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摘要:随着电弧炉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弧炉短网阻抗计算的精度有了更高要求。电弧炉短网结构多样,传统的电抗解析计算方法的准确度无法满足短网设计的要求,现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短网电抗计算,对短网复杂结构建模并进行电磁场分析,提高了短网计算的准确度。

引言

电弧炉短网是指从电弧炉变压器二次侧到电弧炉本体之间的大电流载流体,主要包括导电铜排或穿墙铜管、挠性水冷电缆、导电横臂、石墨电极及以上各段之间的连接部分。当电弧炉短网采用共面布置时,产生严重的功率不平衡现象,严重影响到电弧炉的生产率、炉衬寿命、功率因数及功率损耗。

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弧炉短网电抗计算方法是基于几何均距的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应用于小尺寸、规则导体的计算时有较高的准确度,但当导体形状复杂时,解析方法的准确度降低。有限元法是目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种主要的数值计算方法,借助三维有限元计算软件可以在短网复杂结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邻近效应与集肤效应对电抗计算的影响,提高短网计算的准确度。

1基于场路耦合的短网电感计算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Maxwell对短网各部分导体进行仿真分析,建立电弧炉短网模型,利用瞬态场求解器对短网各个平行子系统进行电磁特性分析。考虑到电弧炉短网实际工作时从变压器二次侧引入三相对称电压,在外电路添加三相对称电压,模拟正常工作时短网内部的电流分布,并使电磁能量集中在求解域内部。

场路耦合仿真通过外电路对仿真模型施加激励源,并在外电路添加电压表和电流表,如图1所示。

观测短网导体两端的电压U及流过短网导体的电流I的波形,通过电压电流波峰的时间差Al得到相位差Ao,如公式(1)所示。最后根据电压的幅值U、电流的幅值I及相位差Ao得到短网导体的电感,如公式(2)所示。

1.1短网各个部分电流分析

将电弧炉短网的各个部分分开来看,观察其内部电流密度分布情况,取l=0.oo5s进行观测,此时中相电流达到最大,边相电流大小相等,与中相电流方向相反。

由于石墨材料电阻率较大,且电极在空间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石墨电极受邻近效应与集肤效应的影响很小,可认为电流在石墨电极内部导通的部分均匀分布。导电横臂由铜-钢复合板焊接而成矩形梁结构,外层的铜传导电流,内部钢主要起到支撑作用。由于导电横臂导电层非常薄,且三相之间距离很近,即使在工频下电流分布也受到了明显影响。导电横臂的电流最大处集中在三相横臂内侧的棱上。水冷电缆内部是绞线形式,不考虑邻近效应与集肤效应对电流分布的影响,故水冷电缆内部电流均匀分布。穿墙铜管也会受到邻近效应与集肤效应的影响,电流向三相导体内部集中。

根据以上短网导体内部电流密度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弧炉短网在正常工作时其内部电流分布并非如解析法设定的均匀分布,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对于短网电流分布有明显

影响,尤其是在导电横臂与穿墙铜管上,导体内部电流密度最大处与最小处相差较大。

1.2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文对短网分别建立了石墨电极、导电横臂、水冷电缆、穿墙铜管相应模型,根据瞬态场场路耦合计算,得到了各个部分阻抗相应计算结果。

传统的电感解析计算往往不考虑工频下的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这是因为在普通线型导体内部,工频下电流密度分布较为均匀。然而对于结构复杂、横截面较大且导体间距离较近的电弧炉短网,基于几何均距原理的解析计算方法对于电流均匀分布的设定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瞬态场场路耦合计算方法得出的电感参数比由解析算法得出的结果略偏小,可以认为是由于邻近效应及集肤效应所引起的电流向导体内侧集中所致,从几何均距原理来考虑,当回路电流在导体内侧集中,相应的几何均距变小,计算所得到的回路电感就会变小,进而得到每一项电感会比设定电流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小。此外,短网结构较为复杂,导电横臂、水冷电缆、穿墙铜管中相和边相结构上存有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在解析计算中是无法处理的,但是三维有限元计算可以体现具体的结构差异。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短网中相电感为7.08uH,边相电感为7.27uH、7.35uH。三相电感参数较为平衡。

