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储能规模化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中国的储能行业还需经历长期的蛰伏期方能有所好转。技术落后、设备落后、成本高企、政策空白、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已经严重阻碍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力、电池、电网等领域的龙

“储能规模化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中国的储能行业还需经历长期的蛰伏期方能有所好转。技术落后、设备落后、成本高企、政策空白、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已经严重阻碍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力、电池、电网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应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方面多多努力,待国家层面政策完善后,整个市场容量的释放稳步进行。”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储能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真正形成产业格局。储能企业还需要在技术方面有哪些创新?

宛学智:国内储能行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力度明显不足,物理储能系统、化学储能系统和电磁储能系统均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核心设备、核心组件的制造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极大的影响了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储能企业除了在核心技术公关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外,组建技术联盟、联合重点高校、设立技术攻关实验室等措施或能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记者:我国储能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希望政府出台哪些政策?

宛学智:一方面,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补贴政策、环保政策对身处成长期的储能企业非常关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措施并有效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储能产业、电力产业、能源行业之间的 衔接非常关键,有关部门、龙头企业应当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产业规划、区域规划、项目部局时应相互协调、做好配合。

记者:有专家认为,目前储能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限制了储能行业的发展,最为切实可行的储能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宛学智:商业模式不清晰是储能行业发展不畅的重要标志,而并非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除了抽水蓄电站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外,尚没有可行性较高的储能方案。即便是已经产业化发展的电池储能系统也存在着环境污染、成本高企、储能效率低等症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政府、企业、高校联合研发,而企业负责生产和推广的模式仅在理论上可行。

记者:储能规模化发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有哪些瓶颈制约着储能规模化发展?企业在储能规模化发展还需做哪些努力?

宛学智:储能产业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若技术攻关能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则巨大的市场容量将瞬间释放,而一旦技术瓶颈无法攻克,储能产业将长期陷入“不温不火”的状态。技术层面的难题需要企业加以克服,产业政策和商业模式的确定则需要政府、企业、投资者等各方协商共同完成。储能产业更像是十年前的光伏业,经历过一定蛰伏期后必将有所作为。

国外的储能产业政策

美国储能产业政策

美国能源部还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直接赠予和提供贷款等方式资助私人企业在储能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美国在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像飞轮、锂、锌溴、改性铅酸、压缩空气均发展迅速,在技术、应用、政策上都已经在主导全球的产业标准。

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已将大规模储能技术定位为振兴经济、实现能源新政的重要支撑性技术。近几年来,美国能源部越发意识到储能应用的重要性,从2009年开始储能方面的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成倍增加。政府希望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加强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的提升,减少建立新电厂,促进新能源的应用。从各州的层面上看,各州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的发展。

日本储能产业政策

日本在新能源利用与储能领域属于较为集中的管理模式,对新能源和储能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组织为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按日本国会2010年6月通过的《能源基本计划》,到2030年零排放发电占电源比率由当前的35%增加到70%,其中可再生能源份额从现在的9%增长为2030年的20%,实现成倍增长。

由于日本长期对储能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储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期的研究,并推出了月光计划和示范工程。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储能技术的应用。

日本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 本曾经支持过的电池技术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等,最终选择钠硫电池作为主要的支持技术。

日本在储能技术的推广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如NGK的成功得益于日本政府长期的支持,同时与东京电力公司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正是由于有效利用了电力公司和储能公司双方的优势,确保了储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成功应用。

欧洲储能产业政策

与美日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展储能领域的研究,并出台了各种政策相比,欧洲储能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储能领域的发展水平相对美日就逊色许多,不过欧洲已经意识到储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的关键,欧洲能源委员会指出“一部分传统火电厂将被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需求管理系统及储能所代替”,并在电网的近期、中期及长期的研究计划中,将能量储存和电能质量的保证放在重要研究地位。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把储能技术作为能源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支持,如在英国科学基金和国家项目中,有关英国电网的大部分支撑技术都是储能技术。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