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MCU市场产品升级明显,从而带动了高端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凭借其性能的不断提升及相对较低的价格,MCU产品也更广泛地进入了一直由DSP、嵌入式CPU等高端产品占有的市场。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宋宇 

  2007年,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的MCU(微控制器)市场规模都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一方面得益于全球整机制造需求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产品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市场对MCU需求量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整机产品对MCU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MCU市场产品升级明显,从而带动了高端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此外,MCU产品凭借其性能的不断提升及相对较低的价格,更广泛地进入了一直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等高端产品占有的市场,这也是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的重要因素。

  中国市场去年同比增长近15% 

  2007年中国MCU市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接近15%,市场规模达到166.9亿元。然而,由于目前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已呈现趋于平稳发展的态势,而且在持续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电子产品产量也进入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长空间和潜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得市场对MCU的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也有所下降。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以消费电子、计算机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全球转移基本完成,中国电子整机产量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同时,以装备制造、工程设备等为主的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产业转移对MCU产品的需求有限。因此,中国MCU市场增长率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不过,其仍将延续平稳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汽车拉动MCU需求 

  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8位产品凭借相对较低的价格和持续提升的产品性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2007年占据全球MCU市场主要份额的仍是8位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率接近40%。然而,从各类MCU产品的增长速度来看,16位产品无疑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其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为25.2%,逐渐接近32位产品的市场份额。从应用领域来看,拉动16位产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是汽车电子产品,随着汽车对电子产品性能要求的日趋提高,这一市场对MCU主流需求已经迅速从8位产品升级至16位,从而大大拉动了16位产品市场规模的增加。

  与全球趋势相呼应,2007年中国16位和32位MCU在市场对高端产品需求持续高涨的带动下,取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 16位MCU,凭借较高的产品性能和相对的价格优势,成功替代了8位MCU成为汽车电子应用中的主流产品,从而成为中国MCU市场的新亮点。一直以来仅有8位产品的Microchip(微芯科技)也推出16位、32位产品,并不断增加该领域的投入和推广力度,这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

  以汽车电子市场为例,在中国汽车市场繁荣的带动下,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需求旺盛,增长速度远超过其他半导体领域。其中,车载信息系统等对高端MCU的大量需求成为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引擎。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驾驶性能等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厂商对汽车电子产品的性能改善、功能增加、操作方便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新要求,ESP(电子稳定程序)、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雷达测距等一系列安全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上游MCU产品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汽车不断向高端发展的这一趋势,汽车电子类主流MCU迅速完成了从8位向16位升级,并进而开始从主流16位产品开始向32位产品迁移,从而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新应用成领先企业追逐热点 

  近年来,消费电子类应用一直稳居全球MCU市场的首位,2007年,消费电子类MCU占整体市场的近1/3。然而,随着消费电子类MCU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这一市场规模增长有所放缓。同时,消费电子类产品,尤其是数字消费类电子产品对SoC(系统级芯片)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电子类通用MCU市场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从中国市场来看,作为电子产品制造的大国,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能力非常突出,对MCU的需求也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因此消费电子产品也是2007年中国MCU市场的最大应用领域。

  从厂商的角度来看,2007年越来越多的MCU领先企业,在持续巩固原有应用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多地将发展重点转移到新兴应用领域。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应用领域的MCU产品日趋成熟,各厂商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以价格竞争为主的竞争态势,而对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欧美日MCU企业而言,其在成本竞争方面并不具优势,因此很难在与中国、韩国MCU企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上述领先企业纷纷开拓新兴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作为其市场发展策略的重点。

  对于平稳增长的中国MCU市场而言,无论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国际知名厂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厂商,只有不断开拓新兴应用,才能实现自身业绩的较快增长。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适应新兴整机产品带来的新需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带动产品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发掘新领域,以更高性能的MCU产品代替DSP、嵌入式CPU等,才能进一步拓展MCU市场的增长空间,获得新的市场增长点。

  2005年-2007年中国MCU市场销售额及增长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新能源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入发展,智能汽车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在人们出行多元化的今天,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智能汽车,就是汽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类型的汽车可以有效避免疲劳驾驶,使汽车更加个性、灵活,...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人工智能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加快了汽车设计的脚步,智能汽车技术不仅使人们日常驾驶行为习惯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使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为城市规划、交通...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人工智能

成都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近期,平安养老险积极筹备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发展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 搭养老政策东风 ...

关键字: 温度 BSP 东风 大众

广东佛山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空间是人居生活的基础单元,承载着生存与活动的最基本功能。而对于理想空间的解构意义却在物理性容器之外,体现出人们对于空间和生活深层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塑造着人与空间的新型连接...

关键字: 温度 BSP 智能化 进程

上海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10月17日晚间,安集科技披露业绩预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至8.33亿元,同比增长60.24%至77.0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73亿...

关键字: 电子 安集科技 BSP EPS

北京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10月18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2年度第一批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名单的通知,诺诚健华正式获得"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北京市企业技...

关键字: BSP ARMA COM 代码

北京2022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10月14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2Q2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浪潮超融合销售额同比增长59.4%,近5倍于...

关键字: IDC BSP 数字化 数据中心

上海2022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2022年9月5日,是首都银行集团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趁着首都银行集团成立60周年与首都银行(中国)在华深耕经营12年的“大日子”,围绕作为外资金融机构对在华战略的构想和业...

关键字: 数字化 BSP 供应链 控制

东京2022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NIPPON EXPRESS HOLDINGS株式会社(NIPPON EXPRESS HOLDINGS, INC.)旗下集团公司上海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Nipp...

关键字: 温控 精密仪器 半导体制造 BSP

单片机

21600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