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今年第一季财报和当初预期相同,受存储器行情影响,营收和营益骤减,对此SK海力士准备以强化技术、调整生产线应对市场,预计今年NAND晶圆投入量将比去年减少10%以上。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电子已决定向Silicon Works在内的中小型韩国公司开设代工厂,Silicon Works是一家属于LG集团旗下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近日,据上交所披露,又一家半导体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与大多数来自长三角一带的企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来自东北·锦州--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慧(AI)、高效能运算(HPC)、5G新空中介面(5G NR)等三大应用下半年进入成长爆发期,对7纳米及5纳米等先进逻辑制程需求转强,也让晶圆代工市场竞争版图丕变,转变成台积电及三星的双雄争霸局面。台积电7纳米制程与三星之间的技术差距已在1年以内,明年5纳米制程进度看来差距将缩小,亦即两家大厂明年的争战将更为激烈。
随着平价上网的脚步越来越近,光伏发展到现阶段,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光伏组件4.0阶段,光伏行业的需求在于能够真正降低LCOE的高效产品。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17日台积电2018年年报出炉,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和总裁魏哲家首度联名,在致股东报告书中表示,台积电先进制程7纳米领先对手至少一年,并强调5G和人工智能(AI)将驱动半导体产业持续成长。
台积电18日召开财报会,公布第1季营收2187.4亿元(新台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减少11.8%。税后纯益613.94亿元、每股盈余2.37元,均较去年同期减少31.6%。
目前,盐城经开区正依托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化的电子信息港,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区内集聚了中国电子(盐城)信息港、英锐晶圆、大唐半导体、光耀高端智能摄像头等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产业规模100亿元。
全球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16日宣布,将推出6纳米制程技术,预计在2020年一季度进行试产,可支持高阶到中阶产品,以及AI、5G基础架构等应用。
无锡SK海力士二工厂将于4月18日迎来竣工投产。报道称,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2017年6月正式开工,将于本18日正式举行竣工仪式,总投资86亿美元。竣工后主要用于生产先进的10nm级DRAM技术,预估每月可生产18万片12英寸Wafer。
要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最完整地区,非台湾莫属。不论是上游的IC设计、中游的晶圆生产,还是下游的封装和测试,台积电、联发科、联华电子、日月光……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响当当的公司。
长久以来,中国半导体设备厂都被国外产商压制,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空间都远不及国外大厂。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中兴和福建晋华被美国实施禁售令,这才让一直依赖外国科技的中国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因此,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厂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希捷科技近日宣布其已成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诺曼戴尔 (Normandale) 的晶圆工厂,首次部署深度学习制造计划。希捷内部将此计划命名为“雅典娜计划 ”(Project Athena) ,借由打造务实可行的人工智能 (AI) 平台,能更快地处理异常及生产过程的问题,不仅耗费成本低于以往,更可大幅减少制程所需的无尘室投资达20%,并降低生产流程中10%的投注时间。希捷预期在效率与生产质量提升后,投资报酬率能提升三倍。
据辽宁科技厅消息,近年来,辽宁大力发展招才引智工作,且在集成电路领域颇见成效。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作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较为领先的一环,国内封测产业最早实现突破,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国内封测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大多在10%-20%之间。
全球最大半导体薄化代工厂昇阳半 3 月营收创高,达 2.16 亿元,月成长 20.95% ,年成长 39.09% ,累计第一季营收年成长为 28.57% ;昇阳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产能开出,营收持续垫高,而在新项目陆续加入后,第二季营收可望再向上。
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3日宣布,5纳米制程已进入试产阶段,在开放创新平台下,推出 5 纳米架构的完整版本,协助客户实现支持下一代先进移动、及高效能运算应用产品的 5 纳米系统单芯片设计,目标锁定具高成长性的 5G 与人工智能市场。
在当前全球晶圆制造的先进制程领域中,只剩下台积电、三星以及英特尔可以一较高下。三星虽然早在 2018 年 10 月份就已经宣布量产 7 纳米 EUV 制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就连三星自己的 Exynos 9820 处理器都没用上 7 纳米 EUV 制程,这是因为三星的 7 纳米工厂过去一直都没完成。直到日前,三星提交的报告显示,他们投资 13 亿美元的华城生产线已经完成建设工作,三星的 7 纳米 EUV 制程现在才算真正进入量产。
4月1日,模拟IC厂商达尔科技Diodes官网宣布,已完成对德州仪器位于苏格兰格里诺克的晶圆制造厂和运营部门(GFAB)的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