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我要报错
芯片,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 全球汽车行业步入“缺芯周期”

    全球汽车供应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局势演变、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干扰,庞大的制造体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应链安全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全球汽车行业步入“缺芯周期”。汽车行业可能要到2023年或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从芯片短缺中恢复过来。

  • 汽车芯片供应将逐月改善全球缺芯危机也将迎刃而解

    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芯片价格高涨的困境,政府、芯片厂商、系统供应商等共同致力于提升汽车芯片产量、恢复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以及后续芯片产能持续释放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汽车芯片供应将逐月改善,芯片产能有望回到正常供应轨道上,这场全球缺芯危机也将迎刃而解。随着芯片短缺逐月缓解、海运价格不再持续上涨,预计整车行业盈利能力将会逐渐恢复,且预计部分公司盈利改善幅度将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 为何芯片短缺和暴跌两种现象会同时出现?

    在过去的两年里,各行业随处都是关于芯片短缺带来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等的延期交付和产能受限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游芯片产能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产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是近期公开数据显示,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在PC端等各类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拟芯片等众多大类芯片中,价格降幅都呈现较大趋势,而像汽车内载的诸如MCU等芯片却出现较大的空缺,芯片行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 高通计划重新进军服务器市场

    美国芯片巨头高通正尝试再次进军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减少对智能手机业务的依赖。知情人士表示,高通正在为去年收购的芯片初创公司Nuvia开发的产品寻找客户,而作为最大的服务器芯片买家之一,亚马逊云服务部门AWS已同意考虑采用高通的产品。

  • 三星决定增加5万亿韩元投资4nm产能芯片产能

    随着3nm制程工艺的竞争大幕拉开,三星和台积电着两大巨头实现双雄争霸的局面。两家公司首次竞争已经可以追溯到2015年,知道今天依家公司依然处于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中。

  • 适合中国EDA发展的道路思考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售出 1.15 万亿颗芯片,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 55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根据半导体调研机构 IC Insights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大陆制造的半导体价值为 312 亿美元,而整个中国大陆的芯片消费市场为 1865 亿美元,自给率为 16.7%;而在缺芯严重的汽车赛道,2021 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更是只有 5%。由此可见,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国内的半导体市场容量非常大,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 联发科T830 5G芯片发布:4nm工艺

    今日,联发科官方宣布,MediaTek 5G平台新品T830正式发布,适用于5G固定无线接入(FWA)以及移动热点CPE设备。

  • 特斯拉自研AI芯片,将于下周硅谷芯片技术研讨会公布进展

    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早在去年,就曝光了旗下正在自研的AI芯片产品信息。不得不说,这位美国企业家真是敢闯敢拼,火箭、卫星、芯片这些高科技都一一涉足。

  • 国内车企因为缺芯而减产的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国内车企因为缺芯而减产的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6 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11.7 万辆和 1205.7 万辆,同比下降 3.7% 和 6.6%。不可否认,芯片供应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释放,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程度与日俱增的今天,芯片可谓是各大车企的 " 命门 "。在本就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这对经济发展可谓又是一记重击。

  • 汽车电子芯片是用于汽车上的芯片统称车用芯片

    汽车电子芯片是用于汽车上的芯片统称车用芯片。 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thick-film)集成电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最近一两年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之前的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而其所要用到的汽车芯片,自然也开始闻风而动。

  • 汽车芯片开始供不应求加剧了汽车企业面临的“芯片荒”

    芯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相当重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未来芯片可能会成为“新石油”,在人类工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使得无数厂商产能大幅度缩减,这给一些企业造成了致命影响。在汽车芯片供应中断的危机中,汽车芯片的供应和使用将出现70亿芯片的缺口,市场缺口将达到55亿美元。由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引发的疫情已经开始显现。近半年来,在汽车市场复苏、工厂生产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芯片开始供不应求,加剧了汽车企业面临的“芯片荒”。

  • 嵌入式方向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嵌入式方向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未来嵌入式芯片产品的应用边界会逐渐拓展,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大量的单片机和嵌入式高附加值岗位。

  • 芯片是医疗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智慧医疗是利用先进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化方式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相关人员、信息、设备、资源的连接与良性互动,以及实时、智能化、自动化、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最终保证患者及时获得预防性和治疗性医疗服务,包括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芯片是医疗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医疗设备正越来越多地适应各种半导体技术,以在更小的外形尺寸中提供新的功能和能力。其中,汽车制造商和高科技制造商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芯片是医疗设备领域的主要需求。

  • 风华2号高性能国产桌面级GPU发布 首次亮线签约规模达5亿元

    8月3日,芯动科技“风华2号”GPU新品发布会暨前沿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武汉光谷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办。正如去年底“风华1号”发布会上宣布的,高性能国产桌面级GPU芯片“风华2号”如期而至,通过基准测试跑分、办公软件、工程制图、GIS到游戏娱乐等多种重度典型应用的现场实时演示,向业界全方位揭开了这款集超高能效比、众多创新技术于一身的桌面级GPU芯片的神秘面纱,性能领跑国产桌面、笔记本电脑和工控机赛道,效果震撼全场。

  • 作为支撑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原件芯片显得至关重要

    进入2022年,可以说各大车企之间的“内卷”更厉害了,尤其自主品牌之间的较量。在这其中,智能化的比拼可以说非常关键。哪家车企的智能化体验更好,哪家车企的新车就很大可能占据市场主动权。所以,作为支撑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原件——芯片,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去年全行业缺芯的大背景下,不少品牌为了保证车辆正常供应,选择减配部分配置,以供消费者选择。而把智能化作为核心战略依然选择顶住供应压力,保障消费者的体验,用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2022年销量迎来开门红,随着芯片供应逐步缓解,接下来的销量冲刺将拥有更多加码。

  • 《人民日报》点赞小米支持国产供应链

    前几天小米发布了MIX Fold 2折叠屏、K50至尊版、小米平板5 Pro 12.4等多款新品,这些手机及平板等产品很多都使用了国产供应链,《人民日报》今天也发文报道了小米支持国产供应链的消息,卢伟冰则表示支持国产技术小米义不容辞。

  • PC需求表现疲软,芯片行业巨头集体萎靡

    当地时间8月8日,存储芯片公司美光警告称,PC需求表现疲软,市场充满挑战。英伟达也预发布了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营收仅为67亿美元,远低于此前预计的81亿美元,令华尔街震动。

  • 芯片上车,车规只是第一步,难的是这些!

    豪威汽车CIS系列专题ADAS篇(一)更严苛的产品可靠性要求

  • 重磅!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获特赦

    据韩联社8月12日报道,韩国司法部表示,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获得特赦。李明博不在获得特赦的人员之列。

  • 英特尔宣布重要人事变动:半导体大牛陈立武加入

    当地时间8月11日,Intel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任命,现任Cadence 执行董事长陈立武(Lip-Bu Tan)将加入Interl董事会,自2022年9月1日生效,主要参与并购委员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