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就业经验谈: 十条钻石求职心态助你成功

    在黄金期内一定会面临很多压力,但千万不要让自己在”焦虑”状态下沉浸很久,因为焦虑会取代你的能力。相信坚持走下去的过程中会有答案。 ● 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能力。中国的特殊现状造就了一大批年轻

    充电吧
    2011-02-21
    BSP
  • 资深人士谈面经

    面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话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面试中考验确实无处不在。笔者从事人力资源多年,看过太多才俊因为缺乏技巧而丧失了与心仪企业牵手的机会,因此得出一结论:在能力、经验相差不

    充电吧
    2011-02-21
    模型 IP ST BSP
  • 面试应避免的负面肢体动作

    面试在求职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求职者而言,可说是压力最大的一阶段,因为能否成功地达成就职,全靠这临门一脚。因此,想要在面试中成为胜利佼佼者的话,唯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有收事半功倍的机会。   1、一边谈

    充电吧
    2011-02-21
    手表 BSP
  • 第一份工作好比“初恋” 毕业生应对岗位忠诚

    面对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被各高校反复强调。昨日,在华中科大武昌分校举办的一场就业指导讲座上,一名企业老总提出相反观点:应届毕业生应对岗位忠诚。 “应届毕业生的

    充电吧
    2011-02-21
    汽车 RSQUO BSP
  • 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 毕业生就业不等式成因探究

      省教育厅18日发布我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首次出现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截至11月15日的统计,我省201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4.46%,本科生就业率为88%,专科生为92.17%。其中,双专科就业率最高,为94.65%;博

  • 竞争大——找工作好难!

    “大一时我扛着一麻袋钱换来几本书,大四时我卖了这几本书,却换不来一个麻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另一方面,这几年的“用工荒”让农民工变得走俏,工资也

    充电吧
    2011-02-21
    雷达 IP MDASH BSP
  • 一季度超七成企业要增人

    2011年第一季度,国内招聘市场继续向好。据最新的翰德报告显示,本季度中国地区的招聘意向大幅上扬,再创新高。2010年12月通过对各主要经济领域近600名主管人员进行调查后发现,2011年第一季度有72%的受访者计划增加

  • 如何规划创业生涯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一定要制定严谨的规划,无论是在时间的安排和目标的确定上,都要有的放矢,这比毫无目的乱闯要好得多。克服你的弱点。在努力过程中,不要老是做你喜欢和擅长的事,也要倾注意力于你有待改进的领

    充电吧
    2011-02-17
    BSP
  • 职场人,你out了吗?

     从“裸婚”到“裸辞”,从“卧槽”到“蚁族”,从“司马TA”到“橡皮人”,“热词”带来的“新现象”和“热事件”层

    充电吧
    2011-02-16
    NET FAMILY BSP
  • 年底人才流动活跃 求职者欲涨薪企业随行就市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CPI同比增长3.3%,其中11月份达5.1%,12月份也有4.6%。物价上涨,工薪一族对此感同身受,纷纷打起期望涨薪的小算盘。近期人力市场上薪酬平均水平有何变化?求职者对加工资有何具体期望?

  • 求职市场上那点事儿:文凭归文凭 工资归工资

    如何看待月嫂的收入已经高过了初次就业的硕士?我的理解是,文凭归文凭,工资归工资。  大学文凭也好,硕士文凭也罢,只能证明你曾经读过多少书,曾经完成了多少学分,在课堂上学习了多少学问。盖有学校大印和&ldq

    充电吧
    2011-02-16
  • 招聘面试的十大方法

    面试是面试官通过与应聘者会面,观察应聘者对于特定条件的反应,对应聘者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判断其是否达到胜任某项职位要求的过程。面试官通过各种方法,对应聘者的言行举止、性格品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多方

    充电吧
    2011-02-16
    控制 GE PI BSP
  • 最佳推荐信毁了你的前程?

     如果你想做一名管理者,你的推荐信更应该强调的是,你讲话果断、对其他人极具影响力并且善于发起新项目,而不是一味将你描绘为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  我们假设,你知道某位前同事或者上司对你印象很好,于是请他

  • 教你越跳越高

    跳槽,是职场中屡见不鲜的事情,春节前后,就有更多人起跳,形成了一个跳槽浪潮。春节时期跳槽,主要有这几种原因:   第一种是主动跳槽:自己主动提出离开原单位,跳到一个心目中更好的新公司。这一类都是有所求

  • 你拒绝的可能真是人才

    不管什么样的文凭,都是对过去的评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它不能代表一个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文凭仅仅是评价一个人的参考标准之一,但今天的中国企业已将它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没有相应的文凭,连进门的资格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