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2013转眼间从年初又到了岁末。电子发烧友网作为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忠实守望者,始终站在全产业链高度,与众多电子/半导体产业链上中下游工程师、企业朋友携手走过每一个产业阶段,体味点滴辛酸与快乐。整个半导体产业

2013转眼间从年初又到了岁末。电子发烧友网作为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忠实守望者,始终站在全产业链高度,与众多电子/半导体产业链上中下游工程师、企业朋友携手走过每一个产业阶段,体味点滴辛酸与快乐。

整个半导体产业在过去里的一年有喜有悲。有些领域,业务量和收入都屡创新高,而对于某些领域却不得不惨淡经营。从国内到国外,无论无晶圆IC设计企业,或者IC代工制造商;也无论芯片业,抑或是产品终端,都在轰轰烈烈的收购大潮中兴衰起伏中走过了这一年。只要我们做好成败总结备忘录,成或败终将都是英雄!鉴此,我们有必要对2013年电子行业发生的热点并购案进行盘点,重新梳理电子业一些重要关键字和最具里程碑十大收购事件,准确把握2014年发展大势走向。

1.LTE芯片——爆发在即博通收购瑞萨电子LTE资产震动产业

2013年是手机芯片战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一方面,核战仍在继续,另一方面,随着4GLTE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在运营商的资本投资进入新一轮高峰背景下,终端市场对4GLTE芯片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促使手机处理器厂商加紧对LTE芯片的研发步伐,尤其是多模多频LTE芯片,同时积极于卡位市场或收购竞争对手。

来自IHS公司的中国研究专题报告中预测,从2013到2017年,LTE无线基础设施方面的总体资本支出将达到269亿美元。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将布署60万个TD-LTE基站,而中国联通将获得LTEFDD1800兆赫(MHz)牌照并建立大约30万个基站。另外,中国电信将获得在2600MHz/2100MHz频段上的LTETDD/FDD牌照并将建立40万个基站。

鉴此,2013年9月份,博通公司也宣布斥资1.64亿美元收购瑞萨电子的LTE相关资产,包括一款双核LTESoC,它已为量产做好准备、通过了移动运营商的验证。博通还获得了多模多频段LTE-A/HSPA+/EDGE调制解调器IP,包含对载波聚合和VoLTE等功能的支持。博通表示,此次收购预计将加速其首款多模、运营商验证的LTE片上系统平台上市时间至2014年初,巩固其在迅速成长的LTE市场上的地位。

而业界还传闻联发科也在暗中瞄准了一家欧洲LTE芯片厂商。经过连续两起收购,英特尔、博通这两家的全模产品很快可以商用,但英伟达、展讯和中兴则还要一些时间。

2.合并加剧——芯片“门外汉”紫光,收购展讯、锐迪科撼动中国电子产业朝野

继以18亿美元收购大陆芯片第一股展讯通信(SPRD.NASDAQ)之后,11月11日,紫光集团宣布以9.1亿美元收购大陆另一芯片龙头厂商——锐迪科(RDA.NASDAQ)。这也就意味着,紫光集团将坐拥国内前三大芯片设计企业中的两家。而在此之前,紫光集团主攻生物医药、地产开发、IT分销、仿真科技等产业,与芯片业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业内认为,紫光集团极有可能合并展讯通信和锐迪科,两家企业合并后的年产值将达15亿美元。这对中国芯片设计业来说,既喜又悲。喜的是,15亿美元的年产值终于能够挤进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前20名。悲的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芯片设计业过于分散,企业规模过小,国内前十大芯片设计企业的总产值加起来还不到高通的1/3。

目前国内已经“入行”的芯片设计企业还不到20家,真正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仅有海思和展讯通信两家。事实上,展讯通信和锐迪科都是大陆芯片设计行业的翘楚,在2012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中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当然,紫光在收购锐迪科过程中尚未一锤定音,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电子产业必走整合壮大之路。

