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英特尔举办了以“芯加速行至远”为主题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新品发布会。在本次活动中,英特尔推出了众多产品,包括代号为SapphireRapids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Mark Gurman 今天的一份报告称,尽管多年来一直存在阻力,但苹果公司现在正致力于为 Mac 添加触摸屏。该报告称,配备 OLED 显示屏的新款 MacBook Pro 可能成为 2025 年的第一款触摸屏 Mac。
1月12日,台积电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总营收折合人民币约1379亿元,同比增长42.8%,与第三季度相比增长2%;纯利润约655.8亿元,同比增长78%,比第三季度增长5.4%。2022年第四季毛利率达到62.2%,5纳米与7纳米制程芯片销售金额分别占到台积电当季销售总额的32%和22%,先进制程销售额超过台积电当季总营收的一半。
1月11日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表示,目前下游电脑厂有很多库存待消化,手机厂也有库存要去化,此外,苹果因产能有问题,零部件去化速度缓慢,连带对半导体厂造成影响。不过,市场库存终究会去化,预期产业景气可望于第一季触底,第二季就会慢慢回温,下半年应该会不错。
1月13日消息,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IA) 的最新资料显示,2022 年11 月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为455 亿美元,较2022 年10 月的469 亿美元下滑2.9%,也较2021 年同期的500 亿美元下滑9.2% 。
SiC 和 GaN 都可以为创建下一代智能电网做出贡献,以解决能源问题,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那么等待我们的未来是什么?但特别是,从长远来看,您认为基于 SiC 的功率器件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满足下一个更严格的行业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碳化硅,下一波SiC制造,供应链和成本。SiC 行业在许多市场都在增长。电动汽车市场正准备转向 SiC 逆变器,正如特斯拉已经做的那样。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梅赛德斯-奔驰已将 onsemi SiC 技术用于牵引逆变器。因此,SiC 器件的范围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提供了传统 IGBT 的宽带隙替代品。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于12月24日暂停了生产,并告知所有员工可以放假。同时该报道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特斯拉和供应商的员工几乎多数都确诊,对工厂运作带来巨大挑战。对此传闻,特斯拉今天正式回应称,相关报导并不准确,特斯拉上海工厂并未停产。按照官方说法,这只是圣诞节放假搭配年度产线维修保养,并不是真的停工。但同样是圣诞节,去年的 12 月底,特斯拉上海工厂就没有放长假。事实上,每季的最后一周,通常都是特斯拉上海厂员工火力全开,冲刺交车数量的时候。
2023年1月3日,特斯拉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生产和交付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了超过43.97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40.53万辆汽车(2021年同期为30.86万辆),创下交付新高,但仍稍低于华尔街此前所预期的42.9万辆交付量。
特斯拉官方宣布,旗下所有车型改款上市,售价也大幅下调。其中,新款Model 3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2.99-32.99万元;新款Model Y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5.99-35.99万元。这也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上的最低价格,现在预订交付周期为1-4周。
1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9日,特斯拉在提交给德克萨斯州许可和监管部(TDLR)的文件中称,计划投资7.17亿美元,最快从本月底开始,在奥斯汀工厂再建造四座新大楼,总建筑面积达到140万平方英尺。除了这些最新的申请外,特斯拉还于去年12月20日提交了一个价值5800万美元的项目申请,占地面积为174,979平方英尺。该项目当时预计于2022年12月27日开始建设。
1月1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即将与印尼政府签署新建工厂合约,确切的建厂地点尚未透露,不过这座超级工厂将同时具备电池与电动车生产能力,预计年产能可达到 100 万辆。
随着人工智能的问世,世界上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扮演重要的角色,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人工智能在市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医疗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增速、降低成本、创新来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在人工智能的推出下将实现全面智能化。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位股东,但均未披露具体的投资金额和持股比例。除了京东方之外,荣耀还从中金资本、国信资本、鲲鹏资本等多家公司获得战略投资。资料显示,京东方是全球第一大LCD面板厂商,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大OLED面板厂商。目前包括苹果在内的大部分头部的智能手机厂商都有采用京东方供应的手机面板。
人工智能已经席卷各个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力的焦点。我国医疗行业基础数据量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民生需求迫切,已成为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落地商业化的最前沿阵地之一。当前,人工智能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人工智能+医疗”还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