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黑莓对被收购的意愿并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目前黑莓的估值并不低,对于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而言,收购黑莓将付出较高代价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的“御用”手机—黑莓,如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黑莓对被收购的意愿并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目前黑莓的估值并不低,对于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而言,收购黑莓将付出较高代价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的“御用”手机—黑莓,如今的日子每况愈下。近日,先是暂停了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交易,随后,又发布公告,宣布已成立特别委员会来探索包括出售公司在内的进一步“战略选项”。

黑莓称,“战略选项”包括“可能的合资、战略伙伴或联盟、公司出售以及其他方案”,而此举是为了增加公司价值,并扩大公司规模以提速黑莓10的发展。

对此,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认为,“黑莓战略结盟的可能性比较大”。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进行战略结盟既能够解决黑莓的资金问题,又能发挥黑莓的优势,如果有战略合作伙伴,这种方式将是最佳选择。”

李方庭指出,黑莓目前仍在推出新产品,表明并不希望出售公司,公司高层还是希望通过新的发展计划扭转局势。而以现在的情况而言,进行合营,黑莓的话语权或将比较低,无法把握主导权。

对于传言称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亦有可能收购黑莓,李方庭则表示可能性极小。一方面,黑莓对被收购的意愿并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目前黑莓的估值并不低,对于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而言,收购黑莓将付出较高代价。

产品不给力

黑莓手机素以独特、安全的移动邮件系统著称。其前身加拿大移动通信研究公司因成功推出黑莓智能手机而一度成为加拿大最有价值企业。但近年来,黑莓手机市场低迷,不敌苹果、三星等主要竞争对手,转型迫在眉睫。

黑莓手机特别委员会主席蒂莫西·达特尔在声明中表示,过去一年里,公司管理团队和董事会专注于发布黑莓10操作平台和黑莓企业服务10。“有鉴于我们的技术的重要性和实力,以及行业发展和竞争态势,我们认为现在是探索战略选项的时机”。

黑莓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尔斯滕·海因斯表示,随着特别委员会致力于探索战略选项,公司将继续推进现有战略,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速黑莓企业服务10的部署,扩大黑莓10智能手机的采用,发布多平台BBM社交信息服务,借助于安全可靠的黑莓全球数据网络争取移动计算领域的机遇。

事实上,公司寄予厚望的黑莓10操作系统并没有如愿扭转局面。今年1月底,黑莓公司高调发布黑莓10全新操作系统,希望这一产品能挽回日益缩减的市场份额。遗憾的是,据市场调查公布的统计数据,虽然产品增加了搭载黑莓10操作系统的Z10和Q10两款智能手机,但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7%。

中国市场疲软

以中国市场为例,《证券日报》记者打开某电商网站搜索“手机”产品,推荐品牌中已没有“黑莓”的影子,除三星、索尼、苹果、诺基亚、HTC等品牌外,更有华为、中兴、联想、小米、天语等本土品牌抢占风头。

其中,热卖产品包括华为G520、华为荣耀四核U9508、三星Galaxy S4、小米2S等,部分产品消费者评价过万。而搜索黑莓手机,不但机型少得可怜,评价记录仅有627个,显得“门庭冷落”。

事实上,黑莓手机在其鼎盛时期也没能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主流产品,一般都是“粉丝”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水货,行货销量不高。

一位黑莓手机曾经的“粉丝”刘女士告诉记者:“黑莓手机的系统不给力,而其强大的收发邮件功能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成了‘杀鸡焉用宰牛刀’。在美国,邮件的作用相当于国内的短信,而中国人除了应急情况会用手机发邮件外,一般都是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

此外,刘女士抱怨说,微信推出以后,黑莓手机无法兼容,成为其致命伤。

“除了苹果、三星等公司的打压,国产智能手机也迅速崛起,黑莓在中国市场上遇到的压力空前强大。”李方庭告诉记者。

李方庭认为黑莓走向没落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对智能手机系统的开发较为滞后,成为其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系统的开发占据核心位置;另一方面,没有准确把握智能手机的趋势,当智能手机悄然兴起时,黑莓还沉溺在非智能手机成功的喜悦中,对智能手机的发展后知后觉。

被收购可能性不大

处在困境中的黑莓,将如何“突围”引来业内人士的纷纷猜想。一说黑莓有可能会与同样处于困境的戴尔合作,更有人猜测黑莓会被联想、中兴或华为等中国公司收购。

对于与戴尔合作的猜想,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不太可能,戴尔本身就已经“四面楚歌”了,此时如果再与黑莓合作,或许会重演谷歌与摩托罗拉携手的“悲剧”。

在李方庭看来,黑莓被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公司收购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一方面黑莓对被收购的意愿并不非常明显,其更加倾向于“东山再起”;另一方面,目前黑莓的估值并不非常低,对于联想、中兴华为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而言,收购黑莓将付出较高代价。”

因此,李方庭认为,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黑莓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合作将有效改善市场的地位。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