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IHS统计推算,苹果公司2017年购买半导体金额或超500亿美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 Markit的最新统计,系统厂商(也称OEM厂商)2017年在半导体元器件上的开支同比增长17%,创出5年新高。该机构表示,OEM厂商之所以在半导体上的花费大幅增长,与2017年存储器供应紧张导致的价格上涨有极大关系。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统计,2017 年存储器市场增长61.5%,其中DRAM销售额同比增长76.8%,而NAND闪存销售额涨幅也达到47.5%。

  • 博通若收购高通,要准备裁多少人?

    2月5日,高通公司证实,已收到博通公司主动发出的每股82美元不具约束力的收购提议。该提议以每股60美元现金加22美元博通股票收购高通所有流通股,较去年11月提出的每股70美元报价提高17%,总收购价格约为1210亿美元高通称,董事会将与财务、法律顾问磋商,对修订后的收购提议展开评估,以决定采取最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措施。在评估完成前,高通不会就收购提议进一步发表置评。同时,这笔收购要约受到高通与恩智浦半导体交易进度影响。博通在2016年以380亿现金收购恩智浦,但由于反垄断审查等因素,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收购。不过,欧盟、日本与韩国已经审核通过了该交易,主要国家中,只要中国还未对高通收购恩智浦案表明态度。交易迁延日久,导致恩智浦股价完全错过这一波半导体牛市。部分投资人对于高通收购恩智浦价格表示不满,要求高通提高收购价格,但博通称,这笔交易要么以高通报价恩智浦时的价格完成,要么终止。博通对收购高通显示出志在必得的架势,在去年11月份提案被拒以后,博通曾经抛出一份高通董事会名单,准备改选高通董事会,从而扫清收购障碍,如今宣布暂停改组董事会,提高报价,软硬兼施,似乎不把高通拿下不会罢手。如果博通最终将高通收入旗下,短期内,两千亿美元市值新博通一定有不少员工将面临失业风险。不过高通已经将被收购之后的员工风险降到最低。1月11日高通向员工承诺,如果现有员工在公司控制权变更后遭到解雇,他们将为其提供补偿。根据2017年年12月22日提交的监管文件,这份补偿计划适用于执行副总裁级别以下的多数员工。如果无故遭到解雇,或者员工因为“合理理由”而离职,便可获得补偿- -这些理由包括大幅降低工资,或者把主要工作地点搬到超过50英里之外的地方。

  • 大众汽车尾气活体试验,为何要把猴子不远万里送到美国?

    近日,纽约时报等外媒曝光,由大众、戴姆勒和宝马三家德国车企资助的欧洲运输业环境与健康联合会(EUGT),委托美国新墨西哥州洛夫勒斯呼吸研究所(LRRI),将10只从中国进口的长尾猕猴放入密封的试验箱内,测试柴油汽车尾气的危害。

  • 从碧桂园也准备进入芯片领域说起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朋友圈说,碧桂园也将正式进军半导体,而且将采用一种“新思路”。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当更多房地产公司涌入芯片市场,人们就不再好用“你一个做房地产的,怎么来搞芯片”这个梗了。而且碧桂园这种级别的房地产公司,实力雄厚,开发建设经验丰富,即便是以芯片之名行圈地之实,也是把地圈给碧桂园级别的公司更放心。与其把开发区的半导体规划交给某些江湖骗子来打理,还不如让地产商一边搞生产,一边搞建设。考虑最坏情况,都失败的话,至少地产商还完成了新城镇化建设任务不是?很多人在担心国内一窝蜂上半导体会导致产能过剩,但我更担心的是产能不足,或者说结构性不足。遍地投资必然会导致力量分散,力量分散就不能集中资源投入到先进产能中,在先进产能上与全球的差距就有可能被进一步被拉大。台湾地区存储器发展史,足以警示。根据莫大康先生《台湾存储器之梦破碎》一文记载:

