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近日科技部发布的《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

近日科技部发布的《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基本建成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推动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升级和跨越。

“智网产业链”正徐徐展开

智能电网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全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涵盖电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不仅将促进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上下游数百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将与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广阔领域的建设发展相呼应。目前,这张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产业网络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方面已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国家电网开展了287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2011年,国家电网在天津滨海建成了目前世界功能最为齐全的智能电网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安装应用智能电能表5162万只,实现7645万户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累计投运充换电站243座、交流充电桩1.3万个……

国家电网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电网的建设已不局限于传统产业链,除了需要输配电行业的配合外,还需要上下游很多产业的支持,会催生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建设不仅是传统电网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还是更全面、更深入的电网企业业务革新,从此,电网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业务将不断融合创新。

重视示范工程和产业培育

智能电网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愿景和策略。那么,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将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呢?对此,《规划》指出,智能电网相关的九大技术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大任务,具体包括: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大规模储能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智能输变电技术与装备、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柔性输变电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

“智能电网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正在完善和发展中,其试点和研究工作需要通过实践去推动技术的成熟和商用化,从而促进智能电网的推广。”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路琨曾指出。

对于智能电网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培育,《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并通过投资和技术辐射带动能源、交通、制造、材料、信息、传感、控制等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

政府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

据了解,国家电网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指出,自2009年开始至2020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三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2011—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的投资约1.7万亿元。同时,南方电网也对智能电网进行了相关规划布局。

垂涎于智能电网的市场容量,许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都在为智能电网产业化的商机摩拳擦掌。《规划》的出台无疑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速,尤其是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相关企业将更多受益。但同时,智能电网所需的配套政策、机制等也涉及多领域,甚至跨行业。对此,《规划》明确指出,智能电网科技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需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

只有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细化,才可能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目标——催生新技术、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新的产业革命。以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为例,不仅需要国家参考各方意见制定相关标准,还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更需要电网企业、石油石化企业、电动汽车制造商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寻找出符合国情的商业运营模式,实现电力公司、设备制造企业、服务供应商、电力用户等多方共赢。

此外,对于加强技术合作和集成创新,《规划》重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明确指出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牵头,组织有关设备制造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