史契机。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有望达到600万辆规模,为芯片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我国芯片供应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紧张。中期来看,部分类别芯片存在较大结构性短缺风险,预计2022年芯片产能缺口仍难以弥补。这两年...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伴随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汽车芯片正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之一,要协调稳定市场、确保芯片供应。从供给上来看,要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在稳定市...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10月14日,我国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项目——四川甘孜兴川实证光伏电站首批发电单元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产。

关键字: 光伏 芯片 新能源

同时,技术的优化离不开电池的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大规模智能制造。未来,应采用智能化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制造的浆料制备、极片制备、极芯制备等核心工艺实现“高精...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产销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发展加速阶段,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加速阶段,产品销量高速增...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智能网联

网络层

7429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