  • 三星或成中国半导体发展最大绊脚石

    三星半导体奠基仪式比尔·麦克林(Bill McClean),IC Insights总裁,再次看衰中国半导体发展目标。他说,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简直荒唐(just ludicrous)”。去年,麦克林的说法是想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就等于“痴人说梦”。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中国半导体2017年自给率约为13%。麦克林预测,2020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能达到15%,2022年可能达到20%左右。2022年中国半导体产值预计为336亿美元,全球市占率为7.2%,比2017年市占率增长两个百分点,这种增长速度已经很不错,但与2020年40%自给率,以及2025年70%自给率目标相比,不免杯水车薪。

  • 2017半导体十大买家,三星力压苹果,华为只差联想4亿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三星电子和苹果公司在2017年共购入818亿美元半导体,比2016年增长2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采购额的19.5%。这两家公司继续高居全球半导体买家前两名。Gartner首席分析师山路正恒(Masatsune Yamaji)表示,三星和苹果不只是守住了自己的位置,这两家的采购金额占比也大幅提升,“这两家公司从2011年开始就把持前两名位置,它们对半导体行业技术与价格趋势的影响在持续增加。”

  • 汽车业“台积电”诞生时机是否到来?

    新车企扎堆出现,使得汽车代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北汽集团统计,近年来新进入的汽车公司有近200家。这些新进车企,大部分都需要代工服务。例如,蔚来汽车由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汽车由海马汽车代工,车和家与华晨汽车合作,奇点汽车也是先寻求国内主机厂进行代工。

  • “996”、“007” 与28小时工作制

    对于中国IT行业,“996”是标配,即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有些特殊行业,比如媒体,甚至是“007”,0点之前发推送,0点之后看阅读数和点赞数,一周7天,几无间断。对于“996”和“007”,通常周六都不属于孩子,白天还想属于孩子真是痴心妄想。双职工家庭中,不但爸爸不属于孩子,妈妈也同样不属于孩子。所以专家误判出生率一点都不奇怪,只看数字,不了解育龄人口生活状态,不误判才奇怪?

    Techsugar
    2022-12-28
    行业 工会 IT
  • 被支付宝堵死的NFC支付

    Metro大都会App应用开发应该由支付宝主导,那么扫码必须关闭NFC功能是否有意为之,值得玩味。毕竟NFC支付与二维码共存并不是新鲜事,以上海地铁和蚂蚁金服的能力与资源,这样做也绝不会是“设计缺陷”。1月16日,上海地铁宣布,自1月20日起,上海地铁全网将试行刷码进站。这是继2017年10月上海磁悬浮线支持扫码之后,上海轨道交通移动支付的又一次进展。据了解,刷码进站试行后,乘客只需下载并打开“Metro大都会”APP,并开启蓝牙,在标有“刷码过闸”或“本闸机支持保通卡和刷码过闸”字样的闸机上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进出站。目前,支持的支付渠道包括支付宝和银联。这标志着,公共交通这个NFC(近场通信)支付最后的堡垒已经被攻破。

    Techsugar
    2022-12-28
    NFC 应用 App
  • 汽车零部件厂商注意,三星来了

    伴随电子系统成本在汽车中占比提升,以三星的执行力、财力以及多种资源协同力,再加上收购与投资,其汽车业务在8年内增长3倍并非不可能。对整个汽车供应链而言,增加一家200亿美元规模的供应商不可怕。但这家如果是复制消费电子供应格局,可能在数个关键零部件形成垄断的三星,那还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 “幽灵”“熔断”影响处理器近两千款,魏少军称部分国内厂商不知是否被波及

    各厂商应对“幽灵(Spectre)”与“熔断(Meltdown)”的行动还在持续。华硕、技嘉和微星都发布了固件更新。华硕发言人称,英特尔更新了处理器微码,华硕也正在努力为支持第六、七、八代酷睿处理器及酷睿X系列处理器的主办准备安全更新,华硕已经放出超百款主板BIOS更新,该公司建议用户尽快下载最新安全更新。技嘉和微星也做出类似回应,这两家公司均有多个系列主板受到影响。据TheRegister网站报道,虽然Oracle仍然对熔断风险依然保持沉默,但在其最新补丁中,悄悄对X86系统进行了更新。

