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智能电网最终实现的不是电力系统某一个环节的改变,而是发电、输电、用电三方的全面改变,由电力供应方、电网企业与电力消费者三家共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刘振亚在文章中提出,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

智能电网最终实现的不是电力系统某一个环节的改变,而是发电、输电、用电三方的全面改变,由电力供应方、电网企业与电力消费者三家共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刘振亚在文章中提出,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开发方式变革、能源配置方式变革和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最终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是对智能电网所承担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近日在《科技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系统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作者紧扣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于国际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变化、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挑战和战略转型机遇的时代背景,系统梳理了“依靠智能电网推动能源变革”的发展逻辑。运用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大能源观”,全面阐述了“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把握战略机遇,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创新发展”的观点。文章体现了作者的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剖析透彻、见解深刻,凝聚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国家电网人的智慧和远见,折射出作者对时代发展脉搏与能源变革规律的准确把握,激发起国家电网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抢抓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关键要把握时代特征,立足行业实际,推动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能源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能源变革对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影响,推动着工业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水平演进。可以说,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持续多久,就决定了人类文明能走多远。新世纪以来,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凸显资源环境危机,让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逐步陷入困境。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不仅绿色、清洁、可持续,而且储量极其丰富。全球陆地风电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时,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时。化石能源的难以为继和可再生能源的广阔前景,让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上。通过能源变革,建立可持续的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而可再生能源能否取代化石能源,需要多长时间全面取代化石能源,则取决于能否建成智能电网和何时能够完成从传统电网到智能电网的转变。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即电能的生产者,电网即电能的供应者,用户即电能的使用者组成,发电厂发出的电力经过电网送到千家万户,完成电能生产到消费的过程。这与一般商品生产消费过程相同。但由于电能基本无法储存,产、供、销必须在同一时间完成。做不到这一点,电网就要瓦解崩溃。电网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电能生产者,一头挑着电能使用者,要随时保持两头平衡。但我们知道,电能的使用者是随机的,是不可控的,因此要保持平衡,就必须做到电能的生产一侧是可控的。这是电力作为特殊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点,也是电网企业不同于一般商品销售者的特点。也恰是这一点,使“纵有千般好”的风电、太阳能,难入“寻常百姓家”。因为风雨变化无常,日出日落,非人类能够左右,导致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不可控电源,其大规模开发进入电网达到一定比例后,在传统电网里势必导致“扁担”的两头失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仍有媒体和舆论质疑我国清洁能源的消纳严重受电网制约,原因就是传统电网难以承载大规模不可控电源的接入。这使得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其历史使命。智能电网不只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对传统电网升级,而是通过提高电压等级和远距离输送能力等大电网控制技术,实现在局部地区比例偏高的不可控电源在更大区域内消纳,以降低不可控电源在电源侧的比例;通过实现电源侧和用户侧的双向互动,打破仅依靠电力的供应侧被动跟随电力使用侧变动保持电力系统平衡的传统模式;通过电网的智能化改变电能从生产、输送到消费的单向传输模式,分布式电源将使电力的消费者也能成为电能的存储者和生产者。总之,智能电网最终实现的不是电力系统某一个环节的改变,而是发电、输电、用电三方的全面改变,由电力供应方、电网企业与电力消费者三家共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开发方式变革、能源配置方式变革和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最终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是对智能电网所承担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

冀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富集,是我国第二大风电基地,风电并网容量已达到667万千瓦,光伏报装容量102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核准和在建规模分别达到15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全面建成后清洁能源装机将达50%以上,只有依靠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才能彻底解决消纳问题。国家电网规划的张北—南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张家口地区大规模风电、太阳能发电送出消纳问题。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将规模化风电、光电、储能三位一体联动,成功实现不可控电源平滑、稳定、可控输出,成为世界瞩目的解决清洁能源规模使用的典范。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推动特高压项目的实施,加快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投入智能电网研究、发展和实践,为加快智能电网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能否牢牢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正如作者所提出,“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新能源、智能电网发展均走在世界前列,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处于有利地位,具备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勇立潮头、引领发展的条件。我们坚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曙光将通过智能电网照亮千家万户!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