3.万物互联——飞索购富士通微控制器业务,应对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的新一代“万物互联”

闪存解决方案的领先创新者飞索半导体公司(SpansionInc.)与富士通集团(FujitsuLimited)旗下全资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有限公司(FujitsuSemiconductorLimited)近日宣布达成最终协定,前者将以近1.1亿美元外加约6500万美元库存的代价收购后者的微控制器和模拟业务。

飞索半导体自身的闪存技术,加上收购的微控制器和模拟产品,以及新加入的人才,可以促进高效能片上系统解决方案的问世,这些解决方案可以被用于开发速度更快、更智慧、更节能的产品,以及用于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的新一代“万物互联”。

4.连接器的赌局——科赫以72亿美元收购Molex

9月9日,由现年77岁的查尔斯及其现年73岁的弟弟大卫控股的科氏工业集团(KochIndustries)宣布,该公司将斥资72亿美元收购电子连接器制造商莫仕公司(MolexInc.)。年营收估计高达1,100亿美元的科氏工业集团是美国第二大非上市公司,而且已使科赫兄弟俩在福布斯美国富豪榜上并列排名第四。

对于科赫而言,对莫仕公司进行整合应该不会是太大的挑战。莫仕公司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莱尔(Lisle),自1930年代以来一直由克雷比尔(Krehbiel)家族控股。该公司生产用于汽车、电子产品以及电信行业的电子连接器,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在缓慢而稳步地扩大业务,每年在资本支出方面投入的金额差不多相当于其盈利金额。

经济衰退可能令人厌恶。但通过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运用于这些企业,科赫坚信随后的回升趋势是值得投资的。他能否让这家已有75年历史的电子连接器制造商焕发活力呢?我不会与他对赌。

5.智能手机格局——微软大手笔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微软71.7亿美元将诺基亚手机业务收编麾下,从此,智能手机平台的前三名都拥有了自己制造手机的能力——智能手机江湖的格局由此重写。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官方公布了一份制作精美的资料,里面提到了诺基亚会带给微软的诸多好处和收购后双方的互补与兼容性。

实际上,微软最大的尴尬还是来自于自己,作为第三大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Phone的最新一季的市场份额仅为3.3%——如果统计累计销量,WP手机份额甚至不足1%。在过去这些年里,苹果iOS卖出了6亿台终端设备。谷歌高级副总裁SundarPichai今天则宣布Android设备的活跃数量又有了大幅增长,突破了10亿部大关。微软的WP平台,只有1200万的销量。[!--empirenews.page--]

但我们依然把微软列在了三国鼎立的阵营中,一方面是整个系统的成熟度,与微软和安卓的差距并没有市场份额表现的这么大,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平台背后站着的是微软,现在还要加上一个诺基亚。

移动平台对微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桌面——起码在未来战略上这一点并非妄谈。看看那个四不像的Windows8,微软为了跨向移动端,甚至拿自己桌面系统的稳定性做牺牲。这正是鲍尔默饱受非议却依然坚持的方向之一。

作为“三足”里最弱的一方,微软掌门人鲍尔默将会在12个月内退休。这是WP走向未来的一个风险——这一幕又和刘备白帝城托孤有些像——接下来故事的关键是,微软会找到一个百折不挠的诸葛亮,带着理想成功杀进中原吗?

