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在计算机、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半导体照明、汽车等国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在计算机、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半导体照明、汽车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据统计,连续10余年来,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石油,2011年达到1702亿美元,进口数额居各类产品之首。

集成电路产业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下,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将为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争取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基础。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后摩尔时代”来临

集成电路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产业技术链不断发展变化,产业结构逐渐细化,分工越来越细致。集成电路制造环节仍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快速向前发展,延续摩尔定律的先导技术研究依然是全球热点。“十二五”期间,芯片制造技术将从45纳米拓展到32纳米和22纳米,而硅晶圆片的最大尺寸将达到450毫米(18英寸),进一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这些均对制造装备和工艺提出新的要求。自从集成电路发明以来,芯片已无可辩驳地成为电子电路集成的基本形式。从那以后,集成度增加的速度就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稳步前进。摩尔定律的预测在未来若干年依然有效的观点目前仍被普遍接受。

然而,芯片制造的实践表明,制造尺寸的缩小会遇到各种技术挑战,其中有属于不可逾越的物理限制。一个同样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是,芯片的尺寸缩小碰到物理限制,则物理定律将使摩尔定律最初描述的发展趋势停止。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至2年提高一倍,即加工线宽缩小一半”,人们普遍推测,在这一定律的描述下的摩尔定律时代还能延续十几年。提出该定律的摩尔本人也曾公开表示十几年以后,摩尔定律将很难继续有效,因为硅材料的加工极限一般认为是10纳米线宽,受物理原理的制约,小于10纳米后不太可能生产出性能稳定、集成度更高的产品。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决定放弃超小型化制造技术的芯片厂日益增多;二是超小型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仍在延续,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日本索尼公司半导体和元件研究组首席执行官兼副社长中川裕曾指出,利用超小型化技术不能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半导体产品,也不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当集成电路制造愈接近摩尔定律极限时,全球半导体产品将进入微利时代,这将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提高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生产率与成本效率,从而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后摩尔时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对集成电路设计和可靠性测试的要求,通过垂直整合利用产业的供应链系统,创新商业模式以获取更高的成品率、生产率和最快的上市时间,实现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两大产业模式成为主流,产业整合趋势明显

自20世纪50—60年代起,集成电路产品从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整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板上系统到片上系统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世界集成电路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加工制造为主导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次变革体现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代工型公司与专注芯片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分离发展;第三次变革则出现“四业分离”的集成电路产业,即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运营的局面。

整合组件制造商模式(IDM模式)是指集成电路制造商自行设计,自行销售由自己的生产线加工、封装、测试后的成品芯片。如早期的英特尔、东芝、韩国三星等公司均采用这种模式。IDM模式的优点在于IDM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特点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可以更加精细地对设计、制造、封装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IDM不需要外包并且利润较高;IDM模式的劣势在于投资额加大、风险较高,要有优势产品做保证。IDM技术跨度较大,横跨了三大环节,企业不仅要考虑每个环节技术问题,而且要综合协调三大环节。不过,随着国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不断演变,国际IDM大厂外包代工趋势日渐形成,催化了晶圆代工广商模式。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后摩尔时代

发布时间:2012-12-39:33:59编辑:lwz来源:科技日报

提要: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在计算机、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半导体照明、汽车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据统计,连续10余年来,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石油,2011年达到1702亿美元,进口数额居各类产品之首。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在计算机、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半导体照明、汽车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据统计,连续10余年来,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石油,2011年达到1702亿美元,进口数额居各类产品之首。

集成电路产业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下,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将为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争取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基础。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后摩尔时代”来临

集成电路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产业技术链不断发展变化,产业结构逐渐细化,分工越来越细致。集成电路制造环节仍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快速向前发展,延续摩尔定律的先导技术研究依然是全球热点。“十二五”期间,芯片制造技术将从45纳米拓展到32纳米和22纳米,而硅晶圆片的最大尺寸将达到450毫米(18英寸),进一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这些均对制造装备和工艺提出新的要求。自从集成电路发明以来,芯片已无可辩驳地成为电子电路集成的基本形式。从那以后,集成度增加的速度就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稳步前进。摩尔定律的预测在未来若干年依然有效的观点目前仍被普遍接受。[!--empirenews.page--]

然而,芯片制造的实践表明,制造尺寸的缩小会遇到各种技术挑战,其中有属于不可逾越的物理限制。一个同样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是,芯片的尺寸缩小碰到物理限制,则物理定律将使摩尔定律最初描述的发展趋势停止。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至2年提高一倍,即加工线宽缩小一半”,人们普遍推测,在这一定律的描述下的摩尔定律时代还能延续十几年。提出该定律的摩尔本人也曾公开表示十几年以后,摩尔定律将很难继续有效,因为硅材料的加工极限一般认为是10纳米线宽,受物理原理的制约,小于10纳米后不太可能生产出性能稳定、集成度更高的产品。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决定放弃超小型化制造技术的芯片厂日益增多;二是超小型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仍在延续,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日本索尼公司半导体和元件研究组首席执行官兼副社长中川裕曾指出,利用超小型化技术不能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半导体产品,也不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当集成电路制造愈接近摩尔定律极限时,全球半导体产品将进入微利时代,这将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提高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生产率与成本效率,从而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后摩尔时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对集成电路设计和可靠性测试的要求,通过垂直整合利用产业的供应链系统,创新商业模式以获取更高的成品率、生产率和最快的上市时间,实现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两大产业模式成为主流,产业整合趋势明显

自20世纪50—60年代起,集成电路产品从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整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板上系统到片上系统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世界集成电路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加工制造为主导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次变革体现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代工型公司与专注芯片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分离发展;第三次变革则出现“四业分离”的集成电路产业,即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运营的局面。

整合组件制造商模式(IDM模式)是指集成电路制造商自行设计,自行销售由自己的生产线加工、封装、测试后的成品芯片。如早期的英特尔、东芝、韩国三星等公司均采用这种模式。IDM模式的优点在于IDM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特点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可以更加精细地对设计、制造、封装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IDM不需要外包并且利润较高;IDM模式的劣势在于投资额加大、风险较高,要有优势产品做保证。IDM技术跨度较大,横跨了三大环节,企业不仅要考虑每个环节技术问题,而且要综合协调三大环节。不过,随着国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不断演变,国际IDM大厂外包代工趋势日渐形成,催化了晶圆代工广商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拓展”为中国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机遇,而跨国集成电路公司向轻晶圆模式的战略调整也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发展机会:欧美日韩厂商会日益专注于自身的核心技术,而将非核心技术逐步转移出去。在技术东移背景下,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都将因此而长期受益,特别是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未来的进步会更大。

目前,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较低的生产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稳定的经济发展和优越的政策扶持等众多优势条件,中国已经成为集成电路制造、消费大国,亚洲制造从某种程度上正被“中国制造”取代。未来,随着全球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等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集成电路传统制造业将呈现出产业再次向外“拓展”的趋势,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向后发展中国家逐步“拓展”。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进步不仅仅只与技术相关,还涉及到经营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发展路径的创新,是全局性、战略性的庞大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产业发展规律充分的认识,完善、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和产业规划将对实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