  • “幽灵”“熔断”影响处理器近两千款,魏少军称有国内厂商还不知是否被波及

    各厂商应对“幽灵(Spectre)”与“熔断(Meltdown)”的行动还在持续。华硕、技嘉和微星都发布了固件更新。华硕发言人称,因为英特尔更新了处理器微码,所以华硕也正在努力为支持第六、七、八代酷睿处理器及酷睿X系列处理器的主板准备安全更新,华硕已经放出超百款主板BIOS更新,该公司建议用户尽快下载最新安全更新。技嘉和微星也做出类似回应,这两家公司均有多个系列主板受到影响。据TheRegister网站报道,虽然Oracle对熔断风险依然保持沉默,但在其最新补丁中,悄悄对X86系统进行了更新。

  • 幽灵”与“熔断”影响处理器完整名单及补丁副作用汇总

    被提前曝光的“幽灵(Spectre)”与“熔断Meltdown)”风险让全球IT核心企业狼狈不堪。谷歌零项目组(Google Project Zero)在发现这两个漏洞之后,于2017年6月1日向英特尔、AMD等公司通报漏洞详情。据AI财经社《黑洞危机222天》称,由于波及范围过大,包括处理器厂商、操作系统厂商及云服务商在内的核心企业签署保密协议,以确保在漏洞被公布之前(预定2018年1月9日公布)找到解决方法。

  • 打造纯国产苹果与禁售华为殊途同归

    1月10日,苹果官网发布消息,从2018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将正式转由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国家或地区设置为“中国”的Apple ID,其关联的iCloud服务即将被转移,用户在设备上会收到有关此次转移的电子邮件和通知。无需进行任何进一步操作,即可继续使用iCloud(中国)。在2018年2月28日后,中国区用户将需要同意iCloud(由云上贵州营)条款与条件,方可继续使用iCloud(中国)。苹果公司表示,苹果将与云上贵州协作,响应符合法律程序的数据请求。而对于受密钥保护的设备,如iPhone或者iPad等,苹果仍不会进行解锁。如果用户对云上贵州运营的iCloud不放心,也可以选择关闭iCloud服务。苹果公司在声明中也强调,“Apple拥有强大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机制,并且不会在我们的任何系统中创建后门。”曾经与FBI就是否出具特别版本操作系统公开对战的苹果,如今还是出了一个特别版本的iCloud,细心的用户也许会发现,苹果产品本土化速度在加快,这样发展下去,将来给一个OS特别定制版苹果手机也并非不可能。当然,根据中国最新版网络安全法,与中国公民或国家安全有关的数据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如果不出这个版本,中国区苹果用户以后也许就永远不能使用iCloud服务。

  • 易库易:解决好资金问题,分销商就占到先机

    除了涨价缺货,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在过去的一年还有很多看点,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全球分销巨头安富利(Avnet)丢掉了ADI代理资格,又不断经历高层人事动荡;科通芯城被做空机构精准伏击后,放弃了部分战线;京东投资猎芯网,阿里巴巴1688平台发力布局电子元器件……在2017深圳电子展上,易库易CEO谈荣锡对TechSugar表示,阿里巴巴等平台进入到电子元器件领域,本身是一件好事,“更多人关心,肯定是好事,目前我们行业在快速发展,几万亿级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前景非常好。”但谈荣锡指出,元器件销售有其特殊性,“非常复杂,既难照搬B2C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于化学品、塑料、钢铁等行业B2B模式,电子元器件行业有其独特性。我们来自本行业,很清楚上下游在关注什么,知道如何去解决供应链痛点。”他认为,虽然不能直接把在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简单复制到电子元器件领域,但阿里等电商巨头还是具备不少传统分销商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资金与技术实力上,比本行业大得多。 更核心的一点是它能控制流量,因为就B2B来说,背后还是人,控制了流量,就有很大的优势。”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