2邻近效应、集肤效应对短网电感计算的影响

为了研究电流分布不均匀对于电感计算所造成的影响,以导电横臂为例,在ANsYsMaxwell中建立模型,通以一去一回大小相等的电流让两个导体在空间形成回路,研究电流分布情况对于电感计算的影响。

分别在恒定磁场、正弦稳态涡流场(电流激励频率分别为0.lHz、50Hz)下进行仿真,电感计算结果如表l所示。在恒定磁场下,电流均匀分布,不存在涡流效应,在正弦稳态涡流场下,频率为0.lHz情况下可以忽略涡流的影响,认为电流均匀分布,以上两者计算结果十分相近,在50Hz条件下,计算考虑涡流,导体内部电流呈现不均匀分布,电感计算结果与恒定磁场下计算结果相差29.5l%,可以认为电流不均匀分布对于电感计算的准确度影响重大。

截取模型上方矩形为例,导电横臂横截面横边上电流密度分布图如图2所示,以上边为边2、下边为边l,导电横臂铜层在四条边上呈不对称马鞍形分布,在与相邻导体靠近的一侧,出现电流密度的最大值,这样的电流分布是由邻近效应与集肤效应引起的。由基于几何均距的电感计算方法分析可知,当导体形状简单且形状接近线型,认为电流均匀分布对于导体电感计算影响不大,对于形状复杂多变的短网导体,如导电横臂,邻近效应与涡流效应对电流分布的影响使得在计算电感时,电流均匀分布的假设不再适用,计算短网电感时需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3结语

本文总结了电弧炉短网各部分电流密度分布的特点,给出了短网各分系统与短网整体电感的计算结果,明确指出了解析方法中导体内部电流均匀分布的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是解析计算方法计算精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与解析法计算结果相比,基于有限元的场路耦合瞬态场电感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复杂多变的短网形状,真实体现短网正常工作时内部的电流分布情况及短网电磁特性。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本文针对具有快速瞬态变化和噪声敏感特性的负电压轨应用,提出了一种反相降压-升压解决方案。其中采用了一款单芯片降压转换器,在反相降压-升压(IBB)拓扑结构中融入了Silent Switcher® 3(SS3)技术。此解决...

关键字: 降压转换器 电容 电感

其本质是电感、电阻或芯片引脚在高频环境下表现出的等效电容特性,通常由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组成。

关键字: 电感 电阻 芯片

在高频DC-DC转换器设计中,电感作为核心储能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和热稳定性。据行业数据显示,磁芯损耗占电感总损耗的60%-80%,而磁芯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损耗特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磁芯损耗机制、频率响应...

关键字: DC-DC 铁氧体 电感

电感器是一种被动电子元件,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Q值是电感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电感器内部的耗损功率和储能功率的比值,即Q值越大,则电感器性能越好。提高电感线圈Q值可以使得电路性能更稳定,减少电路的能量消耗。提起...

关键字: 电感 Q值

上海 2025年7月14日 /美通社/ -- MPS芯源系统(NASDAQ代码:MPWR)近日发布的MP2764是新一代高集成度、高效率、带NVDC路径管理的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专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掌机等应用...

关键字: 充电IC 笔记本电脑 PS 电感

低频纹波与输出电路的滤波电容容量相关,可通过增大电感、电容参数和采用前馈控制方法来降低。

关键字: 电感 电容

降压式 DC-DC 转换器是一种将较高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直流输出电压的电源转换电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 MOSFET 的导通与关断,周期性地将输入电压施加到电感上。在 MOSFET 导通期间,电感存储能量,电流...

关键字: 降压式 电感 电源转换

电感饱和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当电感器中通过电流的幅值过大时,电感器的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导致磁芯饱和,使得电感器内部电感值下降的现象。

关键字: 电感 电磁

对于包含电容和电感及电阻元件的无源一端口网络,其端口可能呈现容性、感性及电阻性,当电路端口的电压U和电流I,出现同相位,电路呈电阻性时。

关键字: 电容 电感

电感饱和的本质是磁芯材料达到磁化极限。当电流增大时,磁芯内部的磁场强度(H)随之增加,磁通密度(B)按非线性关系上升。一旦B达到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Bm),磁导率(μ)急剧下降,电感值(L=μN²A/l)大幅降低,电感失...

关键字: 电感 电磁
关闭