6.EDA业的竞争——Cadence收购Tensilica

今年三月,EDA供应商CadenceDesignSystems公司决议以3.8亿美元收购数据平面处理IP专业厂商Tensilica。这项交易在上个月终于完成了,它也被视为是Cadence打算与其竞争对手新思科技(Synopsys)的战线拉进硅IP业务方面的实际行动。

7.强化电源管理产品线——Dialog收购iWatt

混合讯号、电源与RF芯片供应商DialogSemiconductor公司在上个月完成其以3.1亿美元现金收购电源管理IC先驱iWatt公司的协议──如果所购的业务达到一定的目标表现,则再另加3,500万美元。

这项收购协议是在Dialog透露寻找收购目标的几个月后,预计将可改善Dialog在LED固态照明与AC/DC充电配接器用电源IC业务的市场地位。

8.FPGA——Altera收购Enpirion

2013年5月15号,Altera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签署了收购Enpirion,Inc.的最终合并协议。Enpirion是业界领先的高效集成电能转换产品(即电源单芯片系统(PowerSoC))供应商。Altera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Enpirion的电源单芯片系统相结合,将有助于客户增强性能、降低系统功耗、提高可靠性、减小产品体积以及加快产品上市。

9.存储技术——美光完成尔必达收购案

美国记忆体芯片商美光科技(MicronTechnology)总算完成以25亿美元收购破产的日本记忆体芯片厂尔必达(ElpidaMemory)的交易。

这项收购交易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因为必须满足法规要求以及克服来自尔必达公司债权人带来的挑战──有些权人仍认为这项交易低估了Elpida的资产。

收购尔必达公司后,可望使美光科技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的记忆体芯片商(仅次于三星),此外,由于可掌握生产的供应商减少,预计将能为记忆体芯片市场带来一定的稳定性。

10.移动市场——英特尔收购意法爱立信GPS移动芯片业务

英特尔收购意法爱立信全球定位系统移动业务后,其全球定位系统方面的知识产权和工程师将为英特尔本身的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通过收购意法爱立信全球定位系统移动业务,能够让英特尔丰富其移动芯片业务。此交易还能够让英特尔在与高通的对抗中获取一定的竞争力。目前,高通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全球定位系统芯片资产。

尽管英特尔统治着全球PC和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但在移动芯片市场却鲜有作为。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苏州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微软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中国内容生态伙伴峰会(Microsoft Start Partner Summit)在微软苏州新园区成功举办。应微软全球...

关键字: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微软

近日,有国外媒体曝光了“IT七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的CEO年薪情况,其中苹果CEO库克以632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亚马逊CEO Andy Jassy的薪酬仅为130万美...

关键字: IT CEO 库克 微软 苹果 英伟达 Alphabet 亚马逊 Meta 特斯拉

在微软于5月20日宣布推出Copilot+之后,有人声称,运行Copilot+的个人电脑对用户的一切操作拥有“照相记忆”的功能,这种功能带来的风险引发了隐私专家的担忧。

关键字: 微软 Copilot+ AI截屏

在生成式AI领域,微软与OpenAI是盟友,但它们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两家公司选择的方向已经不同,关系也变得亦敌亦友,非常复杂。

关键字: OpenAI 微软 生成式AI ChatGPT

业内消息,日前微软官方宣布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无错误的量子计算操作,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量子计算错误率的纪录,而且将错误率降低了800倍,为量子计算...

关键字: 微软 量子计算 突破

最新消息,多位内部人士昨天透露:微软总部下发邮件,通知中国区负责 AI 研究的多个团队整体从中国搬离,涉及员工或达数百人。

关键字: 微软 AI

面对人工智能(AI),乐观者纷纷用金钱投票。

关键字: AI 亚马逊 Meta 谷歌 微软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AI技术的推动下,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大云计算巨头2024年开局表现强劲。

关键字: 云计算 微软 谷歌 亚马逊

尽管相较2022年有所下滑,但2023年最赚钱的十家国内芯片设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超过了159家A股和港股上市内地半导体企业利润总额的55%,但是其市值之和仅占159家上市半导体公司总市值的20%左右。他们还有什么表现...

关键字: 半导体 芯片设计 集成电路

广州2024年4月17日 /美通社/ -- 已火爆拉开帷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一期线下展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亮点。超3100名以先进生产力和优质为关键词的创新企业集结现场,向世界释放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行业新"磁...

关键字: 电子 PS GO 科沃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