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 10月25日早间消息(刘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尤其未来4G的开建与商用,移动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安全保障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据ABI Research研究称,到2014年,移动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美元。未来长

10月25日早间消息(刘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尤其未来4G的开建与商用,移动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安全保障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据ABI Research研究称,到2014年,移动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美元。未来长足的市场发展,使得移动安全成为整个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

不过,不同于传统信息化市场,移动信息化有着天然的漏洞,其安全管理也更为复杂。尤其企业级的信息安全,不仅需要保证内网与外部移动网络的数据自由流通,更需应对海量APP所带来的安全机制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是困扰着多数企业,连移动通信网络的主导者电信运营商也颇为头疼。

作为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厂商,同时也是运营商数据安全的主要支持者,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朝万达”)对此早已有了明确的破解之道。在该公司总裁王志海看来,未来的移动安全需要走全IT架构及平台化的路线,而管理的重点也需聚焦在应用和数据而非设备上。


明朝万达总裁 王志海

破解·点线面布局

移动安全从信息安全衍生而来,其管理有其不同之处。从前的安全管理,更多的是管理电脑等设备,但进入移动安全甚至BYOD时代后,过多的设备管理会有侵犯他人隐私之嫌。如果继续沿用旧的管理方式,用户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弃之不用,从而造成已移动信息化来提高企业效率的目标无法实现。

“现在很多企业主张的移动设备管理(MDM)应用程序和服务是不合适的,设备不应成为安全管理的重点。”王志海认为,“在用户的个人手机里,企业需要管理的只是相关企业级的应用和数据安全。这两点才是未来移动安全管理的关键目标。”

与此同时,与传统信息化所不同的是,移动信息化的管理更为复杂。按照王志海的理解,传统企业信息化类似一个大门户,所有信息都在一个OA系统里,软件类别较少,应用也比较统一 。而移动信息化的发展会催生了各式各样的APP,每个APP都有其特定单一的任务,这些APP又由各种不同的厂商团队开发。

如此一来,光是这些APP的管理就很成问题。首先APP本身的可信度无法保证,其次这些APP的安全机制无法完全保障,因为APP太多,不可能逐一检查到。如果整个移动信息化往平台化的方向建设,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通过此种平台,所有的APP数据及安全机制、身份安全、链路数据安全等各方面交换机制都能得到统一规范。将来无论哪家厂商开发的APP,都需要按照此种统一安全机制接入到平台中。据王志海透露,目前已有很多客户表示愿意接入到这一平台中来。

移动安全因是整个信息安全的延伸,因此不能独立来看。很多时候,移动网络需要与内网进行数据交换。“不论是移动端、云端、PC端甚至物联网终端,都需要有一个统一架构进行安全管理及策略配置。构建一个全IT架构的数据安全体系,才能保证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自由流动。

王志海表示,以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为着力点,以统一平台为全线依托,搭建全IT架构进行全面发展,正是明朝万达移动安全的布局思路。

助推·全体系保障

除了自身的全IT架构及平台化布局外,作为运营商数据安全的主要支持者,明朝万达亦在加大力度协助运营商的信息化发展。当前,4G即将来临,业界相关创新业务部门,都在研究各种4G增值业务,从而带动未来的盈利增长。安全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为运营商格外重视。

一方面,与传统通信网路相比,移动网络有着天然的安全漏洞。由于移动网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数据在2G、3G、4G、WiFi等不同接入形式的网络中传输时,必定会暴露出更多易攻击点。再加上如今的手机已不像从前,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也带来了安全管理的混乱。

由于接入形式的多样化,未来的移动网络将综合多种业务。这样一个综合处理平台,对安全防范的要求会更高,包括数据安全及加密技术的应用等。再加上近几年发生的很多用户隐私泄漏事件,使得运营商面临着声誉受损与高层监管的压力。

另一方面,虽然运营商开展信息化的时间较早,但内部系统较为复杂,安全管理并不容易。由于外包项目较多,外派人员在做项目时需要接触如BOSS系统、办公系统、移动CRM等核心数据。如何实现数据在不同系统不同环节中流转,如何合理控制数据权限,都需要很好的安全体系做保障。

目前,受用户需求驱动,运营商正在酝酿面向大客户和VIP用户推出统一通信平台,满足用户在通讯录界面就可以实现发邮件、打电话等多功能需求,而不用担心数据泄漏。不过要吸引企业客户将业务、数据搬到这样的统一平台中来,安全是需要首要保障的。

“整个安全防范体系如何建,是运营商最需要快速梳理的。”王志海表示,“作为运营商强有力的支持者,明朝万达一方面继续保障其内部信息安全体系,另一方面助其为政企大客户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